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02-23 09:24张志詹锦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植骨治疗效果

张志 詹锦强

【摘要】 目的 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 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7.14%, 高于对照组的76.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可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 对患者早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植骨;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70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中的一种, 其发病率较高, 约占全身骨折发病率的5%, 占肩部骨折发病率的26%, 以中老年人为易发人群[1]。目前, 临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主要方法有非手术治疗与各种内固定手术治疗。为了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中70例患者采取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治疗的1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男45例, 女25例, 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6.3±5.4)岁;骨折原因:28例交通事故伤, 16例坠落伤, 14例摔伤, 12例压伤;47例为右侧骨折, 23例为左侧骨折。对照组男43例, 女22例, 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54.8±5.6)岁;骨折原因:31例交通事故伤, 13例坠落伤, 12例摔伤, 9例压伤;38例为右侧骨折, 27例为左侧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 并给予臂丛麻醉, 取仰卧位。于肩关节做一条长约4 cm的切口, 沿着三角肌方向将肌肉纤维分开, 在分开过程中, 注意避免损伤神经[2]。观察组患者的大结节暴露后, 仔细观察其骨折情况, 植入同种异体骨后再进行复位, 然后采取临时固定。而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植骨处理。将锁定钢板经三角肌插入, 并合理调节钢板位置, 以钢板略低于大结节为宜, 然后再调整钢板以确保其贴附在肱骨近端处。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 确认骨折复位成功后方可进行最后的固定。术后患者需用颈腕吊带托住手臂2周, 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越早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Neer评分标准[3]对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肩部活动正常, 疼痛完全消失, 生活正常;良:肩部活动基本不受限, 疼痛较轻能忍受, 生活能力基本恢复;可:肩部活动基本不受限, 疼痛能够忍受, 部分生活能力恢复;差:肩部活动受限, 外观畸形, 疼痛明显且无法忍受,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分类资料行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治疗后, 观察组骨折恢复效果27例为优, 32例为良, 9例为可, 2例为差, 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骨折恢复效果16例为优, 18例为良, 16例为可, 15例为差, 优良率为76.95%。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位于皮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处, 其主要由松质骨构成, 因此该处极易发生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 一旦发生损伤便会产生骨塌陷, 需及时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但会影响关节稳定性, 还会引发一系列关节功能障碍, 从而影响预后。该类骨折以肱骨近端骨折最为常见, 且由于年老者骨质疏松, 因此好发于年老者。

以往主要采用非手术方式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如石膏固定、骨牵引等, 虽然该传统治疗方法对骨折未发生移位或者轻度移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理想, 但其对骨关节塌陷的纠正与生物力学线的维持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而且需要长时间固定, 这不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4]。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术治疗已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中开展, 并在临床获得大力推广。临床较为常用的植骨材料包括:人工骨、 自体骨、脱钙骨等, 而由于同种异体骨的来源较广, 同时又富含谷蛋白, 且免疫原性较低, 因此成为国际通用的骨代替品[5]。正确的解剖形态是稳定肱骨外科颈关节结构的基础, 对骨塌陷或者缺损患者实施植骨治疗, 为骨关节的稳定提供机械支撑, 从而达到骨关节重建的目的。通过本次研究, 发现锁定钢板具有以下优点, 包括:①由钢板与螺钉形成了内定支架, 使固定得到进一步加强, 有效避免了初期或继发性复位丢失。②骨与钢板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并不是维持钢板与螺钉稳定性的原因, 因此骨膜的损伤程度大大降低, 同时对骨内血运的影响也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满足了内固定的微创原则。③无需对钢板进行塑形处理, 降低了对钢板的破坏程度, 使手术变得简单, 容易操作, 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④锁定完成后, 螺钉对屈曲与扭转外力均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使得骨面与钢板无负载。⑤钢板锁定孔包括普通锁定孔与加压孔, 而普通螺丝钉对两者均适用, 充分满足了临床需求。袁展程[6]认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植骨治疗, 效果满意, 对发生骨缺损的部位具有良好的充填效果, 有助于关节面的恢复与骨的复位。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7.1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5%(P<0.05), 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这与袁展程[6]的研究报道相同。吴国明[7]认为, 在手术过程中, 术者具备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与保护折断软组织的意识对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复位操作时需合理选择锁定钢板, 对所有骨折块完成正确的解剖复位后再置入钢板, 根据患者骨缺损情况, 采取合理的植骨措施。

综上所述,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可提高骨折复位优良率,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 对患者早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索南昂秀.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临床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24):68-70.

[2] 林石研.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3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 13(1):26-27.

[3] 王众, 李强, 范顺武, 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9):1798-1799.

[4] 张怀, 朴成东, 孟庆阳, 等.骨水泥及同种异体骨条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3):5315-5316.

[5] 王刚祥, 徐宏宇, 竺湘江, 等.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4):420-421.

[6] 袁展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分析.西部医学, 2012, 24(6):1163-1164.

[7] 吴国明.经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5例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4):94-95.

[收稿日期:2015-10-26]

猜你喜欢
植骨治疗效果
跟骨骨折采用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应用价值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