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

2016-02-26 02:19冼燕珊,曾添辉
关键词:重症监护质量管理呼吸机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

冼燕珊曾添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在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依据呼吸机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时,采取常规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呼吸机通气治疗同时,还进行呼吸机质量管理,对两组呼吸机通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呼吸机通气质量管理策略。结果在研究组患者,针对其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给予呼吸机质量管理,不仅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故障几率,还提升临床呼吸机使用满意度,较对照组比较有极大改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呼吸机时,有效科学的呼吸机管理,可以提升临床应用呼吸机满意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率,减少呼吸机故障率,发挥实际管理效率,有助于提升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质量管理;呼吸机;重症监护

相关医学文献报道,重症监护病房在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中,极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同时,呼吸机故障还影响临床应用,延缓疾病治疗时机,强化呼吸机质量管理工程,降低仪器设备故障率,提高使用呼吸机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选取60例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将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8例,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15例,重症肺炎14例,支气管哮喘13例;且患者在插管前测SPO2<85%,血气分析示PaO2<6.6 kPa、PaCO2>10 kPa,患者均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有12例患者处于昏迷,其中3例患者的自主呼吸消失;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65.5±0.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67.01±0.2)岁。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范围比较,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抗感染、镇静及吸痰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由呼吸机治疗师主导呼吸机的管理(包括评估呼吸机运行情况,性能的保障、维护及适时调节通气参数,直至病人脱离呼吸机),护理人员配合执行人工气道管理。

1.3观察评价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呼吸机使用情况、呼吸机设备故障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分析患者肺部炎症反应,并对有发热症状患者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分离病原菌。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重症患者呼吸机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发病率得到控制,且患者应用呼吸机满意度得到提升,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呼吸机治疗效果对比

2.2两组呼吸机质量对比提升呼吸机质量管理后,研究组呼吸机故障率得到控制(1.7%),吸机使用频次增加,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机质量数据对比

3讨论

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因呼吸衰竭病死率甚高,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插管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在临床中发挥积极意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中,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合并感染[3],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降低呼吸机治疗效果。再者,呼吸机使用不当,护理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缺乏规范,将会大大提升呼吸机使用故障发生,提升临床治疗中呼吸机使用频次,不利于治疗。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人员在重视呼吸机使用技术同时,还应做好使用呼吸机前后以及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的安全维护与管理工作。研究指出,呼吸机属于超高风险类的医疗设备[4];呼吸机应用广,临床呼吸机应用风险高,呼吸机治疗与患者生命安全关系密切。以下浅析呼吸机质量管理策略。

实施由呼吸机治疗师主导的呼吸机管理策略,定期对监护环境进行空气监测,确保呼吸机使用环境符合要求。对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前,要对呼吸机进行通电测试,应该先测试医院电源、气源,确保其供给符合呼吸机设备运行要求,当呼吸机完成自检后才可以使用[5];同时,在呼吸机使用中,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致维护操作培训,以确保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并在呼吸机设备闲置阶段,可以对呼吸机设备进行安全检测与维护工作。呼吸机质量管理中,还应该建立医院管理巡回回访制度,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进行专业检测与保养,排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故障,降低安全隐患。

机械通气治疗是救治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呼吸机可以提供重症监护病人一定的压力支持,改善患者通气,提高患者氧分压,能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呼吸机使用前,应该做好患者气道的护理工作,并鼓励清醒患者咳嗽痰,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防止痰液粘稠而堵塞导管,对患者采取无菌操作与隔离措施,免交叉感染,降低临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几率[6]。呼吸机使用时,先由呼吸机治疗师设置呼吸机初始参数、报警范围后正确连接呼吸机管道;评估患者呼吸窘迫改善情况,注意观察重症监护病人心率和血压变化,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患者呼吸肌参数,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人机配合情况。对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重症患者,可以每周更换1次滤纸,同时还需注意不要弄错呼吸机滤纸的进出口方向;并且可以每隔 2~3 d更换呼吸机的管道接头,在更换的过程中同样应避免接口污染[7]。同时,机械通气患者的基础护理及气道管理也尤为重要。除存在禁忌症外,患者床头抬高30~45°;定期翻身拍背,按需吸痰,使用高peep机械通气、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口腔分泌物采用导管及声门下吸引技术;定期检查胃潴留情况,减少误吸发生;每4~8 h测量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2O;螺纹管冷凝水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或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对于疾病恢复期清醒的患者,呼吸治疗师制定一系列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及腹式呼吸训练,增强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力,与患者共同制定脱机计划。

对于人员管理方面,可以将每台呼吸机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强化重症病房患者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与护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可以确病房保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减少工作负荷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仪器损耗与后期维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因呼吸机故障导致护患纠纷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针对重症监护病房中,强化呼吸机质量管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几率,还可以提升患者应用呼吸机的满意度,减少实际呼吸机使用中的故障率,有效发挥实际管理效率,提高使用呼吸机安全性,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梅,葛晓红,徐莉,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质量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02-103.

[2]陈莲芳,朱彩兰,谢美婵,等.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MICU病房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87-88.

[3]赵丹丹,冯洁惠,徐建宁,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质量查检单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28-30.

[4]李薇薇.护理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管理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036-3038.

[5]麻丽萍,洪音.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与预防[J].吉林医学,2012,33(31):6863-6865.

[6]郭训,邹冬玲,张耀之,等.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6(34):45-46.

[7]王玉辉,甘玲,王淼.静脉血液滤过治疗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30(2),313-314.

收稿日期(2015-09-18)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1.04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1-0102-02

作者简介:*冼燕珊,广东佛山人,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质量管理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