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化研究百年演进路径与特色文化研究的形成
——近百年广西文化研究之一

2016-02-26 13:46李建平
学术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桂林抗战广西

李建平

广西文化研究百年演进路径与特色文化研究的形成
——近百年广西文化研究之一

李建平

五四时期,广西学人马君武等就开始了文化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一批文化学者来广西教学和因抗日战争爆发南迁桂林定居,广西的文化研究迅速发展,梁漱溟、雷沛鸿、马君武的成果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文化研究形成新的特点,形成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抗战文化、桂学等特色学科。

文化研究;特色文化研究;广西

一、民国时期广西文化研究演进脉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广西学人的文化研究

早在20世纪初,马君武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是广西最早传播新文化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化学者。他在1903年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中提到:“社会主义诚今世一大问题。最新之公理,皆在其内,不可不研究也。”[1](P91)值得称道的是,马君武在这篇文章中还说:“马克思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1](P84)并在文后附列了马克思恩格斯部分著作目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文献记录中见到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目录。马君武因此成为最先提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主要线索观点的中国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马君武发表多篇有关论述科学与民主的文章,主要有:《赫克尔之一元哲学》(刊于1916年10月至1917年1月的《新青年》杂志二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民食问题》(刊于1919年11月的《建设》杂志第一卷第四号、附1919年10月11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母亲学校的要求》(刊于1922年10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刊于1924年12月16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学术通论——在上海澄衷中学演讲》(刊《申报》1922年12月23日)、《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在文治大学之演讲》(刊《申报》1924年6月3日)[2]。他译介近代西方著作多部,在传播现代文明和进步文化方面贡献尤巨。

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黄日葵、谭寿林等,联络北大的广西籍学生,在北京銮庆胡同的粤西会馆成立了新广西期成会,是年7月创办《桂光》半月刊,积极从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该刊以呼吁救国和改造社会为宗旨,公开介绍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辟有“时事述评”专栏,刊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论广西政局的长篇政论文章,抨击各种各样的改良主义。该刊的社论等重要文章,大多由黄日葵和谭寿林执笔撰写。《桂光》每期印行约2000份,主要是寄回广西发行,在全省的主要城市和许多县城设有分售处。1919年初到1921年春,黄日葵用“一葵”“野葵”等笔名“先后在《国民》《少年中国》《晨报》副刊《少年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诗歌、译作达20多篇,努力运用唯物史观的思想武器,探索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途径和方法。”[3](P9)当时对文化问题发表意见的桂籍学人还有苏甲荣①苏甲荣:据朱自清1926年4月9日在《清华周刊》第24卷第7号上发表的《哀韦杰三君》一文中说,他是韦杰三的同乡,广西蒙山县人。又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书中关于“少年中国学会”的介绍,说苏甲荣经常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常会,1920年担任该学会月刊编辑部主任。,他在1920年11月《少年中国》杂志第二卷第五期上发表了《今后的文化运动——教育扩张》。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外来文化人的文化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初,广西省政府在桂林良丰创办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32年秋,经省教育厅长李任仁推荐,聘请杨东莼为校长。在杨东莼的主持下,该校成为一代文化大师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1933年1月,杨东莼到上海聘请了一批左翼文化人到学校任教。先后来校任教的有朱克靖(笃一)、薛暮桥、金奎光、廖庶谦(伯华)、王伯达、沈起予等,1935年后又聘请了陈望道、夏征农、祝秀侠、杨潮、陈致道等。“朱克靖讲‘世界大势’,薛暮桥讲‘农村经济’和‘政治经济学’,金奎光讲‘教育概论’,廖庶谦讲‘自然辩证法’和‘数学’,王伯达讲‘社会进化史’,沈起予讲‘文学概论’等。”[4](P92)他们利用公开的课堂,向学生讲授新兴社会科学,宣传马列主义和新文化思想,培育了广西的一代文化新人。

担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主任的陈望道(1891-1977),浙江省义乌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1935年9月,他受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聘请,到该校任教授兼中文科主任(第二学年,广西师专并入广西大学文法学院,仍任原职)。由此时至1937年7月,他在桂林住过将近两年。陈望道到校不久,在9月初的新学年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怎样负起文化运动的责任》的演讲②陈望道演讲记录稿发表在校刊《月牙》1935年第2期。,提出:我们提倡的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仍是反封建。在陈望道的倡导下,广西师专展开了一场面向社会的“文白之争”,许多师生都参加了讨论。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在广西得到进一步传播。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大批文化人南迁来桂林活动,使桂林成为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城”,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由文化人组织建立的文化救亡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0多个,比较著名的有广西建设研究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生活教育社、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等。这些团体以学术演讲、会议研讨、创办期刊、发表论文、出版理论专著等方式,开展抗战宣传和文化研究。比较重要的研讨座谈会有“文艺通俗化、大众化”“旧瓶装新酒”“民族形式”“战后中国文艺展望”等。除了座谈会之外,文艺工作者还办有《文化杂志》《抗战文化》《国民公论》《抗战时代》《国文杂志》《自学》等文化杂志,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文化类文章100多篇,文化研究形成高潮。

