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研究文献综述

2016-02-22 00:18陈雨李韧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

陈雨+李韧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了1978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20日之间的科技新闻研究文献,获得121篇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过去37年的科技新闻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理论、人才培养和报纸期刊等四个方面。从研究内容上说,重科技新闻采访,轻科技新闻写作,科技新闻摄影未被重视;科技新闻理论研究存在重理念轻效果的问题。此外,受众研究缺失,科技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薄弱。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多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的运用较少。跨学科和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展开的研究严重不足,研究分支领域和研究成果有待丰富。

关键词:科技新闻;科技报道;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71-06

一、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科技新闻报道做为大众了解科技信息的主要重要,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科技新闻传播应不断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一)科技新闻研究趋势

如下图所示,2012年是科技新闻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一年,这一年航母遨游、蛟龙探海、神九飞天、北斗导航等重要科技成果为科技新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科技新闻的发展与科技成果的涌现密不可分。

科技新闻的研究逐渐从以“新闻”为重点转向“科技”和“新闻”并重。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以前,热点关键词主要为:传播、编辑、写作、研究、深度报道、人文关怀等,偏重于“新闻”的研究。2011年,科学素养、科技信息、科学性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这一年是开始重点关注“科学”本身的一年。2012年“中国科协”荣登热词榜首,“思想交流”、“中国人”、“杂志”、“新闻网站”等热词紧随其后,这表明“新闻”和“科学”同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2014年,微时代成为了热点,这与微信的飞速发展紧密相关,信息传播平台的研究开始出现。

(二)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文献检索时段以2000年为界分成两个部分,检索的关键词为“科技新闻”和“科技报道”,来源期刊确定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期刊。2000年以前的文献来自中国知网,排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论文,获得41篇;2000年至2015年10月之间的文献来自万方数据库,排除与研究主题明显不相关的论文,获得80篇。总计获得研究样本121篇文献。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实践意义

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传播的广泛需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发展广受关注。本文旨在综述目前“科技新闻”研究涉及的研究领域和主要成果,为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者厘清研究脉络,同时为科技新闻宣传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文献分析

通过分析归类,目前科技新闻研究内容可分为四种:业务研究(42篇)、理论研究(42篇)、报纸期刊研究(34篇)和人才培养(3篇)。其中,业务研究分为采访(25篇)、写作(8篇)、摄影(2篇)、电视科技新闻报道(2篇)以及采写综合的研究(5篇);理论研究分为科技新闻本体研究(14篇)、报道理念研究(23篇)和传播效果研究(5篇)。

目前,核心期刊对科技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研究、理论探讨以及报纸期刊研究上,专门针对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研究屈指可数。在科技新闻业务研究方面,存在重采访轻写作的现象,主要集中在科技新闻采访上,科技新闻写作方面的研究较少。新闻摄影的研究仅有2篇,且均在2000年以前,这在读图时代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科技新闻理论研究方面,存在重理念轻效果的问题,而且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文章较少。此外,对科技新闻自身具备的特点、应该包含的要素以及科技新闻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

(一)业务研究

对于新闻业而言,新闻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新闻业务进行研究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的重点。科技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采访、写作、摄影、电视科技新闻报道、采访与写作结合的研究。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新闻工作者应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学点哲学、学点科学,力求以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进行报道;要求科技报道要有明确的观点,有点科学作品的味儿[1]。

1.采访

科技新闻采访一直是业务研究领域中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采访研究是对采访的采编机制创新、采访技巧、地方科技新闻采访等方面的探索。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壮大,网络媒体如何围绕科技事件进行专题报道也成为了研究的对象。

良好的采编机制是采访业务得以更好进行的制度保障,因此采编机制对新闻业务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学者要毅认为应当从新闻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科技新闻策划、科技报道中导语和导读的提炼以及虚假新闻的防止[2]等几个方面对采编机制进行创新。在科技新闻的采访中,严谨是前提,贴近是关键,通俗是根本[3]。

