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艺术的梦想去远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近年发展纪实

2016-02-24 08:55冯晓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徐敏兵团日报
杂技与魔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天鹅湖杂技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冯晓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徐敏(兵团日报)

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提供

带着艺术的梦想去远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近年发展纪实

文/冯晓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徐敏(兵团日报)

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提供

杂技《春之祭——女子造型》

近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的《天鹅湖——男子倒立技巧》《向太阳——绳技》节目屡屡在国内外赛场斩获金奖,活跃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上,就像一位来自西域的“剑客”,拔剑出鞘,用优秀的作品、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表演征服了各地评委和观众,每到一处,无不刮起一阵兵团杂技旋风。

一、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杂技《向太阳——绳技》

2016年5月26日、27日,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兵团专题文艺晚会的舞台上,兵团杂技团带来的杂技《向太阳——绳技》以惊险、刺激、完美的表演,数次获得观众的掌声。这个节目自演出以来究竟收获过多少掌声,演员们自己也已经记不清楚了,比较近的是今年3月,在第9届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际马戏节上观众给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继第17届意大利拉蒂纳国际马戏节上《向太阳——绳技》《天鹅湖——男子倒立技巧》双双斩获金奖之后,在第9届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际马戏节上,由李西宁导演编导的这两个节目,与来自俄罗斯、意大利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节目同场竞技,再次获得评委和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双双获得了金奖。

《天鹅湖——男子倒立技巧》是在2014年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获得“黄鹤金奖”的节目《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柴可夫斯基著名的《天鹅湖》配乐,将芭蕾舞的舞蹈元素结合其中,衬托男子群顶的各项高难度技巧,带给评委和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和美的享受。比赛现场,很多观众伸出大拇指,用中文连连说“好”,观众被中国杂技的魅力所吸引,被中国杂技所折服。

兵团杂技在莫斯科和意大利赛场的良好表现,已受到国际演出商的热捧。目前《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天鹅湖——男子倒立技巧》《向太阳——绳技》三个节目,已分别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签订2016年至2018年赴德国斯图加特、阿姆斯特丹皇家卡雷剧院和瑞士科尼马戏团的演出合同,兵团杂技团的表演正逐步走向世界杂技舞台的中心。

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兵团杂技团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除了在单个节目的创演上取得成功外,在现实题材杂技剧创演方面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上演的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兵团的现实题材为素材,以兵团人火热的战斗生活为场景,以兵团先进人物,兵团第十师185团职工马军武夫妇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大型杂技剧。该剧运用传统杂技表达宏大主题思想,探索了杂技的叙事功能,再现兵团人肩负神圣使命,战天斗地、艰苦卓绝,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动人画面,传递了崇尚理想、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奏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呈现新疆独特美丽的西域风情,展示兵团特有的杂技文化。

该剧一经上演就获得观众和专家好评,曾代表兵团参加了新加坡“春城洋溢华夏情”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15“相约北京”的展演以及多地巡演。曾于2014年荣获兵团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新疆兵团绿洲文艺奖——作品奖和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文艺奖”——作品奖。

《天鹅湖——男子造型》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

赴巴基斯坦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赴新加坡参加“欢乐春节”演出

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二、 当好对外文化交流的排头兵

近年来,兵团杂技团在兵团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较好地服务兵团大外宣的整体格局。

继2014年被文化部派赴新加坡参加“欢乐春节”后,2015年又承担了赴泰国和巴基斯坦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的任务。尤其是2015年9月国庆前赴巴基斯坦的演出,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每个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身兼数职,一个人承担多项工作,保证了当晚国庆招待会和大使官邸两场演出的圆满成功,受到千余嘉宾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也参加了当晚的活动并观看了演出,他不光连连称赞,演出结束后,还亲切接见了演员并合影留念。

在30日下午巴基斯坦国家发展委员会组织的为伊斯兰堡市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中资机构、华人华侨演出中,400人的剧场容纳了超过600位观众,剧场门口仍有许多观众等待进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随演出团一同到巴基斯坦的兵团外宣资料及外宣品也被一抢而空。巴基斯坦的观众由此更多地认识了兵团,欣赏到兵团杂技艺术的魅力。

三、“送欢乐 下基层”增进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近两年,兵团杂技团坚持文艺为基层服务的方向,经常下基层慰问演出,已分别赴一师、二师、四师、五师、六师、九师、十师、十三师、十四师为兵团团场举办了慰问职工的演出活动,演出的足迹北到十师185团桑德克哨所,南到和田的皮山农场。仅2015年,该团慰问演出就达80余场,观众数万余人。

艺术工作者到群众中去,一是服务广大职工,让群众分享兵团杂技艺术发展成果;二是接受基层职工对艺术发展成果的检验,使演员有一次向基层群众学习的好机会,演员们通过向基层先进人物学习以净化心灵和在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完成艺术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在兵团第一师的托喀依乡,90%以上的村民是少数民族。得知杂技团要来演出,一大早村民们就身着节日盛装围坐在演出场地四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一丝不苟地完成的每一个动作都给当地群众带去了惊喜和欢乐。这也是托喀依乡的村民们第一次看到杂技表演。一位坐着轮椅的106岁维吾尔族老大爷带头鼓掌并用维吾尔语连说“亚克西”“亚克西”……演出结束后,一些农民还在家里做抓饭,热情地把小演员们请到家里去做客。

2015年,兵团杂技团还响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暨“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活动号召,积极赴南疆麦盖提县慰问演出,受到自治区文联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2016年,兵团杂技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 下基层”在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慰问演出,到西陲第一哨斯姆哈纳哨所慰问了边防官兵。

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民族团结、军民团结,促进兵地融合,潜移默化地发挥兵团引领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

兵团杂技团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针对兵团杂技团青年人多、民族演员多等特点,以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举办法律常识讲座,支持并鼓励在青年中开展讲团结、讲大局、守纪律、讲原则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也常利用演出间隙,组织大家到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纪念英烈活动,到军垦博物馆、将军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使青年演员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青年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一系列的活动,引导青年职工树立以团为家的思想,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人才培养是根本,艺术创新是保障。兵团杂技团将继续发挥好杂技无语言障碍、凭高难技巧感人的艺术优势,继续创作精品节目到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继续开展好“送欢乐 下基层”活动,以更多更好的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群众。■

在斯姆哈纳哨所慰问边防官兵

猜你喜欢
天鹅湖杂技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一起去天鹅湖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荣成“天鹅湖”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