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未来发展趋势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2016-02-23 05:16李丽清卢祖洵龚言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动力学发展趋势

李丽清,卢祖洵,邬 丹,龚言红



社区卫生服务未来发展趋势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李丽清,卢祖洵,邬 丹,龚言红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围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提升,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及发展情况,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理论和方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发展中的核心变量,从系统内部结构着手建立政策模拟的仿真模型及变量方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确立社区卫生服务正常运行中的医疗服务、人力资源、医疗设备及经济状况四个子系统,确定诊疗人数与住院人数为医疗服务子系统的核心变量,卫生技术人员数为人力资源子系统的核心变量,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为医疗设备子系统的核心变量,机构收支差为经济状况子系统的核心变量。最终得到2020年诊疗人数、住院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收支差的预测值分别为222 711.0万人次、1 397.6万人次、728 185.0万人、9 470 150万元、-197 499万元。结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人数、住院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收支差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是很大,保持着收支平衡的客观规律。

政府、机构、居民是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的三大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依赖于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合力推动其有效运行。受外界环境的制约与推动,三大主体之间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耦合关系构成了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非线性的反馈结构,具有反直观性及对内部参数变化不敏感性等特点,本研究借助的系统动力学建模较传统的数学预测模型更能深刻地揭示系统间的非线性结构与动态特征。目前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多为现状分析或满意度评价,少有文献进行定量仿真模拟。本研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多学科角度确定系统发展中的关键变量并对各变量进行系统边界的界定与假设,综合运用逐层建树的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行仿真预测,将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

1系统动力学建模

系统动力学是根据系统的状态、控制、信息反馈等多个环节反映实际系统的动态机制,且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和方程,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一种科学模拟方法。鉴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所具有的结构复杂和动态时变特性,本研究引入系统动力学定量把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政府、机构、居民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

1.1建模原则[1]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原理,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结构决定行为的原则。须在科学合理确定系统边界及系统反馈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2)综合与分解相结合的原则。模型建立在自上而下系统分解反馈机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综合。(3)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采用连续的系统模型明确政府、机构、居民三者关系的动态特征,保证各状态变量变化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1.2建模步骤本研究在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时,基本步骤如下:(1)系统辨识。首先确定系统边界,并收集边界内的系统资料,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未来发展趋势模拟的主要水平变量与速率变量。(2)系统结构分析。系统主要由诊疗人数、住院人数、卫生技术人员、设备及收支差等子系统组成,上述子系统间关联及子系统内部要素间关联构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发展的主要反馈回路。(3)模型建立。在确立系统核心变量的基础上,自上而下逐层建模,确立仿真模型,建立模型内水平方程和速率方程,利用趋势外推法、线性回归法、平均值法等途径确定调控参数值[2-3]。(4)模拟分析。借助仿真软件Vensim对各项参数不断地调试,使模型中的状态变量与历史数据间的误差最小化,并且趋势相近,通过反复完善与修正得到与现实相一致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仿真系统模型。(5)结果检验。通过对流位变量历史年客观数据与其历史年预测数据吻合度的计算,系统分析和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2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的实例研究

2.1系统边界的设定[4]均衡的收支状况、充足的病源、合理的人力结构、足够的基本医疗设备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正常运转的支撑条件。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规划,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人力资源、医疗设备、经济状况作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四个子系统,对系统边界进行如下设定:(1)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两大核心功能,但考虑到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较多,数据获取困难,故此部分仅考虑基本医疗服务,诊疗人数和住院人数是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完成的最直接指标,将诊疗人数和住院人数作为医疗服务子系统的核心变量。(2)结构合理的人员配置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卫生技术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主力军,将卫生技术人员数作为人力资源子系统的核心变量。(3)足够的基本医疗设备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开展的硬件设施,与医院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的是基本医疗服务,无需像综合医院一样配置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因此将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作为医疗设备子系统的核心变量。(4)均衡的收支平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经济保证,将收支差作为经济状况子系统的核心变量。