一批文化人此时聚集桂林,开展文化研究。邵荃麟在桂林的文化研究成果十分重要。1941年初,他由浙江金华来到桂林,由此时到1944年9月,他在三年多时间里写下十几万字的文化和文艺论文与评论,对推动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为1941年创刊的《文化杂志》创刊号写的代发刊词《我们对于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意见》,是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论述抗战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文章。文章论述了抗战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性质、现状与问题、形势与任务等问题,并对抗战文化发展中的各方面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他还写有《建立新的美学观点》《向深处挖掘》《对于当前文化界的若干感想》《重振抗战的文艺战线》等文,均为紧密联系文化界的实际,极富战斗性的文化成果。胡愈之在桂林文化供应社工作期间,与曹伯韩等著《现阶段的文化运动》(桂林文化供应社1940年5月初版)。全书3万字,叙述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重点论述抗战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动向,探讨了文艺大众化、中国化、民族形式等问题,提出了怎样开展目前文化运动的具体办法,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较好的抗战文化论著。宋云彬(1897-1979),笔名宋佩韦、佩韦,浙江海宁人。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他来到桂林。1939年夏参与筹办桂林文化供应社,1940年参与编辑《野草》。在桂期间,他写了大量文化类文章,其中长篇杂文《五四时代之反儒家运动》从古论今,认为今人的“责任”,“不仅摧廓旧思想中之存滓残渣,尤在建立新的民族的社会的道德,以代替旧的、个人的奴隶道德”。他认为,“不应全部推翻中国的文化的传统,而应择其优良部分,批判地接受之,并发扬光大”[5]。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他还写有《辛亥革命的中国文化运动》《从章太炎谈到刘申权》《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及其影响》《屈原与儒家精神》等文。

(三)几位桂籍学者的重要著作

民国时期广西学者在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引人瞩目。

出生于北京的广西桂林人梁漱溟,1941年4月初到达桂林,经雷沛鸿邀请,在雁山的广西大学讲学1个多月,每周讲4小时,所讲内容即为后来整理成书的《中国文化要义》。5月20日他离桂飞往香港筹办《光明报》。1942年2月,梁漱溟第二次来到桂林,应老友冯振的热情邀请,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设哲学讲座,讲授《中国文化要义》和《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在桂林,整理了其讲稿辑成《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并将第二章《理性与宗教之相违》、第三章《理性与理智之分别》发表在邵荃麟主编的《文化杂志》上,全书于1949年在成都出版。《中国文化要义》旨在考察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特点,对中国社会进行了纵横的比较和研究,颇有见解。梁漱溟在桂林还陆续写了《中国文化问题略谈》《民主的涵义》《谈中国宪政问题》《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等发表在桂林出版的《文化杂志》《广西教育研究》《广西日报》《大公报》等报刊上,给家乡留下了颇为珍贵的文化成果。

雷宾南(雷沛鸿)的《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一得》是一部较全面研究广西历史文化的系统著作。这是作者1938年9月向华中大学师生发表的演讲辞,经广西教育研究所整理,收为教育丛书,正式出版。该著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纵向研究广西地方文化一百多年来的演进变化,又以社会学的方法横向研究广西文化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本身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民众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第一次对广西文化作系统研究,材料丰富又有理论建树,颇为难得。