在采访技巧上,业界人士的探讨较多。医药卫生报社董文安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挖掘科技新闻的7种基本方法:第一,填补空白,区域领先;第二,科技成果,技术创新;第三,突破禁忌,打破常规;第四,会议中寻,材料中找;第五,健康节日,热点话题;第六,善用数字,注意量变;第七,由表及里,追根溯源[4]。另外,旧稿也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5]。中国日报社王英认为,对于一些现有知识成果的报道是新闻源的重要出处,但是在报道过程中应该注意,寻找新的时间和由头来赋予报道价值和兴趣点,同时还要注意报道角度的选择,选取一个特殊的视角方能是“冷”新闻变成“热”新闻[6]。

地方报如何做好科技新闻也是科技新闻业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部分研究也以新闻从业人员居多。《衢州日报》记者邹跃华认为,地市报记者科技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的层次上,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科技报道之中,在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体现,这是地方报做好科技新闻的重要方法[7]。辽宁阜新日报社李艳秋认为,地方报在报道科技新闻时要注意选题强调贴近性,增强新闻实用性,语言通俗生动[8],将科技新闻为民服务落到实处。这些观点都强调了地方科技新闻的报道,必须具有当地特色,这也是将科技新闻真正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上的措施。

随着网络科技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深入,对网络科技事件的报道也是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网络媒体围绕科技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成为一种新颖、深入、全面的传播方式。它具有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全书的全、互动手法的新奇等鲜明特色,提升了科技报道的影响力[9]。

2.写作

在研究样本中,新闻写作研究占业务研究总量的19%,由此可见,对科技新闻的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科技新闻作为硬新闻,要具有可读性,在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就必须注意方法。科技新闻写作中要使“硬”新闻实现“软着陆”[10],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11],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突破专业技术“瓶颈”[12],注意新闻语言的修辞[13],注意数据的合理运用[14],同时,通过图表的运用增强新闻的可视化效果[15],能使科技新闻更具有可读性。另外,新华社从科技新闻的组织策划、报道形式、写作手法做的创新尝试[16]值得关注。

3.摄影

科技新闻摄影的研究文献仅有2篇,且发表在2000年以前。一篇为刘庆云的《科技新闻摄影要有新突破》,刊于《中国记者》1987年第1期;另一篇为吉林《城市时报》记者梁二平的《科技新闻摄影要登台》,刊于《中国记者》1990年第6期。新闻摄影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新闻摄影研究的严重缺位,显然不利于科技新闻的全面发展,应该加强对科技新闻摄影的研究。

4.电视科技新闻

电视科技新闻的报道是科技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对电视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也较为缺失,在此次研究样本中,只有2篇专门研究电视科技新闻。上海有线电视台印轶青在他的《论新世纪的电视科技报道》提到电视科技新闻要做到声画同步、直观性强,加强电视科技新闻的深层报道,重视科技评论,让科技新闻为经济建设服务[17]。华北科技学院的张玲玲认为,电视科技新闻的报道要注意:把握重大科技事件的报道;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寻找与社会事件的交叉点;高度重视科技报道评论工作[18]。

5. 采写综合

有部分研究者将采访和写作业务进行了综合研究。湖南省常德日报社总编室的胡德桂认为,科技新闻的采写要讲求权威来源,讲清专业术语,讲究报道艺术[19]。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蔡慧研究了《北京晚报》和《羊城晚报》的“神七”报道,提出了“让科技新闻做出晚报的风格”的观点[20],这种观点有利于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值得借鉴和学习。

另外,科技新闻的采写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也值得我们注意。例如,错把炒作科技事件的幕后或科技人物的隐私当作报道重点;对科技成果假冠“最”名,堆砌奖励,吸引眼球;围绕论坛速记内容来写“专访”,将论坛嘉宾发言当作深度报道等等[21]。

(二)理论研究

理论是任何一门学问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新闻要得到长期的发展,就应该注意科技新闻报道理论的研究。只有站在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才可以避免沉溺于细枝末节,从宏观上对科技新闻进行把握,是科技新闻发展的关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只会阻碍科技新闻前进的步伐,因此,理论研究对科技新闻的发展至关重要。

1.科技新闻本体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针对科技新闻本身的研究。在整个科技新闻理论研究中,针对科技新闻本身的研究约占36%。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新闻的品质、新闻文本、新闻可读性、传播模式、传播系统、传播形态以及科技新闻资源整合等方面,另外还有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的专门研究。

