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暖更要送需求

2016-02-25 11:01侯坤
群众 2016年2期
关键词:救助者老翁福利

侯坤

“镇上说给残疾人发过冬福利,领回来竟然是一件超短裙和一条超短裤。”陕西某地的孙先生称,他卧床多年的残疾爷爷,却领到超短裙福利的事情,让家人啼笑皆非。

爱心企业向残疾人群捐赠衣物,本是充满爱意的暖心之举,为何却寒了被救助者的心?显然,这一慈善救助活动在救助程序上存在纰漏,分配的捐赠物资与被捐助者的真实需求大相径庭,才最终闹出了笑话。如今,在一些慈善捐助活动中,由于救助程序的粗放、不规范而导致的问题,屡有出现。被救助者得不到需要的物资,捐赠企业一份爱心换回一片埋怨,代发的政府机构也是吃力不讨好,可谓三方皆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慈善捐助活动的深刻反思。

其实,只需在细化及规范相关程序上更进一步,慈善便可以散发出更伟大的光芒。代为发放企业捐赠物资的政府部门,应做好捐赠信息与需求信息的对接工作,使爱心捐赠能够有的放矢,更加准确合适。有时候,爱心企业可能由于相关人力不足或信息不畅等原因,无法及时获知被救助方的需求信息及具体情况,此时政府机构理应挺身而出,承担起捐赠方与需求方之间的桥梁功能。当捐赠方的捐赠意愿能够通过政府机构传达给被救助方,被救助方的需求信息也可以通过政府机构向捐赠方有所表达反馈,爱心捐赠一定会更好地实现“供需平衡”,避免“老翁获捐超短裙”式的错位尴尬。

残疾老翁过冬福利领到超短裙,不是老翁的尴尬,而是慈善救助活动中程序不规范的尴尬。须知,慈善不需要简单给予,需要的是细致关怀,慈善救助理应规范细化救助程序,方可真正温暖人心。□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
救助者老翁福利
春日晚归
论受救助者失信行为的法律规制
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责任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从“诬告反坐”到“讹诈有罚”
——对被救助者诬赖救助者立法惩罚的再思考
为了忘却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