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2016-02-24 12:53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壮剧北路壮族

孙 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 崇左 532200)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孙 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 崇左 532200)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的兴衰与发展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壮剧存在曲调单一、观众老龄化、发展缓慢等状况,不利于壮剧的发展与继承。因此,应采取对剧种进行保存、传承人延续、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地方高校资源整合以及社会文化创新等方法来保护和继承壮剧。

广西壮剧;保护;继承;艺术特征

受地方风俗、语言、音乐唱腔以及表演方式等的影响,壮剧主要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大类,这些壮剧广泛流布于广西白色、崇左、南宁,云南文山等地。壮剧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艺术文化,它是集歌、舞、说、杂耍、器乐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同时也是壮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记录壮民族发展历程的活化石。为此,保护和继承研究壮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壮剧的历史发展及艺术特征

壮剧是在壮族人民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壮剧自形成之日起,便是壮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民族戏曲艺术。在早期,壮族人酷爱壮剧,是源于其宗教信仰。壮族人喜爱壮剧,除了被内容所吸引,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壮剧是展现壮族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壮剧的发展过程中,受地域、语言习惯以及各地方民歌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壮剧也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以及表演程式方面也存在一些异同,突显了各地域壮剧的特色。壮剧对其他民间艺术的融合,使其更加的多样化,不仅语言生动,词汇丰富,而且对壮族谚语、比喻、俚语和格言等的使用,更是增添了壮剧的民族性。唱词的押韵方式是壮剧的一大特征,其独特性难以被复刻,都是压腰脚韵,唱起来让人感觉层次鲜明,不会一成不变,婉转起伏、连绵起伏、简中有繁,让人回味。壮剧的内容来源于壮族人民的文化、习俗以及生活,并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听起来倍感情切、更显亲情,这也是壮族人喜爱壮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唱腔的句式变化也是壮剧的一大特征,不论是哪种壮剧,其唱腔的句式基本都是以上下句为基础,通过旋律、节奏、速度、以及板眼等各种变换便形成了各种版式的唱腔。

二、壮剧的现状以及原因

北路壮剧、南路壮剧以及师公戏受所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地域差别的影响,导致它们发展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目前,北路壮剧的流行区域较小,只在壮语北部方言区的桂边土语区广为传唱,并且覆盖地区也只有田林、隆林、西林、凌云、百色、乐业等县,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多达两百余部。但是,经常演绎的却只有二三十部左右,大多都是延续传统的剧目,没有创新,出现了颓势,并且其唱腔大多是传统的曲调,丝毫没有新意,让北路壮剧的发展停滞不前,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观之南路壮剧,虽然剧目数量较多、有所创新并且插有现代剧目,但是传统剧目仍是其演绎重点,所以与北路壮剧的情况一致,观众老龄化,发展缓慢,停滞不前。较之前两种壮剧,师公戏的剧目数量较少,所以传播面积较小。

导致壮剧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有多方面。在自然因素方面,即由于语言以及生存条件的不同,为不同的壮剧进行交流加大了难度,也限制了壮剧的流传,所以壮剧的格局也就不再是统一的,而是形成了分散的局面。在社会因素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的强势冲击,其地位逐渐被现代流行音乐取代,观众对壮剧的欣赏已不复当年。并且壮剧大多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流传,一些传承人已经慢慢老去甚至相继去世,使得壮剧的继承成为一个大问题。在表演方面,其表演水平滞后也让观众流失严重,壮剧大多以传统的表演程式为主,缺少创新与变革。

三、壮剧保护与继承的对策思考

(一)剧种的保存。首先,是对壮剧表演语言的保存。语言是区别地方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一般都会用当地的方言进行表演,也只有这样的剧种才能在外来剧种的冲击下依然受当地人们所认可和喜爱。例如,北路壮剧的表演使用的是田林一带的壮话,属于北壮方言系统,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北路壮剧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采用过粤剧和邕剧的方言,但却没有被认可,发展也受到阻碍。为此,也只有采用北壮方言进行演出,才称得上是北路壮剧。其次,对传统剧目的保存。如北路壮剧的剧目大多是通过艺人间的口传心授获得的,即使有剧本,但保存至今的也是很少,这是因为一些老艺人中还保留着“传戏不传本”的规矩。而且因为参加表演的大多是农民,他们识字不多,很少看剧本,如要上台演出,往往都是老艺人事先给他们讲解剧情,剧本对他们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对壮剧剧本进行整理,依据统一的规格记录是保护壮剧剧目的方法