20世纪30年代,马君武对文化问题也颇为关切。他在多个场合发表了论述民族文化的演说词,主要有:《中国的人心与文明在什么地方——西大纪念周演讲》(《演讲集》辑录,1933年3月27日),《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在南宁军校演讲》(《演讲集》辑录,1933年5月8日),《努力用现代文化去复兴中华民族》(刊《西大特刊》广西中等学校理科教员暑期讲习班专号,1935年8月),《盼国人从努力科学来挽救国家——在中国科学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致词》(刊《中央日报》1935年10月 28日)。这些演讲,表述了他复兴民族的期望与用近代科学和现代文化去复兴民族文化的思想。他当时还著有《近代文化》一书,未见刊印①马君武著《近代文化》据广西统计局编《广西省述作目录》(1934年版)记载。另据曾德珪《马君武诗文著译系年录(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载:“《近代文化》,未刊。据传,原稿存旧广西省通志馆。”,据传原稿存于民国时期的广西省通志馆。此外,还有广西省教育厅编《文化建设概论》、梁存真编《广西文化建设》等成果。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研究概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筹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围绕着壮族文字的建立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文化研究工作。此时广西成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广西民族研究所。自1956年开始,广西壮族语文工作者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的科研人员、苏联专家一同开展了大量的语言调查和研究。1958年,广西壮文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中科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编写的《壮语语言概述》出版,并制定了壮文方案。11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3次会议通过壮文方案,《广西日报》于次年1月22日予以公布。1958年至1965年,广西学者编撰出版了《壮汉词汇》《壮族构词法概要(初稿)》《壮语构词法概要》《壮语》《壮语基本知识》等,从语音、语法、词汇、文字诸方面对壮语进行分析研究和介绍。壮语文的研究与壮族文字制定是此时期文化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此时期的文学研究集中在鲁迅研究和30年代左翼作家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林焕标的《论殷夫及其创作》、李耿《鲁迅的学习精神》、刘泰隆的《瞿秋白杂文的艺术特色》、《论〈雷雨〉的艺术特色》、蓝少成的《鲁迅论技巧的磨炼》等。

艺术研究方面,1951年成立广西省戏曲改进委员会(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戏曲工作室,1962年改称广西戏剧研究室),开展了地方戏剧研究和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工作,分别对桂剧、邕剧进行全面调查和剧目整理。通过举行全自治区桂剧剧目工作座谈会,挖掘戏曲资料、鉴定整理、校勘订正传统剧目,编撰资料集等工作,校勘、订正、编印《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丛书66集,包括桂剧、彩调、邕剧的大小剧目900多个,编撰《桂剧丛刊》《彩调丛刊》《桂剧传统剧目鉴定意见汇要》《桂剧音乐》《彩调音乐》《壮剧唱腔曲牌集》《“刘三姐”资料汇编》《彩调〈刘三姐〉讨论集》等资料集和论文集,并发表一批论文。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广西的文化事业遭到破坏,文化研究停顿。1978年,广西文化研究机构恢复活动,学术团体数量激增。在八九十年代,先后成立广西外国文学学会、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教育学会、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中国文学学会、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广西抗战文艺研究会、广西写作协会等。1984年,广西社会科学院成立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2000年与该院历史研究所合并改称文史研究所),同年12月,广西文化厅成立广西艺术研究所(1996年改名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这两个机构以后成为广西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

此时期的学术研究一改过去零星、分散和个人孤立研究的工作状态,转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编撰《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共9本,奠定了广西抗战文化研究深入开展的坚实基础。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实行事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招投标,就有涉及文化研究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由广西文化厅中标,联合广西社会科学院共同完成。2006-2008年,广西集数百学者联合编撰《广西大百科全书》,达13卷2100多万字,其中“文化卷”150万字。从1984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实施,对优秀成果作为自治区一级的奖项加以奖励,激励社会科学研究。至2014年,这项评奖活动已进行13次,共评出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241项、三等奖2554项。此外,在中宣部组织的“五个一工程”奖、广西人民政府组织的文艺创作铜鼓奖评奖活动中,也有一些文化类研究成果获奖。

学术环境改善,专家学者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剧增。据初步统计,20世纪前80年,广西出版的文化类研究专著不足100本,而1979年以来的30多年,文化类研究著作超过了1000本,仅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的十余个文学、历史和文化学科的研究人员,30多年来出版的文学、历史、文化著作已超过了100本。广西历史研究所、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和各高校文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以及广西区党校文史部等科研单位、院校,都完成了大量的文化类科研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批科研成果。

三、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形成

社会的进步,人文环境的改善和学科的发展,促成了广西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项:

(一)民族文化研究成就卓著

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琳琅满目。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广西文化厅、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织全区民族学、文化学学者开展各民族文化艺术情况调研,完成对广西民族民间文艺的情况整理和研究工作。1979年开始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曲艺志·广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等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广西通志·文化志》的编纂工作也于1987年着手进行。这些文艺集成和志书,汇集了广西地方多种艺术学科的珍贵文献。同时期由范阳、丘振声主编的《广西各族民间文艺研究丛书》,内容包括各民族的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建筑、服饰等,共30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广西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和独特创造。

