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逻辑与特点

2016-02-27 15:42
学术交流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哲学传统

韩 旭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 110136)



外国哲学研究

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逻辑与特点

韩 旭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 110136)

传统形而上学因存在问题和矛盾而备受争议并深陷困境,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产生从根本上为解决传统形而上学争论提供了方法,顺应了西方哲学发展趋势。实用主义经历了古典实用主义、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相结合和新实用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把实践提高到哲学根本问题的高度,并具有多元化特点和开放进取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形而上学。但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容易被误解为单纯的“实用”,也容易陷入折中主义,且存在尖锐的内部差异和冲突。

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价值

兴起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面对传统形而上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它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演进注入思想活力,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形而上学的当代建构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与转机

传统形而上学在既定观点的酣眠中陷入死寂的沉睡,现代哲学流派对形而上学的斥责重新唤醒了形而上学的生机和活力。在深处困境的同时,形而上学自身封闭的体系也随之打破。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和困境

传统形而上学是指从古代哲学开始至19世纪止这一历史时期以追问本体为最高目的的哲学。追溯传统形而上学的演进轨迹可以看到:古代形而上学面向人之外的世界,主客体混沌一体。中世纪形而上学犹如基督教神学的婢女,人在神学梦呓中寄托精神支持。近代形而上学在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中割裂了感性与理性,康德消解了经验论所具有的怀疑、唯理论所秉承的独断,从而设法在二者之间搭建某种综合,他在对形而上学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对它的拒绝又不是绝对和彻底的,他认为由于形而上学问题的不可避免性,基于人性的需要我们无法对形而上学给出科学的解答。黑格尔哲学建构了形而上学的伟大体系,标志着形而上学的思辨高峰。近代西方哲学缔造了形而上学的伟大时代,同时,笛卡儿、斯宾诺莎、康德和黑格尔等哲学家们的思想博弈更是让现代哲学获益良多。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均有反形而上学的倾向,从不同侧面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古典实用主义者詹姆斯以无用、抽象来评价传统形而上学,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通过还原始基、求索终极存在等方式来定义存在,反而忽视了人的存在,因此,传统形而上学的不近人情和不道德显而易见,虽然传统形而上学缺少意义,但从实际效果出发的实用主义可以为形而上学概念注入生命的活力,将其价值兑现出来,从而使之获得新的意义。逻辑实证主义者重视和坚持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将这种区分作为许多观点的理论基础,用以拒斥形而上学的经验证实原则。将形而上学命题认定为没有任何意义的伪命题,原因在于其既不能像综合命题那样借助经验的检验就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也不能像分析命题那样根据它的逻辑形式就能判断其真假。[1]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实在理论本质上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们没有根基或“无法证实”。他们将形而上学视为“哲学的胡说”[2]3,尖锐地批判形而上学,力图用可证实性原则使哲学科学化,用可证实性标准为科学与形而上学划界。但逻辑实证主义者始终无法建立普遍的科学观,无法摆脱理论自身的困境,从20世纪中期开始渐趋没落。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在纯概念中摸索,忽视了对存在意义问题的追寻,更忽视了有限性和存在的时间性、历史性。新实用主义逐渐摆脱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的分析哲学的影响,走向舞台中央,代表人物之一罗蒂认为,传统哲学是柏拉图主义者、康德主义者和实证主义者共同打造的镜式哲学,这种镜式哲学认为人具有必须去发现各种本质的本质,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在自身的镜式本质中准确映现周围世界的观念。罗蒂反对以传统认识论为中心的镜式哲学,主张无镜的哲学,倡导后哲学文化[3]。概言之,西方近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其最高原则、对象、命题、逻辑推论和内在矛盾的批判,随着“超验的萎缩”(哈贝马斯语),传统形而上学的衰败为一种新型形而上学的显现创造了契机。

