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发展影响

2016-02-28 05:10朱丽娜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世界

朱丽娜(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发展影响

朱丽娜(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语言是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轴心力量。没有了语言,世界就会在转瞬间灭亡。语言的存在填补了人类交际的漏洞,更是代表着人类的智慧结晶。全球语言是人类自诞生时经过无数人的创造与发展才形成了如今语言百花齐放的局面。它的发展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也凝聚于文化和经济交往里。英语、汉语、韩语、日语、俄语、法语等语言构成了世界语言之林中的色彩,而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语言也是民族特色的彰显。而我国实行尊重世界各国和各民族语言的政策,更从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上确立了中国语言的的地位。而这一切语言政策的贯彻实施最有力的措施是体现在语言教育上。全球各国也如同中国一样将其当做是民族复兴的桥梁融于本国的文化竞争力中。

全球;语言;人类;和平;发展

从牙牙学语到接受正统的语言文化教育,自此开始,我们正式成为这个国家的重要成员,更成为了地球村70亿人口的重要成员。全球语言既是包括了汉语和英语在内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代表着地球上的所有人类继续沿着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迈向美好的未来。

一、全球化下的世界局势分析

我们这个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更向着多极化的世界趋势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亚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亚太梦想的存在是区域性的世界共同梦想,也是代表着中国呼吁亚太社会和国际社会能够始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让这个地球更加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行进。

当然,亚太梦想的提出也折射出中国所处于的亚太地区的不稳定以及国际社会的动荡不安。其实,国际社会是很不公平的,一些大国打着“帮助小国”的名义任意干预他国内政,国家和人性一样,都是为了利益。中国、日本甚至是欧盟,虽然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力量,但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他国始终是陌生人。和平与发展的地球村虽然美好,但始终是难以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因此,如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了实现国家更大的利益,所牺牲的是更多的小国利益,而为了保障这样的利益成为永恒,他们对于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力量如中国、日本、俄罗斯也会采取或明或暗的打击。[1-2]

二、和平与发展的梦想始终是太过于理想化

在目前的社会要求各国都能抱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于地球村的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希冀各国都能够坚持这一宗旨。但在当今世界,东西方之间的贫困差异加深两者冲突,而西方的文化侵略也在解构东方人民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模式,而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再在国际社会中韬光养晦,更是成为了反华势力炮轰的对象。我们虽呼吁的全球化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把利刃,可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面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可能脱离这个全球化体系,却只能在这地球的“跷跷板”上继续被束缚在底层。这个世界的局势就是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上开始衍生出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和军事主义。

三、全球语言发展概述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化的接触交流日益广泛,毛寸和冲突日益激烈。我们已经不能从单纯地从“交流思想工具”,更不能从经典语言学家书斋里的符号系统角度理解语言,而是要从其承载、传承、建构特定文化的功能和机制这一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其本质特征。全球语言发展在于各国开始将其当做文化竞争力,将其置放在战略的高度上。语言战略主要由语言政策、语言教育以及语言规划等方面构成,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期,外语教育十分兴旺。而在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堂在最近几年也踏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全球所有语言肯定是要发展的,世界上很多语言就在全球化中走向了湮没甚至绝迹的命运,这也同时伴随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运动中的彻底失败。语言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都只能是消亡的命运。中英文和小语种的长足发展是由于其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紧紧把握了时代的契机,更重要的是其国家和民族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而更多的语言只是活在了本国人民的交际中,失去了发展的意义。一个民族倘若在全球化中不正视这个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己的文化也是很难立足的。但一个民族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承载与传承时,在全球化中会“死”得更快。改革开放的字面含义大抵如此。[3-5]

四、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趋势总结

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趋势可以有三种情况:本国家和民族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本土语言的承载与传承,进而实现发展,但是,将会以拒绝外来语言文化,甚至脱离于全球化社会为代价。其他国家的语言逐渐代替本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而本土语言走向没落与终结。

本国家和民族既能够充分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够在全球化社会中及时跟紧时代的步伐,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优秀营养,从而实现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竞争力提升。

这三种情况各自代表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方向,第一种是拒绝全球化,是再度地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第二种是接受全球化,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无法正视本土文化,无法保障其民族文化与国际社会接轨,而第三种文化是在接受全球化的基础上,实现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共赢。从全球中英文大热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对比,很显然,中国正停留于第二个阶段,正处于无法协调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状况下,而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向第三种状况过渡。但第三种状况毕竟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可能标志着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那个时候的国际社会秩序将是建立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与发展中。

全球化下的语言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其实却是由经济所主导的,由政治所影响的,它的发展趋势会如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样继续迈向光明或者黑暗的前途。未来我们的地球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这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至少未来是有可能通过人类的行为而改变的,我们会向着世界多极化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本国家和民族语言文化与全球语言文化相接轨的方向迈进。[6-7]

[1]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90

[2]金志茹.试论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及相关语言政策[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12)75

[3]崔雅丽,武波.全球化与世界语言新格局——《英语走向何方》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1(3)75

[4]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4(1)55

[5]王烈琴.语言濒危与语言维护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5)54

[6]马月秋,梁文霞.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对我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2)44

[7]谢倩.当代英国语言战略探析及借鉴[J].外语界,2015,5(4)32

H310

A

朱丽娜,女,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5,博士

猜你喜欢
全球化民族世界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多元民族
全球化陷阱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