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6-02-22 13:42余相静陈刚支园园杜晓东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政治

余相静,陈刚,支园园,杜晓东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新郑 451191)



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余相静,陈刚,支园园,杜晓东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新郑 451191)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疏导”是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从宏观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启发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灵感,另外,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也为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对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指明了道路,为心理疏导法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提供了突破点,为我国高校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笔者拟从心理疏导法的概念、原则、特点为出发点,总结概括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支撑点,提出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教育的具体对策。

大学生;心理疏导法;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制及对策

1 心理疏导法的内涵概况

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对当代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的兴衰,因此了解和掌握心理疏导法的内涵、概念对心理疏导法指导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开展意义重大。

1.1 心理疏导法的概念

广泛意义上来说,“疏导”是指对社会人进行的人文关怀、人性审视、人性评判,而本文主要是指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具有主观性质的评价。狭义上,心理疏导法侧重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方法技能,最大化的帮助高校大学生疏导情绪,解决心理矛盾、心理问题,使大学生保持一个心理健康、内心平和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心理疏导法的特征

(1)温和性。相对于以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诲,心理疏导法具有一定的温和性,更具有亲和力,学生更容易接受。

(2)较强的理论性。心理疏导法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具有条理性、层次性、说理性,更多运用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3)较强的实效性。心理疏导法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秉承尊重学生的自尊,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其他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相比较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1.3 心理疏导法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协调好心理疏导法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更有利于处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把握心理疏导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的具体运用,提高其实效性。二者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疏导法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思想疏导法作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正确处理和引导学生不良情绪、规范学生不良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化解学生不良情绪,正确引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心理疏导理论知识的发展和完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侧面验证心理疏导法较之于其他学生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在指导、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侧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心理疏导法的内部发展和完善。

(3)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心理疏导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检测心理疏导法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 现阶段高校心理疏导法的实施现状

我国高等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义务阶段的教育,其更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课程时,应注重心理疏导法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引导和规范。心理疏导法的实施不但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以及相应的社会价值,还能实现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不良情绪的化解,有效避免类似于“马加爵案”、“林森浩投毒案”等惨案的发生。现阶段心理疏导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现状具体如下:

2.1 对心理疏导法片面理解,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宏观理解

在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片面的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德育工作的内容,并不认为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是属于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错误定性,在思路上是我国诸多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疏导法缺乏客观、全面认识的重要表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个人情感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客观上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加强和完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不容忽视。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结合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繁重的学业导致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实践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大学生思想问题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例如前期的心理失衡可能导致学生后来思想扭曲;通常情况下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心理疏导的话就可能导致认知失调和行为偏差等变态心理。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未能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进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发展、变化等心理特点,切实解决困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正确引导他们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2.3 缺乏对大学生心理疏导知识的宣传

建立和完善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宣传和教育体系是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保障。一方面,我国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心理疏导宣传和教育体系健全、不完善的现象,没有宣传和教育课程的设置,或者虽有设置但是并没有完全实施。另一方面,没有心理疏导的专业老师或者心理疏导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不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有效结合。因此,只有加大对心理知识的辅导,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设置相应的心理疏导课程,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疏导教师,才能有效普及心理疏导知识,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

2.4 心理疏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缺乏或者忽略了对不同个体的考虑,进而导致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操作中往往忽视心理疏导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而是笼统的进行心理疏导,缺乏针对性,进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法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全面性。

3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心理疏导法的具体路径

针对我国高校存在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工作思路,以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既教育学生与尊重学生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做到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传统的思想教育只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直接的批评纠正,而未对学生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产生经过,造成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忽略了对思想教育的整体把握;而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和心理疏导割裂开来,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能实现心理疏导法对大学生心理指导的明显效果。因此转变传统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开拓思想教育的新形势、新方法,把思想政治引导教育与心理疏导法有机结合,是今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心理疏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有效、最具针对性、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通过心理疏导法的正面引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避免恶性结果的发生。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疏导法的有机结合,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路线;二是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实际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特点、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转变思想教育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捆绑式的教育方法向选择式教育或引导式教育方法转变。新形势下,只有把心理疏导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2 构建和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据笔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诸多高校在大学生心理疏导方面做的还不近完善,因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首先,开展心理疏导的相关课程、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学知识,做到心理知识普及宣传、心理问题咨询、心理问题治疗等“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体系。其次,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制。汇集和整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共性与特性问题。实现心理监测、心理评估和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的有机统一,保证大学生情绪交平台顺利畅通。最后,加大心理健康投入,拓宽心理咨询平台。实践工作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校园广播、校园网页、文化宣传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引导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水平

主观方面来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水平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实施心理疏导机智的执行者和贯彻者。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成败。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吸纳具有较强专业心理疏导知识和能力、实践应验丰富的心理辅导老师;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专业动态,丰富理论知识,学习心理疏导的新方法、新手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中应及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心理疏导。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心理疏导法的具体运用是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引导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时代命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和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我们只有创新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引导教育的工作思路,把心理疏导法切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从而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真正意义。

[1] 张玲.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61.

[2] 郑凤.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 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2009,(4):104-105.

[4] 彭栓莲.利用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46-49.

[5] 刘铁英.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0)

[6] 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 游向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宄[D].西南大学,2009.

[8] 卫鸿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宄[D].山西财经大学,2013.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科研基金,项目编号:SDTX2016004

余相静(1988.10-),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陈刚(1979.3-),男,河南新乡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支园园(1983.11-),女,河南新乡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杜晓东(1987.2-),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G 641

A

1671-1602(2016)22-0250-02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