(二)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出场

梳理形而上学发展史可见,形而上学的形态不是静态和呆板的,而是多样的。传统形而上学割裂了理性与现实,表现出一种不近人情的抽象形态。在批判和反击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现代形而上学演变为具有强烈现实感的活着的哲学,它是对现代人之生存境遇的哲学回应和反思,在形态、实质等方面与传统形而上学泾渭分明,它走出形而上学思辨构造的抽象形态,从而转向了现实世界。从思想承继的角度讲,创新与溯源互为因果。实用主义在传统与现代间游弋,并向未来发展敞开了大门。它并没有将哲学引向玄虚的道路,哲学与现实的事物密切关联,提供给人们各种认识现实世界的有益启示。它的论题和内容并非脱离具体客观事物的纯观念分析,在日常活动中饮食起居所涉及的都是实在对象,它们以经验的形式确认了世界的实在性。在日常交往领域,以语言、身体、网络等为中介的交往主体产生了交往过程和主体间性,呈现出实在性。形而上学之所以处于“可悲的落后状态”,不是因为形而上学在本性上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而是因为它一直掌握在神学家手中;实用主义的曙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和世界的前景,点亮了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出场的方向。

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的实用主义使哲学面向现实生活,顺应了西方哲学发展趋势,无论是“生活世界”“事情本身”“在世的在”还是“经验就是生活”等,现实生活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实用主义立足现实生活,关注人的问题、人类行为以及人的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人的现实性和理想性浑然一体,人的存在就是人区别于动物式本能“生存”活动的生命活动,从此经验与思维不再偏执一方,现实世界和精神本身不再脱离实践,而有了展开的双重性。人拉近了形而上学“下行”的命运,在形而上学与实用主义之间创造了交织的现实可能性,人本身和人所创造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理想性”成为真正的“现实性”。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反对传统那种超越现实世界去研究“本体世界”的形而上学,转而关注现实世界,重视人生问题,形而上学的“下移”走向不可避免地在与实用主义的交锋和碰撞中绽放出饱含形而上学古典雅韵和现代气质的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价值。

二、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演进历程

19世纪后期之前的美洲大陆曾是哲学的荒漠,仅有乔纳森·爱德华兹、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哲学家和思想家。19世纪后期之后,一百多年来,极富原创性的思想家皮尔士始创的实用主义虽然不断演变,但其将一切思维和反思都交付给结果以获得最终的检测和意义这一方法始终不渝,哲学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思催生了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诞生。

(一)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产生的背景

实用主义之所以发展至今愈发显示其成长之势,离不开其刚柔之际的调和气质、交融扬弃的开放精神,以及对时代精神、文化走向的真切把握。它是整个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在詹姆斯看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都为运用这种方法做出重大贡献。[4]26-27实用主义承继了赫拉克利特的变化哲学、西方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思想,还批判吸取了18世纪康德试图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观念、试图彻底解决近代西方文化陷入困境的二元论难题的思想精华。

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在文化上已是繁花似锦、群星闪烁,美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另外一片天地。从17世纪开始,移民如潮水般涌入美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为了生计而奔波。这里没有任何思想体系可依托,艰苦繁忙而又漂泊的生活使美国人缺乏闲暇和兴趣去深究那些古老又艰深的哲学名著或宗教经典,他们对那些构造精美的思想体系抱着怀疑态度。就在这片荒漠上,没有历史包袱而又缺少悠久文化传统的美国人发现了新的知识概念和新的哲学观,一种哲学孕育和诞生了。他们探求真理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纯粹徜徉于理性王国,而是作为一种通向实践、取得更大成就的手段。实用主义哲学不是少数天才的游戏,而是大众所熟悉和能接受的方法。这种运动产生的缘由之一是为了沟通19世纪思想里两种不同的思潮:一方是影响日益强烈的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它们认为人性和世界只是一个机械的和生物的过程之一部分;另一方是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哲学传统,它源于笛卡儿,贯穿在康德、黑格尔及其他德国唯心主义者的思想中;实用主义在这两个传统之间起着填补鸿沟的中介作用。

(二)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发展的脉络

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实用主义的开创和繁荣期,称为古典的实用主义时期;20世纪40—50年代,古典实用主义开始衰落,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相结合,实用主义进入萧条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实用主义得以复兴,发展到新实用主义时期。

