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古今人表》的理想人格论

2016-02-25 22:37杨海文
江汉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孟子

杨海文

摘要:仁智对举是先秦两汉的儒学史传统,孟子、班固则是把仁、智与圣结合起来并予以理想人格建构的突出代表。“仁且智”理念是孟子对理想人格所做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模式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所用的史学标准,两者具有前后相承、截断众流的儒学史关联。孟子对于性善论与“仁且智”的结合,显示了哲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卓识”一面;班固对于人性论与“圣-仁-智”的拆分,展现了史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常识”一面。新时代的“古今人表”必应是既道德、又科学的,是让人堂堂正正地站起来的“仁且智”。

关键词:《孟子》;《古今人表》;仁且智;圣-仁智;理想人格论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1-0043-06

孟子论理想人格,乃藉由三辨以敞开三性。亦即通过人禽之辨、心性之辨、性命之辨,进而凸显人类相对于禽兽的绝对优越性、我相对于圣人的普遍平等性、道德实践主体相对于天命之天的相对局限性。归结起来,孟子的理想人格论以“仁且智”(3·2、4·9)为母题:它既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内在根据,更是理想人格的哲学界定。“仁且智”的理想人格是孟子全面展开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原点,这一哲学理念能够得到思想史的验证吗?换句话说,假定“仰包亿载,旁贯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的《汉书》卷20《古今人表》(以下简称《古今人表》)是对孟子“仁且智”理念的强力支援,那么,由此回溯先秦两汉思想史,这一理念的历史演进可以清晰地洞见吗?我们以“仁且智”为经、以《古今人表》为纬的孟学史考察,还能为现代人培育理想人格提供裨益吗?

一、仁智对举:一种儒学史传统

班固的《古今人表》把上古传说时代至秦朝的近两千位人物分为九等: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⑤。其中,前三等人数虽少,却是整个九等的标杆:并因其“圣一仁—智”模式,而与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论密切相连。

《古今人表序》仅300多字(包括标点符号),重点又是引用《论语》书中孔子的话:“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6·30)“未知;——焉得仁?”(5·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6·2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颜师古注云:“凡引此者,盖班氏自述所表先圣后仁及智愚之次,皆依于孔子者也。”

孔子之外,班固论理想人格的“圣-仁-智”模式,是否也受过孟子的影响呢?《汉书古今人表疏证》引梁玉绳曰:“滕文公惟见《孟子》。”“公孙丑惟见《孟子》。”可证班固读过《孟子》。《古今人表》把孟子当作上中等仁人,又列滕文公为上下等智人,列魏惠王(梁惠王)、齐宣王为中下等,可知班固对孟子评价极高,而且能够同情地理解孟子的王道政治学。班固熟悉孔子说过的“圣”、“仁”、“智”等概念,所以他心领神会于《孟子》说的“仁且智,夫子既圣矣”(3·2)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古今人表》列孙卿(荀子)为上中等仁人。《荀子》时常仁知对举,也有多处“既知且仁”的论述,足以对班固的“圣-仁-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现将《荀子》的部分论述抄录如下:

[1]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子道》)

[2]是故穷则必有名,达则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和平,志意广大,行义塞于天地之间,仁知之极也。夫是之谓圣人。(《君道》)

[3]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子道》)

[4]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君道》)

考诸《春秋繁露》,《仁义法》、《必仁且智》两文前后连在一起。清代学者苏舆有云:“前篇以仁配义,以体言。此篇以仁配智,以用言。”《必仁且智》指出: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狷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董仲舒对举仁智,渊源于《论语》。上述引文被省略的部分就有一句“《论》之所谓不知人也者”,《论》即《论语》。《春秋繁露·实性》说过“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但《必仁且智》是否跟《孟子》有直接的关系,有待考证。《荀子集解》引刘向《孙卿书录》:“至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又引胡元仪《郇卿列传考异》:“刘向云:‘董仲舒作书美郇卿。案《汉书·艺文志》:‘董仲舒百二十篇。今惟存《春秋繁露》八十二篇,复多残阙,不见美郇卿之文,其逸久矣。”此事可证“必仁且智”思想密切关联着荀子说过的“既知且仁”。

