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杂推出又一部力作
——看杂技剧《破晓》有感

2016-02-24 08:55王大民聊城市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卫生员全剧蓝军

文/王大民(聊城市杂技团)

图/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提供

战杂推出又一部力作
——看杂技剧《破晓》有感

文/王大民(聊城市杂技团)

图/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提供

2016年5月1日,收到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寄来由李亚萍团长编导的杂技剧新作《破晓》的光盘。我认真地看了,感受是震撼、惊喜、感动。本剧主题新锐,内涵深刻,情节跌宕,视角独特。编导用细腻的杂技肢体语言,诚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特种兵队长、红军女卫生员和小战士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军人形象。是一幅全景式展现中国特种兵生活、训练、军演、成长的画卷。《破晓》的许多创新与亮点,令人惊喜和感动。

一、杂技艺术开口说了话

杂技艺术一直在无声世界演绎自己的技巧,用以传递交流思想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为了适应观众审美的需要,在创新中融入舞蹈、音乐、武术等其他姊妹艺术之长,华丽转身成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表演艺术,涌现出意境杂技、主题杂技、杂技剧。但由于杂技本身不能发声,在演绎深层次主题、刻画人物思想情感、矛盾冲突等诸多方面,呈现先天不足的局限性,这是杂技编导一直困惑和思考改革的瓶颈与心结。可喜的是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演的现代军旅杂技剧《破晓》,大胆地把话剧艺术擅长叙事表意之美,如对话、独白、画外音等糅进杂技,用语言讲述故事,让技巧来演绎细节,可谓珠联璧合、美美共与。

传统杂技与“剧”结缘,使杂技剧表意如鱼得水,能产生全新的叙事功能,成为更大更美的综合艺术。

杂技艺术开口说话,这是对传统杂技的颠覆,是杂技艺术的创新。杂技剧《破晓》最大的特色,就是为中国杂技剧开口说话开了先河。这是《破晓》剧给我的最大惊喜。

二、回忆与憧憬,讲述故事

《破晓》讲述发生在中国南海的一场军事演习。用杂技表现当代军旅题材本身对编导和演员就是一个挑战。令人惊异的是《破晓》不但生动成功地讲述了这场军演,还讲述了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在战争年代这片海域上,一名年轻的红军女卫生员和一位小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包围,为大部队送情报的故事。作为该剧的辅线一直贯穿全剧始终,与剧中主线相互渗透、相互撞击、相互映衬,起到烘托人物、强化主题的作用。在同一舞台上,穿越时空;展现两个时代、两组人物、两组背景,反映两代革命军人,为了赢得战争胜利奉献自己生命的主题。故事讲述得有声有色,催人泪下。

幕启,红方军登陆遭到蓝方军的伏击,只有一名90后特种兵在战友掩护下冲出包围。他精疲力尽、伤痕累累摔倒在地上。他想放弃,此时,特种兵队长在他身后出现,几句放弃与坚持简单的对话后队长询问他:“还记得我给你讲的那个故事吗?”随后队长化出,“那个故事”打开了90后特种兵回忆往事的闸门——舞台追光灯下一名负伤的女卫生员和一位小战士一前一后奔跑入场,即此两个故事交错演进。也是“那个故事”,使观众很快入戏,看懂了那个女卫生员和小战士是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这得益于对话的融入,否则,在现代军演中突然出现一名红军女战士和一位小战士在疾跑,必使观众产生疑惑。

再如在90后特种兵潜入蓝军通讯枢纽的路上,用烧红的匕首治疗自己的腿伤。此时,他回忆起战争时代,一位小战士用刀给一名女卫生员疗伤的故事——

舞台上小战士用刀挖出女卫生员身上的子弹,她在疼痛中昏厥,出现了幻觉——舞台后场升起一对圣洁如天使的少男少女,开始了杂技《对手技巧》演绎。那超凡脱俗的造型,律动似两朵白云,相偎似一对白色的天鹅,这是生命与爱的交响曲,也是军人圣洁的梦。这梦牵引着二人的思绪,燃起心中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故事中的故事在继续延伸——女卫生员知道小战士的最爱,鼓励他冲出去,许诺打完仗送他一辆自行车。话语落地,舞台后场月光下朦朦胧胧有一辆自行车闪过,继后一辆一辆闪过......灯光转明,骑车人相继登场,表演各种《车技》技巧。随着憧憬的展开,引申出《草帽》《嘉年华》,伴着轻松欢快的圆舞曲,这里生活没有痛苦,充满阳光欢乐。韵律之美、动律之美让观众心醉,真想上台共舞一曲。