2.2建模思想建立以上核心变量的流位流率系:{诊疗人数(万人次)及其变化量(万人次/年);住院人数(万人次)及其变化量(万人次/年);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及其变化量(万人/年);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万元)及其变化量(万元/年);收支差(万元)及其变化量(万元/年)}。逐层建树法是在二部分图的基础上,逐层地刻画各变量与其他变量的依赖关系。其步骤为:(1)通过系统分析,建立流位流率系:{(L1(t),R1(t)),(L2(t),R2(t)),…(Ln(t),Rn(t))}。(2)逐层建树系统动力学建模。逐层建树是以每个子系统中的核心流位变量作为顶层变量,明确作用于流位变量的中间变量,从上到下逐层分解各中间变量,直至最后一层变量不可再分为止,每个子系统模型建立完毕之后,对模型中的每个变量建立仿真方程后对单个子模型进行仿真模拟。

2.3仿真模型根据实际调研、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途径,确立社区卫生服务正常运行中的医疗服务、人力资源、医疗设备及经济状况四个子系统,诊疗人数与住院人数是医疗服务子系统的核心变量,卫生技术人员数是人力资源子系统的核心变量,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是医疗设备子系统的核心变量,机构收支差是经济状况子系统的核心变量。按照逐层建树法,分别建立医疗服务子系统的仿真模型T11(t)和T12(t),人力资源子系统的仿真模型T2(t),医疗设备子系统的仿真模型T3(t),经济状况子系统的仿真模型T4(t)。见图1~5。

图1 T11(t)仿真模型

图2 T12(t)仿真模型

图3 T2(t)仿真模型

图4 T3(t)仿真模型

图5 T4(t)仿真模型

2.4仿真方程仿真工程中的初始数据直接来源于《2006—2013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或通过年鉴数据计算间接得到(均为全国数据)。

2.4.1T11(t)的仿真方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INTEG“诊疗人数变化量R11(t)(万人次/年)”,初始值(2005)=12 220(万人次)。

(2)“诊疗人数变化量R11(t)(万人次/年)”=“历史年诊疗人数年变化量A111(t)(万人次/年)”+“未来年医疗人数变化量A112(万人次)”。

(3)“历史年诊疗人数年变化量A111(t)(万人次/年)”=BA111

(4)“未来年医疗人数变化量A112(万人次)”=“上一年诊疗人数变化量R111(t)(万人次/年)”*“未来年起始时间T111”*“未来年医疗人数增长系数K111”*“万元以上设备价值额对诊疗人数影响因子M112(t)”*“卫生技术人员影响因子M111(t)”。

(5)“上一年诊疗人数变化量R111(t)(万人次/年)”=DELAY1I(“诊疗人数变化量R11(t)(万人次/年)”,TIME STEP,0)。

(6)未来年医疗人数增长系数为K111,由历史年诊疗人数年增长率的平均值0.29推出2012年的值为1.29,实际上,2005—2010年诊疗人数变化量呈现出“减-增-减”的波动规律,在未来发展中,其增加速度也不可能是年年持续稳定增长,通过对基层医疗发展规划分析、专家咨询与系统调研发现得知在未来发展中,2013—2016年是快速发展阶段,高于历史年平均增长率;2017—2020年是稳定发展阶段,其值将低于历史年平均增长率。根据国家卫生政策及基层医疗发展规划,经过反复与相关专家咨询及研讨后,在假设2013—2016年每年增加5%,2017—2020年增长速度下降4%的基础上,设定K111为表函数,2012—2020年的值根据以上分析分别假定为:1.29、1.34、1.39、1.44、1.49、1.45、1.41、1.37、1.33。

(7)“未来年起始时间T111”=STEP(1,2011)。

(8)“万元以上设备价值额对诊疗人数影响因子M112(t)”=IF THEN ELSE(“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DELAY1I(“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TIME STEP,0),1,0.98)。

(9)“卫生技术人员影响因子M111(t)”=IF THEN ELSE(“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上一年的卫生技术人员数A113(t),1,0.98),0.98为调控参数。

(10)“上一年的卫生技术人员数A113(t)”=DELAY1I(“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TIME STEP,0)。

2.4.2T12(t)的仿真方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INTEG“住院人数变化量R12(t)(万人次/年)”,初始值(2005)=27。

(2)“住院人数变化量R12(t)(万人次/年)”=“历史年住院人数年变化量A121(t)(万人次/年)”+“未来年住院人数变化量A122(万人次)”。

(3)“历史年住院人数年变化量A121(t)(万人次/年)”=BA121

(4)“未来年住院人数变化量A122(万人次)”=“上一年住院人数变化量R12(t)(万人次/年)”*“未来年起始时间T121”*“未来年住院人数增长系数K121”*“卫生技术人员影响因子M121(t)”*“万元以上设备价值额影响因子M122(t)”。