董仲舒前汉,班固后汉,《汉书》卷56为《董仲舒传》,班固的“圣-仁-智”模式受过《春秋繁露·必仁且智》的影响,当无疑问。

《汉书》卷30为《艺文志》。班固写《艺文志》,乃以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底本。刘向是西汉末年人,还著有《列女传》。该书卷3为《仁智传》,表彰了15位女性;卷8《续列女传》又增加了4位。《列女传小序》介绍《仁智传》有云:“惟若仁智,豫识难易。原度天道,祸福所移。归义从安,危险必避。专专小心,永惧匪懈。夫人省兹,荣名必利。”《列女传·仁智传》以仁智评女性,《古今人表》以圣-仁-智评上等人,皆品藻人物,刘向极有可能也对班固产生过影响。

另外,以下传世文献亦仁智对举,甚至提出了“仁且智”的说法:

[1]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管子·枢言》引管子语)

[2]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智也。(《国语·鲁语上》引展禽语)

[3]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燕三》引燕王语)

[4]语曰:“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战国策·燕三》引燕王语)

出土文献中,仁智对举同样屡见不鲜。譬如,郭店简、马王堆帛书都有《五行》篇,两者有段论仁智的文字极其相似:

不仁,思不能清。不智,思不能长。不仁不智,未见君子,忧心不能慑慑;既见君子,心不能悦。“亦既见之,亦既观之,我心则口”,此之谓口。口仁,思不能清。不圣,思不能轻。不仁不圣,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既见君子,心不能降。(郭店筒《五行》)

不仁,思不能晴(精);不知(智),思不能长。不仁不知(智)。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口口口口口不能则口能说(悦)。《诗》曰:“末见君子,忧心役役(慑慑)。亦既见之,亦既钩(觏)之,我[心]则说(悦)。”此[言]仁之思也晴(精)。

[不仁,思不能]晴(精),[不圣,思]不能轻。不仁不圣。未见君子,忧心口口口口既见君子,口口口口(马王堆帛书《五行》经5)

从《论语》、《孟子》、《荀子》、《春秋繁露》、《列女传》以及《管子》、《国语》、《战国策》这些传世文献到郭店简、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文献,皆对举仁智;不少儒家文献还在圣的前提下依次排位仁、智。《老子》第19章则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表明先秦两汉儒学史扬弃并超越了老、庄的“绝圣弃智”论,且以圣人为理想人格,认为仁智对于这一理想人格的形成与成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古今人表》就把老子列为中上等、严周(庄子)列为中下等,老、庄的地位明显不如孔、孟、荀。

《战国策·燕三》引“语日”,刘起钎认为:先秦文献常用某种特用称法引述《尚书》,如《荀子》《战国策》所引,大多像格言、谚语,而不是官员们的政治讲话;它们亦为伪古文袭用,可以视同《书》类,归为逸《书》。如果此论成立,这一做法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诗》、《书》文化。客观地说,《古今人表》的“圣-仁-智”模式是此前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儒学史传统的折射与结晶。

二、孟子的“卓识”与班固的“常识”

王充与班固生活于东汉的同一个时期。《论衡》卷9有《问孔》,卷10有《刺孟》,可知王充熟读过《论语》《孟子》。卷26有《知实》,其中有两段话几近照抄《孟子》,前一段见《公孙丑下》第9章(4·9),后一段见《公孙丑上》第2章(3·2),《孟子》两次称道“仁且智”也恰恰出现于这两章。且看《知实》的原文:

陈贾问于孟子曰:“周公何人也?”曰:“圣人。”“使管叔监殷,管叔畔也。二者有诸?”曰:“然。”“周公知其畔而使?不知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也,不亦宜乎?”孟子,实事之人也,言周公之圣,处其下,不能知管叔之畔。圣人不能先知,十六也。

贤可学为,劳佚殊,故贤圣之号,仁智共之。子贡问于孔子:“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餍,而教不倦。”子贡曰:“学不餍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孔子既圣矣。”由此言之,仁智之人,可谓圣矣。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

王充何以如此重视《孟子》?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云:“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迄今诸经通义,得引《孟子》以明事,谓之博文。”笔者曾对《孟子》传记博士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它历经西汉文、景、武三朝,最多存在43年。亦即从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36年;最少存在21年,亦即从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136年;折中而论,大约存在30年。传记博士是对《五经》博士的辅翼与补充。《孟子》之为传记博士,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对两汉经学史及思想史产生过应有的影响,并证明孟子其时的地位高于荀子。王充重视孟子,乃时代使然;班固从《孟子》那里汲取“仁且智”的理论智慧,亦是时代使然。

