贵州息烽县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地质特征及成因

2016-02-22 22:50
现代矿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硫铁矿龙潭黄铁矿

刘 军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



贵州息烽县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地质特征及成因

刘军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

摘要基于贵州息烽县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地质资料,对该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区硫铁矿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底部,龙潭组属滨海沼泽型沉积,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矿床成因属煤系沉积硫铁矿床。

关键词硫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贵州息烽县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黔北分区、毕节—翁安小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寒武系中下统牛蹄塘组(∈1n)、明心寺组(∈1m)、金顶山组(∈1j)及中上统娄山关组(∈3-4l)等;二叠系下统梁山组、栖霞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三叠系下统沙堡湾组、夜郎组;侏罗系二桥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一级构造单元属羌塘—扬子—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属扬子陆块,三级构造单元属上扬子地块,四级构造单元属黔北隆起区[1-2]。勘查区位于五级构造单元属织金穹盆构造变形区,构造样式以穹窿—构造盆地及短轴背向斜组合为主,其褶皱组合属侏罗山式紧闭褶皱组合,线性构造方向有近SN、NE、EW向。位于勘查区九庄NE向的盆状向斜,是由于燕山运动使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期的部分构造形迹遭受叠加、改造而形成了侏罗山式褶皱。该勘查区属九庄—白岩厂断层东盘、茶场—新寨背斜北翼,构造较简单,发育近SN、近EW、NE向3组构造。近SN向构造主要表现为逆断层性质,近EW向构造主要表现为平移断层或正断层性质,NE向构造主要为逆断层。区域内无岩浆岩和火成岩分布,显示出该区岩浆活动不强烈。为进一步指导区内找矿工作,本研究对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探讨。

1 勘查区地质特征

勘查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息烽县九庄镇朱家湾,该区地处九庄镇南侧朱家湾,南西起珍珠井向北西至大麻窝一带,南东起大槽向北至花苗寨一带。该区地理坐标东经:106°30′30″~106°31′45″,北纬:27°05′00″~27°05′30″,面积1.91km2。

1.1地层

该区地层出露由新至老有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组;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龙潭组(含矿层),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梁山组;第四系地层主要为腐植土、碎石、含残积硫铁矿,一般厚0~15m。

(1)夜郎组(T1y)。为浅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灰岩,未见顶,厚度大于5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沙堡湾组(T1s)。褐黄色、黄色薄层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 厚34~61m,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

(3)长兴—大隆组(P3c-d)。灰色厚层块状含硅质团块燧石灰岩,深灰、灰褐色薄—中厚层硅质岩夹深灰、灰绿、黄绿色黏土岩,厚2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4)龙潭组(P3l)。以灰、深灰、黄褐色薄—中厚层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硅质岩、灰岩及煤层,厚223m。化石以植物、腕足类为主。该地层产煤(无烟煤,有5层,可采煤层1层,含煤率6.2%)及硫铁矿。

(5)龙潭组第二段(P3l2)。以灰、深灰、黄褐色薄—中厚层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粉砂岩为主,夹硅质岩、泥晶灰岩及煤层,厚120m。该地层底部为黑色薄—中厚层炭质黏土岩夹主要可采煤层,一般以主要可采煤层的出现作为标志确定龙潭组第二段底界。

(6)龙潭组第一段(P3l1)。以灰、灰白、深灰色薄—中厚层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炭质黏土岩、粉砂岩为主,夹煤层及灰岩,厚113m。该地层底部为区内硫铁矿的主要产出部位,为灰、灰白色薄—中厚层鲕状黄铁矿化黏土岩,含大量团块状、结核状、致密浸染状黄铁矿,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7)茅口组(P2m)。为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生物屑灰岩,厚151~22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8)栖霞组(P1q)。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团块灰岩、生物屑灰岩,厚123~207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9)梁山组(P1l)。灰、深灰色黏土岩、粉砂岩夹硅质岩及煤,厚约35m。

1.2构造

该勘查区地处九庄—白岩厂断层东盘,茶场—新寨背斜北翼,其构造主要发育NE向断层F1,该断层为区域性断层,在区内南起洞口河冲—珍珠井—朱家湾向北延出普查区。区内断层出露走向长约2.0km,向E倾,具逆断层性质,倾角80°,断层东盘地层为下二叠统梁山组至下三叠统夜郎组,西盘地层为中二叠统龙潭组至下三叠统沙堡湾组。

1.3矿体(层)特征

九庄棋山硫铁矿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底部,岩性为灰、灰白色黄铁矿化黏土岩,含大量团块状、结核状、致密浸染状黄铁矿。该硫铁矿矿体顶板为粉砂岩、灰质泥岩;底板为炭质、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硫铁矿矿体平均厚2.10m,与下伏地层茅口组(P2m)呈假整合接触,茅口组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生物屑灰岩。

