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厂接连倒闭,这是智能手机行业结出的恶果?

2016-02-23 19:26沐牧殇殇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6年4期
关键词:代工厂代工厂商

沐牧殇殇

数人头,工厂倒闭挨个儿来

2014年年末,当国内传来代工厂倒闭消息的时候,大多数从业者都下意识地认为这只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事件。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倒闭潮的到来十分迅猛,在2014年最后一个月时间里,国内倒闭或停产的智能手机代工厂有4家之多。这很像是美国常拍的灾难片剧情:最开始的信号没有人去重视,直到灾难临头,这个世界才开始自救。

2014年12月5日,台湾胜华科技在东莞东城和松山湖的两家子公司—万士达和联胜科技停产。

2014年12月9日,胜华科技旗下苏州子公司联建科技陷入停产,3家子公司相继解散近万名员工。

2014年12月下旬,东莞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跑路,欠债1.35亿元。

2015年1月3日,东莞市兆信通讯实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加上高利贷重压陷入困境,关门歇业。

2015年10月8日,中兴与华为的一级供应商,深圳市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倒闭。

2015年12月18日,华为、三星与中兴等手机品牌的代工厂中天信电子老板失联,4 000名员工被欠薪失业。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倒闭的代工厂就有16家之多……

2011年时,国内的智能手机销量还不足1亿台,但两年之后这一数据就激增到3.43亿台。与销量一同增长的,就是代工厂的数量。在这个阶段,智能手机的制造变得极为简单,一家新的智能手机厂商只需要设计出方案即可,因为整个供应链都有非常成熟的模式。

市场洗牌,不仅仅是因为产能过剩

自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放缓乃至停滞开始,国内的智能手机供应链条就已经变得不再稳定,这并不是指供应链条本身的问题,而是来源于外在需求的影响。从目前被淘汰的企业来看,大多都被三大原因所影响着。

首先,炫酷、时尚以及高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期间,埃森哲发布最新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加剧、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下降,以及物联网市场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受阻。简单来说,就是如今的消费者不再只是关注那些炫酷产品本身(外在),而是更看重安全、创新且实用的数字化服务(内在)。

其次,是“价格战”引发的利润低潮。这里的“价格战”,并不只是指去年各大国产智能手机公司之间的互相刷底线,而是指他们从一开始就打出的“高能低价”牌。谁曾想到,早在2013年时,一些代工厂为了抢生意,连加工利润低到每台2分钱的生意也都肯做。

最后,是制造业的整体转型。近几年,制造业整体都处于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下,包括富士康都在积极谋求多元化转型,以走出纯代工的主营微利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是业内最为推崇用机器取代人工来降低越来越高的用人成本的企业。而电子科技行业本身就是最容易被机器所取代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本身也就伴随着一定的“瘦身”行为。

大批量倒闭,并非全是坏事

综合前面所提到的原因,智能手机代工厂的倒闭潮已然难以避免,在今年,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倒下。但在它们倒下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其他的东西……

其实在这个我们并不熟知的行业里,代工厂和其他行业一样,规模差距十分明显。而那些小型代工厂,也就是近几年倒下的代工厂为了生存都曾大批量接过山寨手机厂商的订单—比如在今年为锤子T2代工的深圳中天信,就曾被曝出过这样一段“黑历史”。鉴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战况愈发激烈,产品迭代的速度让人咂舌,如今大品牌的手机厂商为保证供货以及品控的稳定,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把订单交给“底细”良好的大规模代工厂。

另外,亦是因竞争激烈,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对代工厂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苛。在倒下的代工厂中,相当大一部分仅有单一的制造能力,已然无法应对日益变化的竞争态势,在单一的制造领域内无法接到订单,倒下也就成了必然。所以反过来看,留存下来的代工厂,都拥有良好的转型机制—用业内分析师的话来说,就是“转型求活也会更容易一些”。

若暂时忽略代工厂倒闭后工人失业的惨状的话,那么国内诸多代工厂的倒闭,就可以被理解为一场制造行业里的“优胜劣汰”—在同行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而被淘汰时,留下的无疑是那些拥有更为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以及更为全面且优秀的代工能力的代工厂 。

猜你喜欢
代工厂代工厂商
国内单体最大的培藻膏代工工厂落户安徽,年产能7万吨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OEM的危机与转机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高通向苹果代工厂索要专利费被驳回
基于改进距离的区间直觉模糊TOPSIS算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代工厂商创牌博弈与角色转换模式分析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阿迪仍与300家中国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