科技新闻的品质不仅包括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还包括新闻的表现形式和新闻的认识与利用价值,科技新闻必须与当前社会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22]。《科技日报》编委刘亚东在《科技新闻的热点、冰点和盲点》一文中提出:事实、真相、生动,突破科技新闻的“三重门”,以达到清晰生动地呈现关于事实的真相的目的[23]。这是对科技新闻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科技日报社左朝胜认为,对重大科技事件充满感情地报道,展现理性思考的美感,提升笔端的情感“温度”,才能让读者从报道中获得阅读和思考的审美,增强科技报道的可读性[24],这是科技新闻品质提高的重要保障。科技新闻的报道要发挥主流媒介优势,突出抓科技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立科学态度,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重视人文关怀,改进科技报道的方式方法[25]。科技新闻还要注意去提升科技新闻的审美价值[26]。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学院江昀教授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对科技新闻的传播系统结构以及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科技新闻的传播模式:科技线性传播模式、科技控制传播模、科技系统传播模式[27]。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孙发友副教授则对传播科技发展与新闻文体的演变做了深入研究。在科技新闻的研究中,需要这种跨学科进行的研究。

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者从全面开发新闻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媒介资源、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注重立足环境资源、善于调用受众资源五个方面[28]为科技新闻资源的整合提出了建议,观点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西伟和王瀚东指出,科学报道在传统上习惯于“科学侠客”和“节庆”模式,既有宣传过度的现象,又有传播缺少的问题,体现出科学传播的精英思维模式惯性,忽略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科技信息[29]。另外,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现象,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30]。这些问题在科技新闻报道实践中广泛存在,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2.报道理念

新闻学者李斌指出,科技新闻正面临财经化、全球化、基础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为科技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经化趋势也就是产业化趋势,这要求科技报道应该多从财经角度进行思考;全球化趋势,就是科技报道必须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来定;基础化趋势就是指在科技报道中必须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报道[31]。

科技新闻的人文要素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强调的重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科技新闻应富有人文色彩[32],江苏常熟电视台徐强对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出的建议认为:宏观考察是展开人文关怀的基石,辩证思维是把握人文关怀的方法,严谨求实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以人为本—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深入浅出是深化人文关怀的途径[33]。

科技新闻真实性历来是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伪科学大案的出现为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在与伪科学的斗争中,新闻媒体主要扮演了“斗士”角色,向伪科学猛烈开火,但有时也扮演了为伪科学抬轿的不光彩的角色,致使伪科学披着科学的外衣泛滥成灾,媒体必须对其进行反思[34],使科技新闻具有知识性[35],真正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另外,有学者提出,科技新闻重在传播科学精神[36],要让科技新闻具有持续影响力[37],以提高新闻价值、保证传播正能量。科技新闻传播要做到:挖掘科技含金量,提升科技新闻价值;重视预警功能,降低灾难事故危害;防忽悠甄别真伪科学,保证科技新闻传播正能量;坚持大众化平民化,提高传播水准[38]。科技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科技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科学性[39],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2015年开始,科技新闻报道理念的研究有了新的变化。有学者将风险沟通理论引入科技新闻报道研究,研究科技灾难事件中的风险沟通[40]。

3.传播效果

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在本次研究样本中只有4篇。研究发现,目前科技新闻传播处于弱势地位[41],网络的迅速发展也给科技新闻的传播带来巨大挑战,科技知识比例偏低、快餐化和媚俗化、传播失实等现象[42],使得科技新闻的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科技新闻、电视科教片等科技普及活动中。动漫生动形象,可以降低公众对科技知识理解的难度,缩短公众与科技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科技普及的效果[43]。

(三)报纸期刊研究

对科技新闻有关的报纸和期刊进行的研究在科技新闻研究领域中成果丰富。这类研究既包括对某一家报纸或期刊进行的个案分析,也包括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科技类报纸和期刊的研究。

对科技期刊的研究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宋培元是较早开始研究科技期刊的学者,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他的《我国科技期刊的分类和分布》和《外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别载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0年第4期和《编辑学报》1992年第4期。他也研究科技期刊的效益和经营,其《科技期刊的效益和经营》一文见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年第1期。戴勇和张家骏同时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对210个科技期刊编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44]。王振永对黑龙江省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压缩整顿、探索改革和促进繁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45]。