(5)“上一年住院人数变化量R121(t)(万人次/年)”=DELAY1I(“住院人数变化量R12(t)(万人次/年)”,TIME STEP,0)。

(6)“卫生技术人员影响因子M121(t)”=IF THEN ELSE(“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DELAY1I(“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TIME STEP,0),1,0.97)。

(7)“万元以上设备价值额影响因子M122(t)”=IF THEN ELSE(“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DELAY1I(“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TIME STEP,0),1,0.96)。

(8)未来年住院人数增长系数K121,是一个常数。如果按历史年正常轨迹发展,K121=(1+0.296),0.296是历史年诊疗人数年增长率的平均值。2006—2011年住院人数年增长率分别为0.630、1.432、0.318、0.596、0.164、0.107。考虑到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式建成,所以其均值取2008—2011年增长率的均值更符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实情况及其客观规律。在未来发展中,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性质与医院服务性质有区别,其针对的是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住院人数变化比例不会太大,未来增长系数将会小于历史增长系数,表现趋势为“增-减”的规律,设K121为表函数,2012—2020年的K121取值为1.20、1.18、1.15、1.12、1.10、1.08、1.05、1.00、1.00。

(9)未来年起始时间T121=STEP(1,2012)。

2.4.3T2(t)的仿真方程

(1)“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INTEG(“卫生技术人员数变化量R2(t)(万人/年)”),初始值(2005)=9.6。

(2)“卫生技术人员数变化量R2(t)(万人/年)”=“历史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A21(万人/年)”+“未来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A22(万人/年)”。

(3)“历史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A21(万人/年)”=BA21

(4)“未来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A22(万人/年)”=“上一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R21(万人/年)”*“社区卫生诊疗人数未来年增长比A23(t)”*“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1(t)”。

(5)“上一年卫生技术人员数年变化量R21(万人/年)”=DELAY1I(“卫生技术人员数变化量R2(t)(万人/年)”,TIME STEP,0)。

(6)“社区卫生诊疗人数未来年增长比A23(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上一年的诊疗人数A24(t)”,未来年医疗人数增长系数K31,1.216)*“收入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2(t)”*“支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3(t)”*“住院人数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4(t)”。

(7)“上一年的诊疗人数A24(t)”=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TIME STEP,1)。

(8)“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1(t)”=IF THEN ELSE(“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DELAY1I(“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TIME STEP,0),1,0.98)。

(9)“收入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2(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R41(t)(万元/年)”>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R41(t)(万元/年)”,TIME STEP,0,1),0.98)。

(10)“支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3(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R42(t)(万元/年)”>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R42(t)(万元/年)”,TIME STEP,0),1,0.97)。

(11)“住院人数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影响因子M24(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TIME STEP,0),1,0.95)。

2.4.4T3(t)的仿真方程

(1)“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INTEG(“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量R3(t)(万元/年)”),初始值(2005)=389 000。

(2)“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量R3(t)(万元/年)”=“历史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年变化量A31(t)(万元/年)”+“未来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量A32(t)(万元)”。

(3)“历史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年变化量A31(t)(万元/年)”=BA31

(4)“未来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量A32(t)”=“上一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年变化量R31(t)(万元/年)”*“GDP影响调控因子K32”*“未来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率增加比K31(t)”*“未来年起始时间T31”。

(5)“上一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年变化量R31(t)(万元/年)”=DELAY1I(“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量R3(t)(万元/年)”,TIME STEP,0)。

(6)“未来年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变化率增加比K31(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TIME STEP,0),1.333,1.1)*“技术人员增加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影响因子M313(t)”*“收入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的影响因子M311(t)”*“支出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的影响因子M312(t)”*“住院人数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影响因子M314(t)”。此处1.333=(k+1),k是2007—2012年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年均增长率的均值。

(7)“未来年起始时间T31”=STEP(1,2011)。

(8)“GDP影响调控因子K32(t)”=1.158,其计算过程为: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06—2011年的GDP年增长率分别为0.170、0.229、0.181、0.086、0.178、0.178;根据组合预测模型得出2012—2015年的GDP年增长率分别为0.131、0.147、0.143、0.139[5]。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GDP将以10%的速度增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K32(t)=1+(0.170+0.229+0.181+0.086+0.178+0.178+0.131+0.147+0.143+0.139)/10=1.158。

