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保体系需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2016-02-24 15:07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卢布非洲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月2日)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还存在诸多缺失。一方面,以往形成的重经济保障轻服务保障、重政府包办轻责任分担、重局部改革轻统筹推进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几乎每个社会保障项目都面临优化结构、厘清责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等紧迫问题。另一方面,现行制度体系并不完整,亟需健全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公平性和运行效率,合理分担保障责任。

因此,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巩固普惠性,包括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法定保障对象应保尽保。二是全面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推进制度整合、重塑筹资机制、提高统筹层次,真正实现多层次发展;基本养老保险最好采取现收现付制,如果维持个人账户则不宜采取大账户,但可以考虑选择名义账户制;适应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等。三是完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四是全面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包括不断提升教育福利水平,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面向残疾人、儿童的福利事业。

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仍任重道远

美国兰德公司《中国治理空气污染的努力与不足》(1月18日)

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中央和地方均拿出了各自的行动方案。但是,中国在治理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许多小型工业锅炉尚未安装污染控制设备,而大型火力发电站没有正确操作其污染控制部件。三个主要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

第一,违规行为很难被发现,尤其是对小型污染源而言。成百上千的小型工业锅炉为中国的建筑供电供暖,要监督它们的排放几乎不可能。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命令关闭它们,但其巨大的基数使得执行这一措施非常困难。

第二,收集准确污染数据的全国系统尚未建立,国家欠缺准确跟踪小型工业锅炉、煤矿和其他工业活动的能力。但是中国收集更好的数据、纠正历史数据并推进数据分享透明化的努力值得肯定。

第三,违反环境法规的成本太低。目前中国空气污染的受害者几乎不会得到赔偿,但是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例如,为了促进环境污染监管的公众参与,中国环保部2014年出台新法规,赋予非政府团体参与调查污染案例的权利。在新法规下,仅2015年前7个月,政府对污染企业的日常罚款就多于2.82亿元人民币。

尽快根治空气污染问题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即便目前遇到问题,中国仍有足够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解决之。

唱衰中国经济仍为时过早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的经济增长依旧令世界羡慕》(1月21日)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唱衰中国经济仍然为时过早。中国经济放缓有很多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和转型自然且必需的过程。大量市场参与者过于看重中国的制造业指标,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经济临近崩溃。此外,中国股市在新年伊始的动荡不能为中国经济2016年走势提供什么信息,因为中国股市价格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在一直以来都很弱。

中国这些进行中的变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间接影响,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进口其产品的国家。由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显著下降,许多国家仍指望中国购买其产品。其中,巴西、澳大利亚和韩国等主要经济体,每年销往中国的产品占其出口的1/4。如果中国公司与消费者受低迷景气影响选择降低海外进口产品消费,那么这些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将受影响。然而,美国每年只有7%-8%的商品出口中国,因此这对美国影响不大。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6非洲观察:加强农业投资势在必行》(1月22日)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新兴市场复苏乏力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然而,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长预计为4.2%,相较2015年要高出0.8个百分点。振兴有活力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优先选项。

非洲农业正处在转型的节点上,一系列数据引人瞩目:农业是非洲人主要的食物和收入来源,为非洲大陆提供了60%的工作岗位;未来15年,该地区的粮食生产需增加60%才能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非洲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不断扩大,预计在2030年能达到1万亿美元的市值。

此外,非洲大陆发展农业潜力广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2万亿公顷土地尚未开垦;而且非洲只使用了2%的可再生水资源,全球平均水平是5%。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对农业领域的战略投资能启动良性增长循环。

非洲应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呢?首先,非洲农民需要新技术(更高产、更抗灾的农作物品种等)来增加产量;其次,非洲农民需要更多电力、灌溉和更好的基础设施,让他们能与获利丰厚的地区食品市场相联;再次,要推出不歧视农业部门的务实政策,例如解除对女性的种种限制(土地所有权、信贷权利等),因为她们是非洲食品生产的主力。

俄罗斯经济状况尚在政府掌握中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卢布跌至新低,是好是坏?》(1月20日)

近日来,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跌破80大关,但情况仍在莫斯科掌握中。由于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对石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产品征税,卢布对美元汇率下跌后,政府能从出口产品的税收中收获更多卢布,以平衡财政支出。换言之,卢布贬值有助于政府抵消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财政预算带来的负面作用。

但是,在国家经济生活层面,情况不见得太好。首先,卢布下跌导致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抬高通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其次,俄银行系统受到本币贬值拖累。很多俄罗斯银行背负着欧元和美元债务。随着卢布贬值,相较两年前,银行需多支付一倍的卢布偿还外币债务。最后,企业也面临与银行一样的危机。

如果卢布继续下跌,俄银行很可能破产。为此,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在过去一年半中,政府清理了一批管理不善的银行;俄央行还向其他银行提供长期美元计价贷款助其向客户提供外币借贷业务。

严峻的经济形势折射到俄罗斯外交政策上,表现为两种不同的预测:要么俄会采取更为冒险的外交战略转移国内经济矛盾;要么低油价和财政压力会迫使俄削减军事开支并寻求与西方改善关系。

猜你喜欢
卢布非洲经济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