肖宏、李颖等人则对科技新闻的质量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6]。朱倩蓉、吴民淑从《中国药理学报》的实践中总结出科技期刊首先应该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播的观点[47]。贾鹤鹏、王大鹏等人从经营上研究了科技期刊,认为科技期刊应该加强与大众媒体的合作[4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的莫扬在我国党报的科技新闻报道研究中有重要建树。莫扬对《人民日报》等六家有代表性的党报2005年以来科技报道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党报对科技领域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报道比重大多呈下降趋势,深度报道很少,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及科研机构,报道相对集中于动态性、实用性信息,有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应大力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科技报道,应改革科技新闻政府发布体系及科研机构宣传模式[49]。这些研究都对科技新闻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技导报》的苏青和黄永明以《科技导报》设立科技评论栏目“半月科技风云”为例,论述了科技期刊设置科技评论栏目的意义及其作用,探讨了科技评论栏目的定位原则和基本特点,强调要重视科技期刊科技评论栏目的设置,加强对科技期刊开设科技评论栏目课题的深入、系统研究[50]。

湖南大学在从历史的角度对科技新闻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该校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贺靓对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报》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科学画报》对科学普及的作用。该校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陶贤都和李艳林做了《科学时报》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的相关研究,陶贤都与李浩鸣对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会刊《科学的中国》与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做了研究,陶贤都与罗元就《科学世界》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传播进行了研究。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这些刊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分科技新闻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是围绕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展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的陈宏宇、郝丽芳、武文结合《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针对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稿的实践,提出了以科技期刊编辑的视角,从选题的敏锐性和及时性、选择合适的约稿对象、充分发挥编委撰稿和荐稿的作用、让约稿对象了解选题的新闻价值和时效性、以及编辑在约稿过程中应发挥的主要作用等几个方面抓住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织优秀稿件的建议[51]。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高健、陈新石、游苏宁就学术期刊编辑如何为大众媒体撰写和推荐科技新闻做了相关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湿地科学与管理》编辑赵爱云就科技期刊图文并茂办刊模式进行了探索。《河南教育报刊社》的宋金榜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提高对文稿科学性的识别、鉴审能力,以维护科技期刊的科学性[52]。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的常文静和王宝茹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慎重对待“尚未见报道”(即目前被没看到其他人或媒体进行相关报道)这样的表述[53],认真核实,使报道准确严谨。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杨小兰和谭英以《农民日报》为例,对不同时期涉农报刊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进行了对比研究[54]。《河南科技报》的杨军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系列报道深化农村科技新闻的思想[55],《长江蔬菜》的张丽琴等人为提高《长江蔬菜》科技传播能力,提出在调研的基础上选题策划、密切关注蔬菜产业科研动态、创新发行手段、多种出版形式并存等相应的发展策略[56],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作为重要的科技期刊研究刊物,也吸引了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至2012年共刊文4717篇,1990~2006年间载文量呈稳步上升态势,近5年趋于稳定[57]。有研究指出,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国际科技期刊新闻政策已势在必行[58]。

科技期刊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作为科技新闻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有必要制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道德标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的李殷和钱俊龙认为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需要借鉴相关行业(如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所制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应体现科技期刊工作的特殊性[59]。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就科技期刊的内容方面提出了建议。《安全与环境工程》编辑部的万希岭认为,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繁荣,科技期刊应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60]。《中华护理教育》杂志编辑部张立新认为,科技新闻报道是学术期刊内容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在学术期刊中增加科技新闻报道是非常必要的[61]。中南大学新闻中心胡光华建议研究型大学校报加强科技新闻宣传[62]。

(四)人才培养研究

科技新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但是,从现有文献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研究重视不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的莫扬和孙昊牧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重点高校科技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从发展规模、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与美国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63],对我们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做了系统而详实的研究。

另外,莫扬等人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的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的分析对我国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培养高质量的科技新闻人才要做到:第一,严格训练,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第二,大量开设科学、新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课程;第三,“案例研究”课程直接深入科学和新闻问题;第四,大量学习中等难度的科学课程,并亲自完成科研项目;第五,让学生在新闻课程的学习中,像记者那样去工作[64]。