(9)“收入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的影响因子M311(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R41(t)(万元/年)”>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R41(t)(万元/年)”,TIME STEP,0),1,0.98)。

(10)“支出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的影响因子M312(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R42(t)(万元/年)”>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R42(t)(万元/年)”,TIME STEP,0),1,0.98)。

(11)“技术人员增加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影响因子M313(t)”=IF THEN ELSE(“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DELAY1I(“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TIME STEP,0),1,0.98)。

(12)“住院人数对万元以上设备价值影响因子M314(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TIME STEP,0),1,0.98)。

2.4.5T4(t)的仿真方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差L4(t)(万元)”=INTEG(“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支差变化量R4(t)(万元/年)”),初始值(2005)=157 534。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支差变化量R4(t)(万元/年)”=(“历史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1(t)(万元)”+“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2(t)(万元)”+“历史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1(t)(万元)”+“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2(t)(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差L4(t)(万元 )”)/“T41(年)”。

(3)“历史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1(t)(万元)”=BA411(Time)。BA411表函数,是2005—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万元),其值分别为:7 255 685、11 334 607、4 012 524、2 689 724、4 193 903、5 453 707、6 852 920。

(4)“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2(t)(万元)”=“上一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3(t)(万元)”*“未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增长比K411(t)”*“未来起始时间T411(t)”。

(5)“上一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A413(t)(万元)”=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R41(t)(万元/年)”,TIME STEP,0)。

(6)“未来起始时间T421(t)”=STEP(1,2011)。

(7)“未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收入量增长比K411(t)”=1.117*“住院人数对收入影响因子M412(t)”*“诊疗人数对收入影响因子M411(t)”,此处的1.117是2006—2011年总收入变化比的均值,2006—2011年总收入变化比值分别为:1.562、0.354、0.670、1.559、1.300、1.256。

(8)“诊疗人数对收入影响因子M411(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L11(t)(万人次)”,TIME STEP,0),1,0.98)。

(9)“住院人数对收入影响因子M412(t)”=IF THEN ELSE(“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人数L12(t)(万人次)”,TIME STEP,0),1,0.98)。

(10)“历史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1(t)(万元)”=BA421(Time)。BA421表函数,是2005—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万元),分别为7 098 151、10 844 325、3 979 419、2 583 171、4 036 344、5 300 276、6 677 092。

(11)“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2(t)(万元)”=“上一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3(t)(万元 )”*“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增长比K421(t)(万元)”*“未来起始时间T421(t)”。

(12)“上一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A423(t)(万元 )”=DELAY1I(“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R422(t)(万元/年 )”,TIME STEP,0)。

(13)“未来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支出量增长比K421(t)”=1.113*“卫生技术人员对支出的影响因子M421(t)”*“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对支出影响因子M422(t)”,此处的1.113是年总支出变化比的均值,2006—2011年总支出变化比值分别为1.527、0.366、0.649、1.562、1.313、1.259。

(14)“卫生技术人员对支出的影响因子M421(t)”=IF THEN ELSE(“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DELAY1I(“卫生技术人员数L2(t)(万人)”,TIME STEP,0),1,0.98)。

(15)“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对支出影响因子M422(t)”=IF THEN ELSE(“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DELAY1I(“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L3(t)(万元)”,TIME STEP,0),1,0.98)。

2.5仿真结果分析依照逐层建树仿真思路,在Vensim软件中输入各方量方程及初始值后进行模拟预测,其中仿真步长为年,起止时间为2005—2020年。2012—2020年的诊疗人数、住院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收支差、收入年变化量及支出年变化量的预测值见表1。

表1 2012—2020年各主要变量的预测值

2.5.1诊疗人数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人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如果按正常的历史轨迹发展,到2020年诊疗人数可达到222 711.0万人次。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还处于有待完善阶段,无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方还是供方认知度都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可罗雀”与医院的“人满为患”形成明显对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占医院诊疗人数比例较低,2005年社区诊疗人数占医院诊疗人数的9%,2006年的比例为12%,2007、2008年的比例均为14%,2009年的比例为20%,2010、2011年的比例均为24%,如果按这六年的平均比例增长,到2020年医院的诊疗人数可达到451 575.1万人次,而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数的预测值为222 711.0万人次,2020年社区诊疗人数占医院诊疗人数的比例为49.3%,这个预测结果与“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总方向是一致的,与我国规划目标也一致。

