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扶贫新闻报道的采写思路与创新

2016-02-28 04:4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着力新闻报道

宋 林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台)

论扶贫新闻报道的采写思路与创新

宋 林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广播电视台)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首次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提出的,通过近几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精神的要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乡面貌,农村的贫困率有所下降,但仍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制约,使湘西州及武陵山连片山区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新闻报道也是实现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时,一定要注意采写思路的创新,以便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达到报道的效果。以下就扶贫新闻报道的采写思路与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创新;采写思路;新闻报道;扶贫

新闻报道是实际生活中对客观事实追求创新的劳动。随着新闻媒体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各媒体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优势,就必须创新新闻媒体报道,但新闻的采写及编辑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所以改变传统的新闻采写思路,创新新闻报道至关重要。

1 扶贫的内涵

扶贫的思路创新就是在新时期我国扶贫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扶贫方式进行创新,是提高扶贫的攻坚进程,拓宽解决扶贫开发突出问题的途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贵州省提出了要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就要创新体制机制,专项专用。2016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多次提出要把脱贫攻坚落实到实处。关于精准扶贫的概念,习近平也给出了明确答案。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出,对资金使用与项目安排要提高精准度,真正让群众体会到实惠。2015年11月,总书记在扶贫开发的会议上也提出了扶持谁的问题,要求各地管理人员要明确扶持人口,然后再因人施策。2016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不能像狗熊掰棒子,而是要切实抓反馈。在湖南,习近平透漏了一个细节,要做好扶贫回访工作,做到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

2 扶贫报道的要求及侧重点

我国在进行扶贫开发时,各地政府都在认真探索符合自身的扶贫方式,因此媒体采写一定要创造具有各地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将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到推动精准扶贫的策略上,选取具有影响力及强大感染力的事例通过新闻报道达到精准扶贫的要求。

2.1 报道的要求

扶贫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针,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报道的形式要保证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尽可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传达政府扶贫理念与扶贫政策的同时,也要团结民心,深入基层,新闻部门要安排相应记者进行蹲点行动,以便时刻关注扶贫状况,从而提供最真实、最新的新闻扶贫报道。例如,要采写一篇某一地区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最终实现农民丰收,脱贫致富的报道,就可以通过记者走基层与蹲点日记的形式,以具体的故事情节烘托氛围,贴近群众的生活,使报道更加有吸引力。

2.2 报道的侧重点

针对于湖南省8000多个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制定出不同的扶贫措施。例如,对于一些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民,可以采取搬迁扶贫的方式,不断推进大规模村民搬迁,真正实现搬迁致富;对于生活有困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人口、老年人等,采取兜底扶贫的方式,通过发放一定补贴,扩大医疗救助的地点,保障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对于生产贫困的地区,可以采取造血扶贫的方式,在保持原有的项目的同时,引入增收项目,使农民不仅有基本产业作为保障,还有增收产业致富,最终实现脱贫的目的。另外,可以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对贫困对象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创业技能,从而实现脱贫。此外,责任扶贫也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各个地区,新闻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尽管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突出重点,但都要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扶贫措施基础下开展扶贫报道。

此外,要想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仅靠扶贫报道是不够的,各新闻媒体还应做好调查研究,认真策划,根据国家提出的五个一批工程,并结合相关措施,从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贫困的关键原因,然后展开报道。媒体部门也要分阶段的派出新闻记者,时刻关注贫困地区的脱贫进度,形成扶贫与媒体良性互动共同攻坚的效果。

3 明确报道对象

首先,新闻扶贫报道的对象最好选择参与扶贫工作的典型人物或处于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扶贫的典型人物主要指在攻坚扶贫过程中有突出贡献、为群众起带头作用的人物或集体等。例如,花垣县残疾人联合募集大会,为双龙镇卧大召村募集了约200套棉衣,这让当地的贫困村民深深地感觉到了政府的关心。其次,对弱势群体的报道,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主要是针对于非常需要帮

助的贫困家庭,提高新闻报道的可听性、可看性以及典型性,像这样的家庭主要有因病致贫、残疾人以及留守老人等。除了对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的报道之外,记者还可以拓展到整个扶贫地区,通过讲述弱势群体脱贫的真实经历,展现出该群体被激发出脱贫内生动力。

4 做好舆论导向

4.1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扶贫引导

许多贫困地区为更好的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推出了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基本保障,所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扶贫建设至关重要。以下是湘西州推进的具体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交通扶贫工程,着力推进水利扶贫工程,着力推进电力扶贫与光伏扶贫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拖进农村互联网扶贫工程,着力推进文化扶贫工程,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新闻媒体在进行扶贫新闻报道时候,应抓住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报道,如贫困地区的危房改建、交通建设和产业建设等,记者采写的内容也要尽量用创新的意识去编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新闻内容报道出来。

4.2 在公共服务保证的基础上开展扶贫宣传

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农村低保、教育保障和人才支持等,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有利于实现稳定脱贫。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新闻媒体对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的报道,大多是简单地做一些政策宣讲式、会议式等类型的新闻,忽视了实地扶贫参与,尽管提供的公共保障方面的信息比较多,但很少进行深入报道。但媒体部门在对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保障进行报道时,应该选取记者参与式、亲身感受式的角度,尤其对于广电媒体,更应要求记者选取第一人称,以亲身感受的角度与群众共同分享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成果,充分展现贫困人口真正关心的问题,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准确的方向。

5 结语

扶贫开发是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既然已经打响了扶贫攻坚的第一炮,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真正让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全面脱贫的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媒体只有不断地创新报道方式,改变扶贫新闻的传播规律,才能跟上国家扶贫开发的步伐。

[1]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R].2016.

[2]吴雪娟.论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闻天地,2015(5).

[3]张丽霞.扶贫新闻报道创新研究——清远新闻报道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着力新闻报道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着力打造智能石化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