实用主义可以追溯到皮尔士在《怎样使我们的观念清晰》一文中确立的实用主义原则,即旨在促使澄清概念和命题之意义的行为准则。皮尔士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和富有智慧的逻辑学家,其实用主义的重点在于连续性和持续性的追问过程,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先验真理。在他看来,形而上学是一种观察科学,即使是坏的形而上学,也是有意无意地建立在观察之上的。他一再声明,并不完全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只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是可以保留的。他坚信把伪问题从哲学中剔除之后,哲学剩下的将是一系列能够通过真正科学的观察方法来研究的问题。他认为合法的形而上学类型是根植于现象学的,故将其焦点放在现象的普遍或本质的因素上面。[5]12-56当代美国学者布鲁斯·昂认为皮尔士是“在本学科历史上最有学问且最敏锐的形而上学家之一”[2]40。19世纪70年代,古典实用主义另一代表人物詹姆斯与皮尔士相识于“形而上学俱乐部”,他建议把实用主义对于意义的检验作为解决形而上学无休无止的争论之方法,他发展的实用主义不仅包括了意义理论,而且包含了真理理论,并因此而拓宽了实用主义的功能和范围。他认为,实用主义是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二者之间“一个快乐的调和主义者”,是“仲裁人”和“调解者”。他称自己的哲学是一种超出唯物唯心等二元对立的哲学,是一种摆脱了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片面性的纯粹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他又竭力使自己的反形而上学立场与实证主义哲学家们有所区别,事实上,他试图为实用主义理论提供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基础。再一位代表人物杜威在传播和普及实用主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杜威并不否认形而上学所涉根本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但认为必须改变形而上学研究的方式和切入口,即抛弃传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模式,避开研究“可能-不可能”问题的传统进路,搁置思维与物质谁决定谁的反复纠缠;他从建构人类美好社会和实现人类圆满生活经验的维度上用实用主义原则回应了形而上学问题。[6]

20世纪40—50年代,随着实用主义创始人先后逝世和分析哲学的兴起,大批逻辑实证主义者移居美国,古典实用主义逐渐衰落,实用主义进入萧条阶段。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布里奇曼、刘易斯、莫里斯和胡克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汲取逻辑实证主义的部分观点和方法,从而实现实用主义与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的分析哲学的结合。例如,莫里斯提出了“科学经验主义”概念,主张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数学方法与实验主义结合起来,并提出了关于先验知识、经验知识以及先验真理(先天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区分,认为实用主义致力于解释实践在理智方面的意义,但他不赞同根据这一原则对形而上学命题进行全盘否定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实用主义在不同程度上或以不同方式将实用主义的某些传统观点与其他哲学流派的部分观点结合到一起。理查德·A·波斯纳将新实用主义分为正统的实用主义和异议的实用主义:正统实用主义以奎因、戴维斯、普特南等人为代表,同主流传统一脉相承,大量吸收传统哲学家的思想,在批评传统哲学问题的同时试图说服其他人采纳自己对哲学问题的答案,并且他们使用传统的哲学风格来达到这一目的;异议的实用主义同主流相敌对,以罗蒂为代表,他的后哲学文化超越了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的对立,认为新哲学用启发性哲学代替了体系性哲学,“启发”(Edifying)源于“教化”(Bildung),具有创造和欣赏的功能。[7]新一代实用主义者布兰顿师承罗蒂,进一步发展了新实用主义。他眼中的实用主义是一种与探讨语言性质相关的“实践优先”的反对实践与思想、语用学与语义学二元分割的整体论哲学,其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应该做什么才算是拥有意义的信念。

(三)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方法

实用主义大家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不同发展时期,实用主义哲学家们(其中一些并不认可他人称之为实用主义者)都会对实用主义给出不同的解释,各种观念之间充满了矛盾竞争,但其“家族相似性”在于都把实用主义理解为一种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或方法。皮尔士眼中的实用主义不是一种世界观,而是一个旨在使观念清晰化的反思方法,它甚至不是关于真理的理论,而只是确定概念之意义的技术。实用主义在基本理念上以现实实践取代空幻思辨,以多元主义摒弃绝对一元论,以运动变化反对静止永恒,以经验主义为基,用具体的、历史的代替了抽象的和普遍的。他认为坚守实用主义准则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追求并不矛盾。他警告说:实用主义如果真的使行动成为了生活首要的和最终的目标,那就是实用主义自身的灭亡;因为,如果说我们仅仅是为了行动的目的而行动,全然不顾及行动本身所携带的思想,就等于是在说,不存在理性目的这样的事物。[5]554-555他认为实用主义哲学的首要用处就是提供一种解决传统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为形而上学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源。

