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友:我想做一辈子好事

2016-02-23 08:55张春燕
晚报文萃 2015年12期
关键词:徐某贫困学生救助

张春燕

他是一名普通乡村教师,每天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是一位热心网络达人,经常以网络为平台扶贫济困。参加工作30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他人的帮助,资助贫困生、照顾孤寡老人、无偿献血……他就是古浪县西靖初级中学教师张福友。2014年,他的家庭被评选为“甘肃省最美家庭”。

1985年,刚参加工作的张福友干劲十足,一心为学生着想。他自办油印小报《春苗》,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学生们的作品常常在报刊上发表,他所带班级学生的升学率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武威市古浪县是国扶贫困县,很多家庭生活困难。如何让贫困学生安心上学,一直是张福友的一桩心事。2006年,张福友和在美国留学的亲戚刘吉成取得联系,共同发起了“一对一、献爱心”贫困学生救助活动。张福友负责收集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落实补助资金的发放,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在校表现,刘吉成负责联系资助人。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生,他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贫困山区收集学生信息,还自费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接通了互联网。他利用寒暑假、双休日,通过互联网联系爱心志愿者,摸排周边贫困对象进行救助。用他妻子刘从英的话说:“他一有空就想着去帮助别人。”

张福友还申请加入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被基金会授予“优秀义工”荣誉称号。多年来,张福友先后从国内外争取救助资金58.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221名,其中有68名学子在他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一笔笔捐款、一批批实物源源不断地通过张福友,送到了贫困学生的手上,温暖着他们的心。他家中的地下室就是爱心物资中转站,不断有爱心人士捐赠衣物进来,之后又被陆续送往需要者的手中。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福友自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的追求和信仰。

学校附近有一段凹凸不平的小路,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张福友就利用节假日,赶着毛驴车拉沙铺路:村里有一位孤寡老人赵奶奶,他经常为她洗衣端饭,干农活,老人去世后,他又帮助老人的儿子至今,这两代人一帮就是40多年;古浪县大靖镇的个体户王树信先后进行了5次开颅手术,病情时好时坏,发病时连家人都不认识,可是每次见到张福友,却能够叫出“张主任”……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在乡亲们的眼中,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大好人。

在张福友家中有6本献血证,详细地记载着他累计献血4800CC的记录。汶川地震时,他既捐款,又义务献血。此后,他每年义务献血两次,从不间断,妻儿在他的带动下,也一起加入了献血的行列。2010年3月,大靖镇大庄村徐某的妻子遭遇车祸急需用血,他用私家车拉着徐某赶到武威取血,但因当时走得急,献血证未带,张福友便毅然伸出右臂再次献血……而这次距离他上次献血,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2013年春,一直身体不适的他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和阵发性心绞痛,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积极加入了“西部爱心公益社”。现在,他又在努力筹划组建“古浪爱心工作站”,联合更多的当地志愿者,把扶贫助困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正是张福友播撒的一粒粒爱心种子,让助人为乐的美德在陇原大地上薪火相传。许多人和他一起高举爱心接力棒,共同开始了爱的传递。每当贫困学生家长流露出感激之情时,张福友总是说:“该感谢的是海外出钱的爱心人士,自己只是穿针引线。与其感谢我,不如告诉孩子们用感恩的心,把爱心接力这件事永远地传递下去。”

(天堂飘雪摘自《现代妇女》2015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徐某贫困学生救助
三次再婚,他把百万诈骗款给了前妻
“笨贼”抢劫银行成搞笑“名场面”
职工工作多久才能享受带薪休假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內地男涉私佔賭資就逮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