1.3.1矿体分布、形态、规模及产状

勘查区硫铁矿矿体呈层状产于龙潭组底部,产出层位稳定。矿体在走向上沿桐梓村的珍珠井—朱家湾—赫家坟一带分布,连续性较好,含矿层氧化露头线长约1.2km,为一小型滨海沼泽相的硫铁矿沉积矿床。矿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层倾角30°~45°。矿层厚度由北西大麻窝向南东赫家坟方向有逐渐变薄的趋势,根据TC2探槽揭露取样化验分析,矿体平均厚2.10m,矿石品位25.93%,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基本稳定,矿床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1.3.2矿石结构、构造

根据见矿工程取样分析测试结果,原生硫铁矿石呈灰白色、浅绿灰色,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晶粒状结构和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晶粒粒径0.03~3.00mm,矿石矿物排列无规律,矿石构造以星点状构造为主,少量结核状、聚晶团块状构造,其结核及聚晶团块直径3~15mm,与基质(黏土岩)界线清晰,易剥离。

1.3.3矿物成分

(1)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有极少量白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在硫铁矿层中占23%~47%。

(2)脉石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次为方解石、石英、赤(褐)铁矿,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长石、萤石等。高岭石在矿石中占30%~50%,水云母在矿石中占20%~40%。

1.3.4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主要有益化学组分为S,主要以FeS2(黄铁矿)的形式赋存于矿石中,极少量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矿石主要有害组分含量:w(As)0.001%~0.003%,w(F)0.015%~0.214%,w(Pb+Zn)0.029%~0.038%,w(C)0.02%~1.03%。

1.3.5矿石工业类型

黄铁矿石在硫铁矿层中占23%~47%,为硫铁矿的主要矿石类型。

2 矿床成因

贵州在岩相古地理的晚奥陶世—晚三叠世中期,地处扬子陆块南缘,西临扬子陆块西缘隆起。贵州境内的海水进退频繁,是海域转化为陆地的主要演变时期,其中在二叠系阳新世与乐平世之交时期,贵州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又一次改变,在南部深水沉积区进一步加深及扩大,并发育了安山质的火山碎屑浊积岩。康滇古陆的形成,成为省内浅水沉积区陆源碎屑的供应地,由西至东依次出现了陆相、海陆交互相以及海相,乐平世长兴期海侵,一直延续至中三叠统。随着海侵范围的逐渐扩大,陆源碎屑沉积逐渐演变为碳酸盐沉积。

九庄棋山硫铁矿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底部,根据1∶20万《息烽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勘查区的龙潭组属滨海沼泽型沉积。勘查区内岩性以陆源碎屑岩、黏土岩为主,另有少量的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煤层等。勘查区陆源碎屑物质来源于勘查区西部,海浸方向位于勘查区南部。区内黄铁矿成因的一般规律是,地表母岩在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中的产物(铝、硅、铁、锰、钙、镁等)经地表水搬运,其沉积物中的Fe2+在游离氧的条件下,立即被氧化生成Fe(OH)3胶体,这是由于黄铁矿内的铁质是以胶体溶液的形式被地表水带出、搬运,搬运过程中Fe3+再以腐植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腐植酸络合物,经地表水搬运至沉积盆地内。黄铁矿的基本成因为,胶体溶液的Fe3+在强还原环境下立即被还原为Fe2+,Fe2+与硫酸盐还原菌还原沉积物内硫酸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H2S,经化合形成水陨硫铁(FeS·nH2O),水陨硫铁与S反应形成胶黄铁矿(FeS2·nH2O),胶黄铁矿经过结晶脱水过程形成黄铁矿(FeS2),S是由排硫杆菌等硫化细菌与H2S氧化形成,另有部分硫化细菌的细胞中便有S。滨海沼泽相黄铁矿成因为,在滨海沼泽相环境内沼泽植物死亡,沼泽植物被海水覆盖,处于厌氧状态,海水具有弱碱性,一般情况下,被海水淹没中的泥炭沼泽,其pH值为7.10~8.15,该类pH介质对硫酸盐还原菌以及许多微生物的形成较有利,脱硫弧菌作为硫酸盐还原菌,将有机质作为给氢体,使海水中的硫酸盐还原成H2S,H2S化合物与沉积物内已被还原的铁离子化合形成水陨硫铁(FeS·nH2O),大量活性较强的H2S的产生,使海水中的O被消耗殆尽,同时具有弱碱性的海水环境有利于生物化学作用、沥青化作用,大量有机质在厌氧环境内分解,经再次聚合形成大量的棉絮状胶体物质,该类棉絮状胶体物质即为沥青。沥青使水流受阻,沼泽环境处于闭塞的状态下,使部分水陨硫铁(FeS·nH2O)无法与S化合,该部分水陨硫铁(FeS·nH2O)对硫化细菌及其他微生物中S的吸收,形成了结晶微粒黄铁矿,呈浸染状、细粒状等结构。

3 结 语

结合贵州息烽县九庄棋山硫铁矿勘查区地质资料,对该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区内硫铁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T0210—2002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收稿日期2016-03-09)

刘军(1970—),男,工程师,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北段165号。

猜你喜欢
硫铁矿龙潭黄铁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龙潭画影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九龙潭的龙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永平龙门的龙潭
矿山酸性废水应用于硫铁矿选矿系统中的试验研究
安子岭矿区硫铁、锌矿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如何采用沸腾炉法提高硫铁矿的脱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