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党报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2-28 04:4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公信力党报

葛 震

(作者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对新时期党报发展的几点思考

葛 震

(作者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始终肩负着传达党和政府各项改革与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意愿的重任。但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多元化的媒介凭借其自身强大的传播优势逐渐成为公众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党报正面临着多元化的传媒环境。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中,党报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新闻传播能力,这是值得思考的。

新时期;党报;发展;舆论;引导

中国共产党自创办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可以说党报是伴随我党的革命事业及新闻事业不断发展而诞生并逐渐成长壮大的,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各级党委机关报,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肩负着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树立社会主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加之新媒体的出现,这一系列变化对传统纸媒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党报的发展带来生存和发展的阻力。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中,党报能否继续肩负自己神圣的使命,对于提高我党的执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1 新时期党报发展现状

新时期,多元化传播格局的形成,加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党报身处一个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同时,互联网的“无孔不入”和都市报的蓬勃发展给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从传播环境来说,党报自产生之日就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它具有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其缺点是缺乏互动和沟通。而如今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凭借其便捷、交互和即时等特性使信息源源不断并及时地传播给广大民众。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使民众对同一话题的不同意见、观点和主张得以在沟通交流中碰撞。这就使党报在引导舆论、重塑话语影响力等方面有所缺失,最终导致其失去部分受众。另外,地方都市报凭借受众定位准确、新闻内容新颖以及全新的市场运营模式使其自身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率不断提高,使原有的报业格局受到强烈冲击而深刻改变。

从报纸自身来说,党报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党性,和其他媒体相比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基于此,党报在内容的编辑和报道方面主要以各级党政机关的新闻报道为主,民生内容为辅。对广大民众所关注的民生信息报道有所缺失,这就在无形当中限制了党报的发展空间,最终导致了党报的受众群体有所流失。

2 新时期党刊的发展途径

2.1 树立党性意识,提升媒体公信力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宣传的主阵地,鲜明的党性是党报最大的特点,它有着要高度的思想性、强烈的可读性和可靠的公信力。对于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实际而言,党报都始终坚持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良好的媒体公信力。公信力是党报宝贵的无形资产,它是党和政府威信的体现,也是党报的天然优势,这是其他都市类媒体难以企及的。所以说,党报中的内容对社会的舆论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它对社会舆论有其独特的引导作用。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党报在传媒市场中仍占有较大比例的份额,长期所形成的媒体公信力使党报在媒体公信力方面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人们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领舆论向着客观、理性的方向发展,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最终树立起党报强有力的社会公信力。

2.2 树立民生意识,提升媒体亲和力

众所周知,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治国之本,党报刊载有关民生的新闻正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表现。一直以来,党报作为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反映民愿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党刊的民生责任是牢固立足于党性原则基础之上,与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党刊是党的喉舌,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呼声的重要宣传工具,是宣传党委决策部署、指导工作、联系群众、接受群众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在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党报应当继续树立民生意识,与广大民主建立平等和信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对民生新闻中有效信息的传播,从而达到亲民、爱民和惠民的传播效果。在传媒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党报在民生新闻方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今党报发展的一个重点是要做好民生类的新闻,这样才能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反映民意,继续做好传递民意的政治媒介。

2.3 树立责任意识,提升业务水平

和其他传媒从业人员不同的是,党报对从业队伍的专业要求更高。党报记者的主要责任就是通过报道向广大民众传播正确的思想。所以党报记者必须树立极高的责任意识,最终保证达到党报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党报记者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修养,平时要抓好自身的业务学习,同时要抓好从业人员的作风建设,打造成一支业务精湛、工作扎实的强有力的党刊从业队伍,为办好党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新时期,党报作为我党宣传政府决定的重要工具之一,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主题,向广大人民群众客观公正地报道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在工作中始终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最终做好党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3 结语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党报在新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重任,在把握社会舆论走向、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固有优势不容置疑。党报要适应新时期的传媒环境和传播手段,以全新的面貌不断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从而为党和人民发挥更大的作用。

[1]原海琴,谌亭颖,丁习跃.新时期党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J].出版广角,2014(4).

葛震(1984-),汉族,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公信力党报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