之一。

(二)传承人的延续。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潮流的不断涌入,让这些原生态的壮剧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失传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很多民间艺人不得不放弃以卖艺为生的行当,开始从事其他的买卖生意。自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民间系列小曲已经逐渐没落、消失,不再被传唱。到现在,除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很少有人会唱壮剧了,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亟需拯救挖掘,才能让壮剧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因此,应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工作环境、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给予传承人保护,并给予传承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在做这些工作之前,应该先将壮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调查清楚,并且为其叙写传记,建立准确的数据库,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并且也要为保护政策以及财力、科教、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壮剧最原生态的传承。

(三)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壮剧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需要靠人来传承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特定的自然及文化生态环境,那么壮剧也就失去了能够给予其依附、存活的载体。因此,在寻找、保护壮剧时,要熟悉掌握当地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方言声韵、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手工艺、民俗活动等,然后对其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对古建筑、历史街道和村落等促进壮剧发展与传承的文物进行保护。因此,对壮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考虑其存在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并对其进行保护,让壮剧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理,走向社会,让壮剧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真正的“活文化”。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只能依靠“口传心授”这个最基本的手段而传承下来,所以,全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在强调“人类口头”遗产保护。应对壮剧范围内“文化生态”的概念、定义及其历史与现状,有着比较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并能作出准确的评估和定位,对壮剧所在当地的特色文化千百年来代代传承的深厚积层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品类分布,做比较科学的论证,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努力把思路重点提高到广大民众对文化生态环境长远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全面需求和高度自觉上来。

(四)地方高校资源的整合。首先,地方高校应开设与壮剧有关的课程,根据壮剧的保护内容以及传承重点对课程进行调整,包括壮剧独特的语言以及所需服装和道具,以及剧本的创作和舞台的设计,为学生学习壮剧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课程能够学习到壮剧的唱腔、表演语言以及形式等;其次,邀请民间的壮剧表演者到学校担任导师,开展教学活动。壮剧是一门民间艺术,而人就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传承者、传播者等,他们对壮剧的语言、声腔、脸谱以及服饰等都进行了传播。所以,壮剧的兴起与他们息息相关,邀请他们来作为教学者,主要是因为只依靠专业教师的力量是无法胜任教学任务,也不能让同学们对壮剧有直观的感受,而民间艺人的引入不仅让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壮剧并掌握它,而且也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真正爱上壮剧。通过民间艺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对学生们交流,让同学们认识到壮剧的精髓。

当然,教学方法对壮剧的传承也很重要,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是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确实民族生活的升华,是超越了生活本身的存在,壮剧文化形式多样,而且特色鲜明,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事项之一,根据壮剧可观、可听、可感的表现形式,壮剧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法,例如,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在数字化的今天,生活中处处充斥着数字化,因此,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壮剧的相关内容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让底蕴丰厚、晦涩难懂的壮剧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感受也更直观,也易于观众理解接受。或者是进行课堂模拟表演,即情景演绎,也可以邀请壮剧的民间剧团、研究壮剧的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团体到校进行演出或者讲座,让壮剧发扬光大。

(五)社会文化的创新。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除了能够让当地的特色文化得以传承,还有一个目标,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不让其落后于时代而遭遗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进行改造、创新,让其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在对其进行创作是,结合时代特点及背景,先进行理论研究,让其涅槃重生,获得新的生命力。虽然壮剧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但是在创作中却形成了自己无法被复刻的风格和艺术特点,所以,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和探讨,才能加强引导、提高壮剧创作的质量及品味。同时,还需要通过文化馆、站举办民歌创作培训班,邀请极具创作经验的民间老歌手、艺人讲授创作、演唱经验和知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壮剧创作队伍。以老带新,启发他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年轻认得创作兴趣。

[1]潘丽江.浅析传承人在富宁壮剧发展和传承中的作用[J].文山学院院报,2013(4).

[2]杨莉菁.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师范大学报,2008.

[3]韦玉林.广西壮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J].时代教育,2013(5).

[4]顾乐真.广西戏剧史论稿[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J825

A

1007-0125(2016)12-0014-02

孙 婷(1979-),女,山东青岛人,博士学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声乐研究、民族音乐研究。

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名称:《广西壮剧状况调查与发展策略》。项目编号:2016BS003。

猜你喜欢
壮剧北路壮族
新编北路梆子现代戏《段家湾》成功首演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英文提要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城中北路系杆拱桥吊装施工工艺
壮剧来啦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