三、科技新闻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科技新闻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内容方面,业务研究重采访而轻写作和摄影,理论研究重理念而轻效果,受众研究缺失,人才培养研究薄弱。具体来说,新闻业务研究方面,从文献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研究新闻采访的论文占60%。采访固然重要,但是写作一样不可忽视,如何将科技新闻写得生动有趣一样值得关注。现有对新闻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中,实践与理论想结合的研究不多,更多的研究者都是为就事论事,将理论融于实践的较少,故而存在重理念而轻效果的现象。纵观121篇研究文献,没有专门研究新闻受众的文章,现在科技新闻的研究中,受众研究严重缺失。需知,只有充分的了解读者,才能写出被其喜欢的新闻。此外,科技新闻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新闻人才,但是目前专门针对人才培养的文章仅有3篇,人才培养研究还未被重视,缺少新闻人才将不利于科技新闻的后续发展。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质化研究居多,量化研究偏少。由分析可知,现在关于科技新闻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以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为主,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则主要是新闻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总结,研究的科学性亟待增强。虽然研究方法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质化研究可以很好的说明实物的本质和特征,量化研究可以从普遍性上说明问题。但科技新闻研究中量化研究的缺失,可能会造成缺少对科技新闻某个领域整体情况的把握,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更好地把握科技新闻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后期研究的开展。

第三,跨学科研究和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进行开展的研究较少。这会导致研究视野和角度单一的问题,科技新闻的研究应该充分和其他的学科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丰富科技新闻研究的分支领域和研究成果。

四、研究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新闻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科技新闻对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科技新闻也必然是研究的重要领域,发展前景良好。

研究者在进行科技新闻研究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平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加强对新闻及摄影的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和科技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有待加强。同时,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让科学新闻研究的内容异彩纷呈。

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多样化,加大量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的运用。质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为科技新闻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质化研究本身也存在不足,需要量化研究对其进行弥补,因此,量化研究对科技新闻的研究同样重要。

总之,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且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科技新闻的发展有着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科学新闻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技新闻的研究必将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科技新闻工作怎么做[J].中国记者,1990(7).

[2] 要毅.创新科技新闻采编业务机制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4(3).

[3] 郑越华.如何把科技报道做“鲜活”,严谨是前提,贴近是关键,通俗是根本[J].新闻记者,2007(2).

[4] 董文安.挖掘卫生科技新闻七法[J].中国记者,2014(2).

[5] 吴小军.怎样发现重大科技新闻[J].中国记者,2001(5).

[6] 王英.科技新闻如何“冷”中出“热”[J].中国记者,2008(7).

[7] 邹跃华.从意想不到的获奖证书想起——地市报记者如何搞好科技报道[J].中国记者,2001(10).

[8] 李艳秋.地方报社科技新闻亲民三招[J].中国记者,2014(3).

[9] 陶贤都,沈玉华,李娟娟.网络科技事件专题的特色——以“嫦娥一号”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08(5).

[10] 张晓祺.从“嫦娥三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软着陆”[J].中国记者,2014(2).

[11] 姚英.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怎样写科技新闻(下)[J].中国记者,2004(4).

[12] 李杜.论提高科技新闻记者素质的有效途径[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13] 良止,赵娟廷.现代汉语科技新闻语体述要[J].修辞学习,2001(6).

[14] 牛欣民.科技新闻报道中数字的应用[J].当代传播,2003(3).

[15] 徐腾飞,颜清华,彭兰.信息图表助力科技类新闻的可视化报道[J].新闻界,2013(16).

[16] 潘治,邓海燕.“深度撞击”的“撞击”成果——科技报道与新华社的三个创新[J].中国记者,2005(8).

[17] 张玲玲.2008年我国重大科技电视新闻报道特色分析——央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报道为例[J].新闻界,2009(3).

[18] 印轶青.论新世纪的电视科技报道[J].新闻大学,2001(2).

[19] 胡德桂.科技报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新闻记者,2004(7).

[20] 蔡慧.科技报道如何做出晚报风格[J].中国记者,2009(2).