其他研究著作还有:“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覃德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周光大等《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张友隽《瑶族传统文化变迁论》、毛殊凡《瑶族历史文化与现代化》、谢明学等《瑶族传统文化》、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黄庆印等编《壮、布依、傣、仡佬、京族文化志》、吴承德、贾晔主编《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研究》、谢崇安《壮侗语民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覃圣敏《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王古荣等著《广西左江崖画》、覃彩銮《壮族干栏文化》、覃彩銮等《壮侗民族建筑文化》、吴浩等《中国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风雨桥》、杨永明等《中国侗族鼓楼》、蒋廷瑜《壮族铜鼓研究》、农冠品、过伟等著《岭南文化与百越民风》、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丘振声《壮族图腾考》、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时国轻《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个案》、杨树喆《师公·仪式·信仰》、梁庭望等著《布洛陀——百越僚人的始祖图腾》等”[6],成果蔚为大观。

(二)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厚重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学者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关注度增大,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增多。1987年,韦日平的《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综论广西地域文化及其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1993年,胡大雷、何林夏、莫金山等开展粤西文化研究,成果有胡大雷等合著的论文《关于粤西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和专著《粤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莫金山在《论汉文化的传播与广西区域文化》和《论左右江区域文化——“粤西文化”研究之二》等文章中发表了古代广西存在3个文化区,即西江走廊文化区、漓江文化区以及左右江文化区的观点,使广西的文化区划概念清晰。

20世纪90年代中期,盘福东著《八桂文化》,第一次较全面地介绍广西文化的历史、现状与特色,该书进入“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系列并于1998年出版。1998年至2000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数十名专家学者开展广西区域文化调研,先后完成对广西地域文化的研究报告多份,并组织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多篇,后编辑出版吕余生主编的《桂北文化研究》(1999),潘琦主编的《环北部湾文化研究》(2002),唐正柱主编的《红水河文化研究》(2001)和《刘三姐文化研究》(2002),李俊康主编的《西江文化研究》(2004)和《花山文化研究》(2006),6本文集构成“广西文化研究丛书”。2000年以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又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至2009年,出版《文明曙光——岭南人的祖先》《开天辟地——这里是盘古故乡》《壮族始祖——创世之神布洛陀》《稻花逸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骆越画魂——花山岩壁画之谜》《千古传响——铜鼓铿锵震四方》《岭南古郡——青史悠悠话苍梧》《丝路古港——从合浦起航》《土州土治——土司制度面面观》《歌海传奇——歌仙刘三姐》《追溯千年——石刻永流芳》《天国史鉴——金田村风云录》等12部。2009-2013年,余益中、廖明君等连续开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广西西江经济带文化发展研究》《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文化发展研究》,对广西三大经济区域的文化资源、文化现象、文化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2000年以后,广西社会科学院全力推进广西经济社会与文化研究,编撰出版年度性“广西蓝皮书”。自2005年起,该院研究员李建平主编《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每年出版1卷,为系统反映和研究广西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年度性研究报告集,至2013年已出版9卷,以后覃振锋又主编2014年卷和2015年卷。2013年,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由中华书局出版。该著系统梳理自远古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数千年广西文化发展的渊源、构成、分布和演变脉络。全书55万字,是广西第一部地域文化通史。此外,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广西通志·文化志》《广西通志·文学艺术志》《广西通志·社会科学志》《广西通志·照片志》,岭南文化百科全书编委会编纂《岭南文化百科全书》,以及李建平等的《广西文化图史》、党丁文的《广西历代名人名胜录》等,都对广西地方文化作了较全面的整理和介绍,值得重视。