仁智对举是先秦两汉的儒学史传统,孟子、班固则是把仁、智与圣结合起来并予以理想人格建构的突出代表。“仁且智”理念是孟子对理想人格所做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模式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所用的史学标准,两者具有前后相承、截断众流的儒学史关联。所谓前后相承,是说《孟子》乃源,盖因孔子并未明确把“仁且智”当作理想人格(圣人)的现实与实现;《古今人表》乃流,盖因“圣-仁-智”模式实则渊源于孟子的“仁且智”理念。所谓截断众流,是说《孟子》的“仁且智”理念以哲学方式、《古今人表》的“圣-仁-智”模式以史学方式,为后人探寻并践履理想人格确立了理、事(有理有事、即理即事)的双重视角。“前后相承”讲源流,“截断众流”讲影响,仿佛孟子早就写过《古今人表》,班固正写的就是《孟子》。

尽管如此,班固的人性论却又不同于孟子。300多字的《古今人表序》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引孔子的话。另一个就是谈人性论,并用“传曰”来起承转合:

传曰:譬如尧舜,禹、稷、离与之为善则行,鲧、谌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

孟门弟子公都子陈述过“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性善”等四种不同的人性论(11·6)。《古今人表》所持的人性论类似于“有性善,有性不善”,更是直接以孔子说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作为理论基础。“传曰”云云,证明《论语》当时屈居传记之列。《古今人表》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类,还与董仲舒、扬雄的人性论有关。《春秋繁露·实性》明确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法言·修身》则提出“性善恶混”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

班固对于人性论的系统表述,见《白虎通》卷8《性情》:

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决》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右总论性情”条)

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六情者,何谓也?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所以扶成五性。性所以五,情所以六何?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乐动声仪》曰:“官有六府,人有五藏。”(“右论五性六情”条)

仁、义、礼、智、信为五性,喜、怒、哀、乐、爱、恶为六情。人禀阴、阳二气而生,所以内怀五性、六情。情生于阴,性生于阳,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所以情有利欲,性有仁义。阴、阳的消长实则贪、仁的博弈,所以人有上智、中人、下愚之分。《论衡-本性》云:“董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情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日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班固的《情性》实乃出自董仲舒的同名佚文。

牟宗三认为正宗儒家的心性论有两路:“一、自老传统天命天道的观念,至《中庸》‘天命之谓性一语为结集系一路;二、自孟子本孔子仁智的观念以言即心见性之性善说为一路。”性善论与“仁且智”密不可分,本是孟子心学之思最基本的理论规定。《古今人表》不认可性善论,却借鉴并彰显了“仁且智”,这矛盾吗?不矛盾!性善论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及其美好展望,但班固却从历史事实中清醒地发现:性善的上等人与性恶的下等人都不占主流,绝大多数人既可能性善、也可能性恶,既是性善的、也是性恶的,这些中等人方是芸芸众生的主体。与此同时,班固又徘徊于残酷的历史理智与火热的人文关怀之间:历史理智乃智,所以《古今人表》否弃性善论,把人分为九等;人文关怀乃仁,所以《古今人表》挚信“仁且智”,把圣人、仁人、智人当作上等人并予以肯定。班固的态度其实也是一般人所持的态度:人群就是三教九流,天道就是抑恶扬善。

孟子对于性善论与“仁且智”的结合,显示了哲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卓识”一面:班固对于人性论与“圣-仁-智”的拆分,展现了史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常识”一面。遐想未来,提升人性,哲人的卓识最关键;回顾历史,月旦人物,史家的常识最紧要。“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哲学、史学的本质均是理想的超越与超越的理想。在憧憬并践履理想人格的经典解释学之路上,《孟子》甚至就是《古今人表》的哲学版本,《古今人表》甚至就是《孟子》的史学版本。徐复观的《(史)、(汉)比较研究之一例》指出:

然人的历史,必由人、事、及价值判断所构成,否则成为一种混沌的世界,历史亦无由继续,亦无由叙述。《古今人表》所分之品第是否得当,乃一问题,然其屏除爵位权势于价值判断之外,一以人格、学术、事功为标准,以见人的地位、尊严,在此不在彼。此则犹承《春秋》、《史记》之统绪,以标示人类行为的大方向大趋归,诚可推为班氏著史的一大卓识。则班氏作史之微言,莫大乎此。郑樵之徒,纷加指摘,何足以与此。至其影响于东汉末期的月旦人物的风气,及魏的九品官人的制度,证明这种人物批评,是为历史所需要的。

