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造舒适的牛舍小气候

2016-02-23 10:33王道坤
科学种养 2016年2期
关键词:养牛场分贝牛舍

王道坤

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都与牛舍小气候密切相关。营造舒适的牛舍小气候,除了在建造养牛场时要充分考虑场址位置、牛舍结构、场内布局外,关键在于日常管理,只要管理用心、措施到位,即使没有很大的设备投入,也能创造出理想的小气候。

一、保持牛舍内温度适宜

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肉牛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8℃时,肉牛虽然采食量增加,但饲料消耗增多,增重速度减慢。过低的气温,对肉牛危害很大。如成年肉牛长时间在﹣8℃的环境中,会浑身发抖,饮、食欲受到严重影响;瘦弱肉牛在﹣5℃的环境中,会冻得站立不稳。低温对新生犊牛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的环境中2小时便会冻昏,时间再长可能会冻僵甚至冻死。

一般来说,肉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牛舍内温度应保持均衡一致,地面同天花板附近的温差以不超过3℃为宜,墙壁附近与牛舍中央的温差也不能超过3℃。

地区温度差异也会给肉牛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因此建造牛舍应着重考虑防暑防湿功能,牛舍环境条件的控制重在降温,可使用风扇、排气扇及喷雾降温设备;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干燥且无霜期长,因此建造牛舍应重点考虑防寒功能,牛舍环境条件的控制重在保温,可使用暖棚、草帘等防寒设施和火炉、火炕、暖风机等取暖设备。

二、保持牛舍内湿度合适

保持牛舍内湿度合适,是肉牛生产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肉牛舍内环境湿度要求为 55%~75%,以不超过80%为宜。

湿度往往与温度共同影响着肉牛的生产性能。无论是高温高湿,还是低温高湿,都不利于肉牛生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肉牛体表散热受阻,体温上升加快,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还会使其抵抗力减弱,肢蹄病发病率增加,传染病容易蔓延。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肉牛体热散发很快,导致体温下降,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增加生产成本,还易患感冒、风湿病和关节炎等疾病。

保持肉牛舍内合适的湿度,一是加强通风管理、控制冲刷地面的次数和及时清理舍内粪便污水;二是在舍内地面上撒生石灰,以起到吸水降湿、消毒的作用;三是建好排水设施,以有效降低舍内湿度;四是勤给犊牛换干净的垫草,必要时可给予干燥的破布或地毯。

三、保持牛舍内空气新鲜

通风可使肉牛舍内的空气与外界气体对流交换,带走牛体产生的热量,调节牛体温度和舍内温度。肉牛舍内气流速度以0.2~0.3米/秒为宜。在气温超过30℃的酷热天气,气流速度可提高到0.9~1米/秒,以加快降温速度和排除污浊气体。有专家建议,当牛舍外温度为-20℃时,为保证牛舍内温度在5~10℃、湿度在70%~90%,牛舍的通风量应达到2.64~4.35米3/秒。

通风是保持肉牛舍内空气清新的重要措施。在敞棚、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牛舍内,空气流动性大,舍内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相差不大;但在封闭式牛舍中,空气流动不畅,如果设计不当或管理不善,肉牛排出的粪尿、呼出的气体以及排泄物、残渣的腐败分解,会导致牛舍内有害气体增多,引发中毒和呼吸道疾病,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肉牛生产力。一般要求牛舍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1500毫克/米3,硫化氢不超过8毫克/米3,氨气不超过20毫克/米3。

喷雾消毒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还可沉降灰尘,使肉牛舍内空气清新,天气干燥时喷雾消毒还可提高肉牛舍内的相对湿度。牛舍每月应至少消毒1次,转饲、转舍时必须消毒牛舍,产房在每次产犊时都要消毒。

四、保证牛舍内光照充足

阳光照射能提高舍内温度,还可刺激并扩张肉牛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还能促使肉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日粮中钙、磷的吸收。阳光照射的强度与时间变化,还可使肉牛脑神经中枢产生相应的反射,对提高肉牛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有一定作用。试验证明,采用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可使育肥肉牛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得到明显提高。

肉牛舍内光线是否充足,可通过“采光系数”客观反应出来。采光系数就是窗户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值,肉牛舍要求为1∶12~16,犊牛舍要求为 1∶10~14。此外,要求入射角(窗户上沿至牛舍跨度中央一点连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大于25°,透光角(窗户上、下沿分别至牛舍跨度中央一点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5°,冬季牛床上每天应有6小时的光照。为了保持采光效果,牛舍窗户面积应接近于墙壁面积的1/4,以稍大些为好。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和半敞开式牛舍采光效果较为理想,还有利于通风和清理粪便,冬季架设塑料暖棚取暖效果也很好;采用钟楼式或半钟楼式设计,调整牛舍后墙高度和钟楼的高低,可达到采光的最优效果。

五、控制舍外环境噪音

强烈的噪音会使肉牛受到惊吓而变得烦躁不安,导致其休息不好、食欲下降,从而抑制增重、降低生长速度,影响养殖效益。公牛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繁殖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牛舍应远离噪音源,养牛场内要保持安静。一般要求肉牛舍内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9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50分贝。

肉牛舍内的噪音分为两类:一类来自舍内,主要是牛群生活的叫声和排气扇产生的噪音,监测结果表明,牛舍排气扇的噪音为75~85分贝,牛群叫声则为50~60分贝,对肉牛的影响相对较小;另一类来自舍外环境,包括刹车声、机器轰鸣声、爆炸声等,这些噪音强度高、危害大,需要重点管控。

要减少噪音污染,建筑规划与设计必须合理。养牛场应远离公路、铁路、工矿企业等噪音污染区域;场内规划要合理,汽车、拖拉机等不能靠近牛舍;牛舍内墙面可安装泡沫塑料或微孔板,消弱噪音的效果较好;养牛场周围要大量植树,既有利于降低风速,又能减少养殖场有害气体,还可使外来噪音降低10分贝以上。同时饲养管理人员在养牛场内活动时要避免产生大的声响,清理舍内粪便和垫草时应将肉牛赶出牛舍。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邮编:276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牛场分贝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陕西城固县养牛场牛粪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适度规模养牛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浅谈养牛场建设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护措施
声的单位——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