詹姆斯深刻阐释了实用主义方法,他认为,实用主义没什么教条,也没什么主义,有的只是方法。实用主义方法并不意味着某种特定的结果,而只是指示方向的态度,这种态度只要将自身的目光从第一事物、法则、范畴和想象的必需品等事物中移开,并面朝最终之物、收益、后果和事实。[4]27他同意把实用主义比喻为可以通往不同房间的走廊,其为接受各种理论观点提供了通道。正是坚持调和主义的方法,实用主义试图在各种思想观念间进行调和,调和的准则和衡量意义的尺度是思想观念所产生的效果,即调和点在于任何观念所能造成的效果。实用主义方法在根本上是要解决形而上学的争论,没有这样的方法,争论将没有止境;我们只需考虑它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感受,以及我们会对此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若说一概念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我们对于这些效果的概念不管是眼前的还是远处的,就是我们对于该事物的全部概念。[4]23-24苏珊·哈克认为,实用主义应当是一种体现在寻求意义的实际效果的准则中的思考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倾向。[8]

三、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和问题

实用主义提供了一种使概念确定的技术,不仅把行动目的作为首要目标,而且充分估计行动本身所携带的思想。实用主义形而上学试图摒弃传统形而上学的弊病,开创形而上学的新路径。

(一)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积极影响

从西方哲学史、思想发展史维度和路径来定位和思考实用主义哲学可以看出,实用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环节,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形而上学的思想资源。同时,实用主义为形而上学自我超越所需要的范式转换提供丰富的资源,避免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回归普通人日常生活经验,对形而上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概言之,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价值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首要用处就是提供了一种解决传统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为形而上学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资源。其任务不是为那些困扰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赢获解答,而是借用一种方法不断去探究更好更新、更有成效的说话方法。从哲学与形而上学同一的角度看,二者的交融将成为形而上学摆脱危机的一个契机。实用主义的时代性、开放性、融合性和现实性顺应了哲学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契合了形而上学“下移”发展的需要。*陆杰荣教授对形而上学从“上行”到“下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他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呈现出一些异质性特点,但本质上可以说呈现了从“上行”到“下移”的动力与路径。参见:陆杰荣.论形而上学“上行”与“下移”之内在逻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9-23.实用主义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它对于世界的看法有独特视角,从初始阶段就不可避免地思考形而上学问题。皮尔士的物理形而上学,詹姆斯用“彻底经验”取代传统的实体,杜威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存在,以及语言学转向带来的新实用主义本体论,罗蒂认可“语言”代替“经验”,语言替代心灵成为与世界关联的新的二元,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被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取代。可见,古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都可以映现实用主义的形而上学价值。

以往形而上学始终以“是什么”来规定它的对象,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从“将是什么”着手,关注这些问题产生的行动、效果,从而使形而上学的老问题得以超越和升华。以实用主义形而上学的“将是什么”取代以往形而上学的“是什么”,哲学的中心从对形而上学问题本身的这种“向后看”的视角转移到“向前看”,面向了事实本身,从“将是什么”着手关注世界和生命等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人本主义取代再现主义、“如何生活得更好”代替“如何与实在相对应”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从而完成了从绝对到人、从真理到伦理、从实在到生活以及从天到地的转向。

二是实用主义形而上学把实践提高到哲学根本问题的高度。实用主义形而上学认为脱离了真实世界的纯理性主义只是自我陶醉的空中楼阁,哲学不再是现实世界之上的附加物,而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努力让哲学回归到核心问题,即人之为人,人不像一部机器只能被动接受,也不再扮作神的婢女从而无需选择;实用主义形而上学是一种与传统认知型相对照的以伦理学为中心的哲学,它的意义不是去找出事物真正像什么,而是去帮助人成长,使我们更幸福、更自由、更灵活,形而上学从玄虚的抽象王国转向人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9]10当实体形而上学崩溃,大写实在不再是哲学的中心,知行关系发生了逆转,实践优先地位得以确立。[10]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主张接受、适应和利用现实,注重实效,以实际的效果为标准,通过实干,用行动作出实实在在的改变,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它厌恶抽象与不足,厌恶纸上谈兵,厌恶不好的预设理由,厌恶固定的法则、封闭的体系以及虚假的绝对事物和起源,转向了具体和充分,转向了事物,转向了行动及能力。[4]25