2.5.2住院人数通过仿真结果发现,2012—2020年住院人数一直都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历史年中平均以54.1%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有快有慢,增长幅度不稳定,而在未来年中平均以20%的速度增长,从2013到202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6.0%、17.9%、19.6%、21.1%、22.5%、23.7%、24.7%,这种持续、稳步上升的趋势是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从其功能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有着本质的区别,来社区卫生服务就医的患者基本是一些小病小痛或慢性病患者,而疑难重病患者一般都会选择大型综合医院,所以住院人数不可能增长过快,这也与客观实际一致。

2.5.3卫生技术人员数对比历史年和未来年的数据,卫生技术人员数也是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历史年的增长速度不及未来年增长速度快。在历史年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项政策不够完善,难以吸引相关的医务人员下沉到社区;而在未来年中,由于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社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幅度提高,可能会考虑到编制及职称问题,同时工资待遇方面的提高,将会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5.4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万元以上设备价值总额在未来年的预测中,每年的投入力度均呈缓慢上升趋势,这与诊疗人数、住院人数、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的预测趋势是一致的。

2.5.5收支差从历史客观数据与未来预测数据可以看出,收支差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是很大;而在未来年中收入与支出的年变化量几乎是同步的,保持着收支平衡的客观规律,与社区卫生未来发展方向一致,受历史数据的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收支差稍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大。

2.6模型结果可靠性检验模型可靠性与预测结果准确性检验是仿真预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模型的可靠与否直接决定着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处通过对流位变量历史年客观数据与其历史年预测数据吻合度的计算,系统分析和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仿真预测中,流位变量的初始值为2005年的值,将历史年预测值与历史年实际客观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准确率高达98.8%,从而可以验证与推测未来年的预测值是科学、可靠的。

3结论

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复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的复杂时变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并对其缓慢发展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文献阅读、专家咨询、实地调研等途径系统分析并确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正常运行的关键变量,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运用逐层建树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行仿真预测,将历史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结果,较好地实现了方法与应用创新,丰富了系统动力学理论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并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贡献:李丽清负责论文撰写与建模;卢祖洵负责文章结构设计;邬丹、龚言红负责数据收集。

参考文献

[1]赵璟,党兴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J].系统管理学报,2012,21(4):444-451.

[2]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贾仁安.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李丽清,卢祖洵.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预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261-264.

[5]杨扬,何伟.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我国GDP预测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3(3):95-98.

(本文编辑:闫行敏)

·中国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趋势;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李丽清,卢祖洵,邬丹,等.社区卫生服务未来发展趋势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2-18.[www.chinagp.net]

Li LQ,Lu ZX,Wu D,et al.Model build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1):12-18.

Model Build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LILi-qing,LUZu-xun,WUDan,etal.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attern and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Methods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promotion of "six-in-one" function of CH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S and using the simula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the kernel variab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S system were determined,and the policy simulation models and variable equation were established within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system.By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Vensim,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S were made.ResultsFour subsystems of the normal function of CHS were established,including medical services,human resources,medical equipment and medical equipments.The number of people recei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being hospitalized are the kernel variables of the subsystem of medical resources;the number of health workers is the kernel variable of the subsystem of human resources;the total value of equipment worth more ten thousand yuan is the kernel variable of subsystem of medical equipment;the gap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is the kernel variable of the subsystem of economic system.The number of people recei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number of people being hospitalized,the number of health workers,the total value of equipment worth more ten thousand yuan and the gap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in 2020 are 2 227.11 million,13.976 million,7 281.85 million,94 701.5 million and -1 974.99 million.ConclusionThe number of people recei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number of people being hospitalized,the number of health workers and the total value of equipment worth more ten thousand yuan have been increasing.The gap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has up and downs,while the fluctuation is not distinct,which is common due to the objective law of balance between income and payment.

【Key word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Development trend;System dynamics;Simulation study

收稿日期:(2015-08-20;修回日期:2015-11-30)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01.003

通信作者:卢祖洵,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E-mail:luac6@163.com

基金项目:作者单位: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丽清,邬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李丽清,卢祖洵,龚言红)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动力学发展趋势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哈尔滨市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前瞻分析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践与思考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