三、“仁且智”今诠:既道德又科学

综上所述,“仁且智”这一哲学理念得到了《古今人表》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的验证。唐宋以后,孟子升圣,《孟子》升经,“仁且智”熏陶甚至创造着思想史进程。主要由《孟子》提炼出的“仁且智”范式,成为“了解中国思想特质的最大窍门”。吴宓的《孟子(不动心章)臆解》还以公式昭示了孟子这一深邃的理论智慧:“圣人(仁+智)=the IdealMan理想的人。”

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历来对《古今人表》多有诋毁。但是,钱大昕的《潜研堂文集》卷28《跋汉书古今人表》则说:

此表为后人诟病久矣,予独爱其表章正学,有功名教,识见复非寻常所能及。观其列孔子于上圣,颜、闵、子思、孟、荀于大贤,孔氏弟子列上等者三十余人,而老、墨、庄、列诸家降居中等,孔氏谱系具列表中,俨然以统绪属之。其叙次九等,祖述仲尼之言,《论语》二十篇中人物,悉著于表,而他书则有去取。后儒尊信《论语》,其端实启于此,而千余年来鲜有阐其微者,遗文具在,可覆按也。古贤具此特识,故能卓然为史家之宗,徒以文章雄跨,百代推之,犹浅之为丈夫矣。

与过去相比,我们基于抽象地继承、综合地创新以及解释学技巧、人文学关怀的方法论诉求,业已从理想人格论的角度,彰显并重建《孟子》与《古今人表》前后相承、截断众流的儒学史关联。“古今人表”,一则以古,一则以今。历史发展到今天,“仁且智”的理论智慧又获得了新的时代意义。正如蔡仁厚所说:

近世的思想,以西方哲学为主潮。而西方哲学重智不重仁,就人类生命之全面安顿以及心灵之全幅开显而言,毕竟是有所偏的。如果我们能够不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声势所慑服,而平心体察人类深心的向往,将可了解“摄智归仁,仁以养智”,才更能使人类的生命之光与心灵之慧,平正无偏地显发出来。然则,儒家“仁智双彰”的哲学模型,岂不正可作为世界哲学塑造新型范的最佳蓝本?至少可以提供其他哲学系统作为观摩反省之借镜。

仁是道德,智是科学。既道德又科学的“仁且智”今诠,要成就的不是以往那种高不可攀、高高在上的圣贤,而是过着世俗生活,有文化、有教养、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仁且智”被赋予时代新内涵,它今天如何纠正唯科学主义的失误,如何提升人们的道德幸福指数,如何为法治社会建设、市民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理论睿智呢?马王堆帛书《五行》经5有言:“不仁,思不能睛(精);不知(智),思不能长。”经6还说:“[仁之思也精]”,“知(智)之思也长”,“圣之思也轻”。《文史通义》卷5《浙东学术》曾说:“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从现代反思传统,从传统观照现代,仍是我们把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

《诗经·齐风·卢令》有云:“其人美且仁。”如果说“美且仁”旨在以美储善。“仁且智”旨在以善启真,那么,我们“以中释中”,足以承诺并朗现中国传统文化以真、善、美为皈依的理想人格论。但是,基于“仁且智”比“美且仁”更深远的思想史影响,以及今天这个时代的急迫需求,我们最后要以牟宗三下面这段话,深切地期盼新时代的“古今人表”既是道德的、又是科学的,是让人堂堂正正地站起来的“仁且智”:

了解孟子的性善说,才可了解并从而建立人的“真实主体性”(Real subiectivity)。中国儒家正宗为孔孟,故此中国思想大传统的中心落在主体性的重视,亦因此中国学术思想可大约地称为“心性之学”。此“心”代表“道德的主体性”(Moral subjectivity),它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人才可以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人站起来,其他一切才可随之站起来:人不能站起来,那么一切科学、道德、宗教、艺术,总之,一切文化都无价值。这是中国思想的核心,所以孟子是心性之学的正宗……

猜你喜欢
孟子
孟母戒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二)
如花绽放
漫画
孟子说仁德
孟母教子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