令观者击节的是,编导匠心独运,在全剧结尾时,把跨越时空、两代军人成长的经历和悲壮故事,用一个画面有条不紊、从容自如、完整清楚地讲完。那画面是女卫生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她为了小战士赢得送情报时间,引敌追杀牺牲的悲壮形象。舞台的左右两侧,同时疾跑着小战士和特种兵。小战士疾跑是为了给大部队送情报;特种兵疾跑是因潜入蓝军破坏通讯枢纽被追杀,他身负重伤,仍在顽强突围……此时,鲜红的太阳冲出海面,映红了女卫生员的额颜,也映红了特种兵坚毅的面孔。大幕徐徐合拢,留给观众的是震撼、感动、启迪与思考......

《破晓》的成功,佐证了杂技不仅可以讲故事,还能讲故事中的故事,这是给我的第二个惊喜和感动。

三、叙事表意,不忘杂技本体

《破晓》虽然融入话剧对话、内心独白、画外音等元素,但不忘杂技本体,这是难能可贵的。认真梳理全剧内容,可以看清每个情节都是用杂技肢体语言叙事表意,对话、独白在剧中起到的是“酵母”和“粘合剂”的作用。

序幕红方军乘冲锋舟登陆,这里用杂技《大摇环》展示;登陆后遭蓝军伏击,采用杂技的翻、滚、叠、钻等技巧极真实地展示搏斗。90后特种兵单身突围,回忆起那生龙活虎、惊人心魄的训练场,是用《跑酷》《抖轿子》《抖杠》《钻圏》等杂技的高难技巧,重现训练的刻苦和高难艰险,与剧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倒立技巧》

《抖杠》

第二场,特种兵探索到蓝军雷达阵地,高高的雷达塔架能升能降、四面八方转换,是用杂技《倒立技巧》演绎的。演员把“顶”的绝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感到他就是雷达的一个组成部件,是巧夺天工的糅合。当特种兵不慎被蓝军女兵击倒,那一瞬间他回忆起在训练场出糗的往事,引申出《滚环》的各种技巧比赛。

第三场,通过《对手技巧》表现梦境世界,用超越人体肢能极限的语言,表述情感之声、灵魂之语和对生命的崇高赞美。其后是女卫生员和小战士憧憬美好的明天生活,延伸出杂技《车技》《草帽》《嘉年华》,展示的是欢乐与浪漫。

第四场,特种兵成功突破蓝军警戒,潜入蓝军枢纽,一系列的突破、格斗、惊心动魄的对抗,是用《弹皮子》《爬杆》《蹦床》《滑锁》演绎的。这些演绎与剧情的发展配合得合情合理,杂技高难技巧的展现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惊心动魄、险象环生、悬念不断、扣人心弦。

从梳理全剧脉络可看出,杂技在全剧中的度和位置是不容置疑的。其它文化元素的注入,都是为杂技叙事表意服务,使杂技更加完美成熟。

概而言之,寓技于情,寄技与景,话技交融,迁想妙得,吸取其它艺术之长,又不忘杂技的底根,是《破晓》杂技剧一大特色。我相信,《破晓》是“战杂”继《天鹅湖》《生命·阳光》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

猜你喜欢
卫生员全剧蓝军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你不懂“蓝军”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无缝救援系统中基层卫生员的工作要求、流程及培训
看见校园霸凌
新蓝军,新气象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基层医院卫生员对优质护理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最美劳动者之家庭卫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