[21] 郭涛.当前可以报道一些误区及对策[J].中国记者,2012(2).

[22] 王剑萍,杨继桢.科技新闻的品质要义初探[J].新闻记者,2001(9).

[23] 田秋生.科技报道三重门:事实、真相、生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7).

[24] 左朝胜.情感、美感与温度——科技报道可读性的三个源泉[J].中国记者,2012(6).

[25] 谢瑞东.试论如何加强我国当前的科技报道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1(2).

[26] 余永祥.如何提高科技新闻的审美价值[J].新闻大学,1998(1).

[27] 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J].求实,2006(4).

[28] 王逸涛.从“神舟五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新闻界,2003(6).

[29] 胡西伟,王瀚东.科技报道中的问题与创新[J].湖北大学学报,2013(7).

[30] 于洋,王前.我国科学传播的异化形态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

[31] 李斌.把握科技报道的三个趋势[J].中国记者,2001(6).

[32] 刘建明.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J].新闻大学,2000(1).

[33] 徐强.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

[34] 王灿发.科技新闻真实性的把握——兼论20世纪末新闻媒体与伪科学的斗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5] 陈泽余.增强科技新闻的知识性[J].新闻大学,1993(2).

[36] 沈英甲.重在传播科学精神[J].中国记者,2006(9).

[37] 蒋建科.让科技新闻具有持续影响力[J].中国记者,2005(11).

[38] 张婷.提高新闻价值、保证传播正能量——科技新闻如何提高传播水准[J].中国记者,2013(8).

[39] 汪令来.从“克隆报道热”看科技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科学性[J].新闻传播,1997(5).

[40] 陈一香.科技灾难的风险沟通:以台湾媒体对日本3?11地震的明义再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4).

[41] 彭菊华,丁玲娜.科技新闻弱势传播原因分析[J].当代传播,2006(4).

[42] 董玉芝.突发公共事件中科技新闻网络传播效应思考一一以2013年3月爆发的H7N9禽流感为例[J].新闻大学,2013(5).

[43] 楼旭东,荣元.论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8(3).

[44] 戴勇,张家骏.210个科技期刊编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1).

[45] 王振永.黑龙江省科技期刊管理概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1(3).

[46] 肖宏,李颖.浅谈科技期刊的质量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1).

[47] 朱倩蓉,吴民淑.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技知识传播——《中国药理学报》科技新闻工作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

[48] 贾鹤鹏,王大鹏,杨琳等.科技传播系统视角下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5).

[49] 莫扬.党报科技报道内容分析与思考——以《人民日报》等六家报纸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50] 苏青,黄永明.科技期刊科技评论栏目的设置——《科技导报》“半月科技风云”栏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1).

[51] 陈宏宇,郝丽芳,武文.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抓住科技新闻热点快速组织优秀稿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6).

[52] 宋金榜.科技期刊编辑怎样鉴审来稿的科学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6).

[53] 常文静,王宝茹.科技期刊编辑应慎重对待“尚未见报道”[J].编辑学报,2005(2).

[54] 杨小兰,谭英.不同时期涉农报刊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对比研究——以《农民日报》为例[J].新闻界,2008(1).

[55] 杨军.以系列报道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河南科技报》的办报实践[J].中国记者,2012(10).

[56] 张丽琴,吴四平,廖燕华等.创新发展《长江蔬菜》提高科技期刊传播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

[57] 颜志森,邓友娥,邵晓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载文量及栏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

[58] 孔朝霞,王晶,钟紫红等.国际科技期刊的新闻政策及引入我国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4).

[59] 李殷,钱俊龙.科技期刊相关行业职业道德标准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

[60] 万希岭.科技期刊应报道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J].编辑学报,2004(5).

[61] 张立新.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报道的探讨[J].编辑学报,2005(2).

[62] 胡光华.研究型大学校报加强科技新闻宣传的意义及应坚持的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63] 莫扬,孙昊牧.中美高校科技新闻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10(4).

[64] 莫扬,袁硐.哥大怎样培养实用科技新闻人才[J].中国记者,2007(6).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
新时期互联网企业并购文献研究与启示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南乐《目连戏》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2005年—2015年我国村落体育科研论文分析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舆论反转研究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文献综述
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