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杂技艺术

2016-02-24 08:55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杂技与魔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杂技团体

文/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图/作者提供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杂技艺术

文/李丹(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图/作者提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因素渗透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文艺界也无一例外地进行着体制的改革,全国各地的杂技团体陆续开始了体制转型,由原来的事业体制改制为企业体制。一些虽然没有改称某某公司的杂技表演团体,也都先后面向市场,靠自身的演出去获得效益和社会的认可。转企改制后的杂技表演团体陆续解除了与政府依附关系,成为文艺市场的独立经营实体。至此,杂技表演团体进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杂技创作及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模式实行管理和经营的市场化新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杂技艺术遇到什么情况呢?

一、助推杂技走向市场

杂技艺术从计划经济时代更多地是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境地中摆脱出来,还原为一种纯粹的杂技本体的艺术。从过去的忽视经济效益,转变为重视经济效益,重视市场需求。杂技艺术的这种转变,是“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强有力助推的结果。

对于杂技观众来说,其审美趣味逐渐趋于消费性,大多数人从原先对杂技艺术纯粹的审美欣赏,改变为只是通过对杂技的享受,回味过往生活的美好。在纷繁紧张的日常生活中,观众往往以剧场和杂技为媒介,去寻找艺术的消遣功能。观众对杂技这种新的态度,表明杂技艺术也是市场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中的一种而已。杂技艺术为了适应观众的这种群体性心理变化,许多方面要屈从于市场的要求,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

杂技艺术表演团体是以演出为其基本活动的,演出既是艺术创作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具体体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技艺术走向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时代的选择。在当时的环境下,“走市场”其实是杂技艺术争取自身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到90年代中期以后,杂技才慢慢开启了艺术市场化的实践,如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等具有商业竞争力的演出形式纷纷出现。但是演出市场的日渐萎缩和萧条一直困扰着杂技艺术的发展。

走向市场,就要研究市场,这一点已经成为杂技人的共识。如武汉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这些年根据观众对于艺术欣赏的变化,打造了几台不同风格的主题晚会,《英雄天地间》《梦幻九歌》《海盗》《秘境奇光》等。而近几年来,他们又发现如今观众更喜欢看杂技节目中含有较多高科技的综合艺术。

杂技剧《英雄天地间》

杂技剧《海盗》

杂技艺术生产的根本任务是要创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杂技艺术要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因此,杂技艺术生产方式应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而促进杂技艺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杂技艺术生产在开发项目、生产产品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盲目生产只能造成损失。杂技艺术生产必须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成本的核算,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双效益。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杂技走出自身的象牙塔,更多地与市场和消费者沟通交流,只有在市场的竞争和选择下,杂技的源泉才不会枯竭,杂技创作的灵感才能持续迸发。

杂技剧《梦幻九歌》

二、凸显杂技商品属性

杂技艺术的商品属性,与一般物质商品相比,其形态要复杂、难于把握得多。杂技艺术即使在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时期,也常常会以非商品的面目出现。

杂技艺术有着与一般商品共同的表现形式。第一,杂技作为艺术劳动的成果,总要体现为某种物质形式。作为哲学意义上认知手段的艺术,是一种观念和理论上的、空泛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无法拿它去跟别的产品进行交换,也就不能把它当成商品。但是,杂技艺术总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节目)体现出来。杂技的这种物质体现形式,同时也构成了其作为商品的基础,产生了交换的可能性。第二,杂技艺术主要是用来让人们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调整情绪、恢复与蓄积新的劳动势能的,因此具有使用价值。杂技艺术的使用价值体现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精神方面的需要,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快慰。杂技的有用性,使它具有了与其它商品交换的基础。第三,杂技艺术的价值,是其表演过程即艺术劳动在产品中的凝结,是凝结在产品中的艺术创造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创意、选材、构思、提炼、塑造、结构、技巧等。这种掩蔽于节目背后的艺术劳动,既是杂技艺术作为商品的实质内容,也是其参与市场交换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杂技艺术商品化属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使杂技从业者不得不首先考虑生存问题。面对市场,他们将自己的艺术特长作为换取生活物资的有效手段,把各自业务工作延伸为有偿服务,利用杂技艺术的强项和优势进行创收。这样做的结果使杂技从立意到创作再到表演都更加侧重市场需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服务于政治需要。

杂技商品属性的凸显,是当今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但我们必须牢记的是:承认杂技的商品属性,并不等于否认杂技的艺术价值和作用。

三、激活杂技表演团体用人机制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杂技表演团体转企改制后,全面实施以双向选择为基本特征的聘用制,实行艺术人才的自由流动,这是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必然反映。而这种人才的自由流动,又要求艺术人员的身份必须是自由职业者。艺术人员成为自由职业者应具备的条件:必须持有艺术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必须参加社会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必须具有履行合同的行为能力;没有与任何单位建立任何的行政关系,是独立担负法律责任的责任人。

具备以上条件的艺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杂技艺术团体、剧组或艺术经纪人。一经建立这种契约关系,双方按照《合同法》《劳动法》等有关规定,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艺术人员在合同期内,不再与任何单位和个人签订劳动性质的合同。当然,按照艺术规律,为保持整体艺术水平和质量,有的杂技艺术团体必须实行相对稳定的“班底制”,签约的期限可能相对较长。

杂技艺术的人才流动不一定是坏事,特别是不转行的人才流动有时利大于弊。对演员个人来说,流动意味着自身发展状况极有可能获得优化。即使对行业来说,那种不转行的流动也可以使行业人才资源重新得到优化配置。在杂技表演团体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经营承包责任制、全员聘用制、工资风险抵押制、经费总额包干制,以及试行名演员领衔主演制、文艺经纪人制和有组织地把“走穴”从地下引到地上,实行结构工资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多种用人方式,千方百计地搞活内部运行机制,使他们自由地进入文艺市场并在其中求生存、图发展。按照更为合理的方式整合起来的人才资源,能够使杂技艺术创造出更高的效率,收获更大的效益。(待续)■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杂技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杂技表演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安全行驶千万不能儿戏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