(三)抗战文化研究形成较大影响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林志仪、林望锦等收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资料,部分在《中国现代文艺研究丛刊》发表。1978年以后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出现新的局面。1984年,广西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今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所)成立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室;1988年,广西抗战文艺研究会在桂林成立(1996年更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1993年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成立。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广西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自治区、桂林市的一些文化单位。1993-2015年召开学术研讨会7次。其中重要的有5次:第一次1993年10月6-8日由广西抗战文艺研究会、桂林市文化局等19个单位联合在桂林召开的广西首届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有来自湖北、山东、广东和广西的学者50多人出席,提交论文36篇;第二次是1995年9月14-15日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共桂林市委、广西社会科学院等6个单位在桂林召开的广西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广西抗战文化研讨会,来自北京、广东、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江苏和广西的学者70多人出席,提交论文70多篇,《人民日报》同年11月23日发表题为《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的会议综述;第三次是2002年9月12-13日在桂林召开“广西抗战文化史迹、史料调查与开发研讨会”,会议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掘广西抗战文化史迹、史料,开发利用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问题,开始了由文本研究向田野调查研究的扩展;第四次是2004年12月在南宁召开的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与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开始了由历史研究向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扩展;第五次是2005年12月在柳州召开的广西抗战文化与抗战精神研讨会,研讨抗战文化的深层内涵与精神形态。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此时期研究对象以文学艺术为主,主要开展作家作品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出版。成果主要有: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编《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7辑),魏华龄《桂林文化城史话》,朱荣等《桂林抗战文艺辞典》,刘寿保等《桂林文化大事记》。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研究对象由文学艺术扩展到新闻出版、群众文化等。主要开展桂林抗战文化与爱国主义、名人与桂林、文学艺术史、重要作家、抗战时期桂林的新闻出版等多项专题研究,主要成果有:李建平《桂林抗战文艺概观》,蔡定国等《桂林抗战文学史》,魏华龄、丘振声等主编《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1-5)辑,雷锐等《桂林文化城大全·文学卷·小说分卷》,魏华龄、李建平主编《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刘泰隆《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等。2001年以后为第三阶段,研究对象扩展到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等,主要成果有:李建平主编《抗战遗踪——广西抗战文化遗产图集》《抗战文化研究》(1-9辑)、邓群著《中国共产党与桂林抗战文化》、王小昆著《桂林抗战音乐文化研究》、李江著《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主潮论》、魏华龄著《桂林抗战文化史》、李建平等著《广西抗战文化史》等。

最近几年,广西抗战文化研究实现了由传统纸质成果方式向电子传媒方式转化的突破,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专家作为主要成员(第二策划和第一撰稿)与广西电视台联合摄制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方舟——桂林抗战文化城记事》,在广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9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影响广泛。“2012年5月,广西电视台携带《方舟——桂林抗战文化城记事》参加在乌克兰举办的‘我们共同的胜利’国际电影电视节,获优秀节目奖。”[7]

1979-2015年,广西抗战文化研究累计出版资料集29种,著作和论文集53种,发表论文1000余篇。在第2-12次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4期发表章绍嗣题为《抗战文艺研究回眸60年》的评论说:“自1988年后,全国的抗战文艺研究势头减弱”,而“广西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桂学研究成为文化研究新亮点

2009年4月,广西文联、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等单位及桂林市的20多位学者聚集于桂林雁山园,举行桂学研究专家座谈会,正式提出创立桂学的倡议。2010年11月8日,广西桂学研究会成立。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指出:桂学是“以广西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工艺等为研究对象,具有岭南特色的一种理念、理论、学说的总和。桂学是一个地域性的广义文化概念,是一种能正确地、合理地呈现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现代文化的系统知识的学问、学理和学说,是广西文化的名片”[8]。20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此项研究之中,桂学成为广西文化研究的一个亮点。主持桂学研究的广西桂学研究会学术活动频繁。2011-2015年,组织开展对湖湘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和漓湘文化的调研考察,完成《对湖湘文化与徽学研究的考察与认识》《巴蜀文化考察报告》《漓湘文化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连续几年设置三批招标课题,共49项,包括《桂学概论》《桂学元理论研究》《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的影响》《广西抗战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等研究课题;编选《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首批成果50卷面世;编著《桂学序论》《桂学研究》《桂学》丛刊,发表《桂学与桂人研究》《谈谈桂学研究》《桂学溯源与界定初探》《试析桂学研究的学理依据及其学术机理》等论文。2012年10月,以广西特聘专家胡大雷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桂学研究”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立项。这是桂学课题首次获得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标志着桂学研究已受到全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正在开拓更广阔的学术天地。

[1]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A].莫世祥.马君武集(1900-1919)[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陈欣德.《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中广西作者的诗文目录[J].广西社会科学,1985,(3).

[3]钟文典.广西通史:第三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4]魏华龄.桂林抗战文化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5]宋云彬.五四时代之反儒家运动[J].文化杂志,1942,(2).

[6]李建平.1979-2005年广西文化研究概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

[7]李建平.广西抗战文化研究35年综述[J].学术论坛,2015,(8).

[8]潘琦.关于桂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责任编辑:陈梅云]

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广西南宁530022

G127

A

1004-4434(2016)08-0063-06

猜你喜欢
桂林抗战广西
广西贵港
桂林行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