三是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具有开放进取精神。实用主义从初始于美国至今一直是多元的,从未像铁板一块。它不是一种固守成规的哲学,而总是愿意为那些以其他方式理解它的人寻找空间。它的发展历史也印证了各种实用主义见解和解析扩展空间的宽广,在生长和超越中始终彰显着现实的生命力。实用主义方法以理论产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理论的根据,兼容并蓄各种不同的理论,这样有助于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疑难问题,借鉴各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哲学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自身。它总是指向未来,其确定性在于无法预见的未来;它始终坚持对理论和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经验、新困境进行哲学理解,以开放的姿态不断修正其结论;它拒绝传统认识论“确定性”的白日梦,不断挣脱真理教条化和固定化的魔掌,在异质过程中“纯粹”自身的“居间性”和“超越性”,通过有效性的检验不断提高在哲学象牙塔中的位次。[11]摆脱了确定性的实用主义形而上学是充满希望的哲学,探究的开放性和对任何信念质疑的可能性并不是忽视权威性和严格性,而是重视相关的、重要的规范和价值。

(二)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肯定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在哲学发展演变和人类文明征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或可能引起的一些问题。第一,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容易被误解为仅仅是“实用”二字,从而导致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社会责任感匮乏,助长实惠主义的人生态度,诱导一部分人短视、自私、唯权是图、唯利是图。第二,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容易滑入露骨的折中主义的泥潭,坠入“四不像”的陷阱。不是所有的折中调和都能奏效,实用主义的可调和性不能与折中主义相混淆。第三,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从起源至今,虽然存在着“家族相似性”,但实用主义者之间总是存在着诸叙事的冲突和多元性,一直存在着尖锐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调和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实用主义学说的连续性和生命力。第四,客观上,以唯物和唯心为标准来划分哲学思想的进步与反动、先进与保守存有争议,这一固定和惯用的标准不利于辩证地分析评论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以便对其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国内外都缺乏对实用主义经典文本的系统研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许多误解也由此而生。可喜的是,近年来,复旦大学翻译的中文版《杜威全集》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实用主义研究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实用主义。

总之,实用主义本身虽然可能引起诸多问题,但也无法掩盖实用主义形而上学最重要的特点,即让哲学走出玄虚的抽象王国而面向现实生活世界[9]10。实用主义形而上学并非现实世界之上的附加物,而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它更关注未来,关注世界未来的希望,为形而上学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和理论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

[1] 涂纪亮.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其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04.

[2] [美]布鲁斯·昂.形而上学[M].田园,陈高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罗蒂.罗蒂文选[M].孙伟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2.

[4] [美]詹姆斯.实用主义[M].陈小珍,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5] [美]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M].贾辰阳,解本远,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6] 刘华初.实用主义的基础——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141.

[7]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M].凌斌,李国庆,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45-50.

[8] 孙咏.美国实用主义:演变及其当代走向——苏珊·哈克教授访谈录[J].广东社会科学,2014,(2):62.

[9] 刘放桐.再论重新评价实用主义:兼论杜威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同一和差异[J].天津社会科学,2014,(2).

[10] 陈亚军.作为“居间者”的实用主义——与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J].学术月刊,2015,(7):7.

[11] Webb James L.From Classical Pragmatism to Neo-Pragmatism[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12,46(1):45-74.

〔责任编辑:余明全〕

2016-05-18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亚洲问题研究项目“‘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而上学发展研究”(Y201510)

韩旭(1981-),女,辽宁开原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形而上学和实用主义研究。

B087;B081.1

A

1000-8284(2016)12-0028-05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哲学传统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现实与虚拟
菱的哲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We Know Someone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