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224例中医临床疗效研究

2016-02-28 05:10李向荣麟游县招贤镇阁头寺卫生院陕西麟游7215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气阴合并症阴虚

李向荣(麟游县招贤镇阁头寺卫生院陕西麟游721500)



糖尿病患者224例中医临床疗效研究

李向荣(麟游县招贤镇阁头寺卫生院陕西麟游721500)

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同时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以及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出现,糖尿病(diabetes)的发病率也渐渐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近一亿左右,其数量已居于世界第一位,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高发顽固性疾病。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医对此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指出糖尿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是因身体与饮食、工作、情绪等环境因素不相协调,导致脾肾亏虚,以致于患者自身的生精、气化功能失调,因而临床易表现为气郁、痰湿、瘀血、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等证候。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略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的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中医;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隶属中医消竭范围,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结合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初诊的224例病人,着重探讨其主要病机及演变不规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24例病人中门诊180例,住院44例。其中男112例,女112例。年龄分布:25岁4例;30~40岁10例;41~50岁23例:51~60岁30例;61~70岁67例;70岁以上90例。西医分型情况:胰岛素依赖型2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200例。

2.辩证分型与病程关系:病程1月~15年不等。阴虚热盛型112例,其中1年以内者70例,2年以内者42例。气阴两虚型50例,其中1年以内30例,1~3年10例,3~5年10例。气阴两虚挟瘀者62例,其中1~3年者30例,3~5年者10例,5年以上者10例。湿热阻滞者5例,其中一年以内者5例,3年者2例。[1-2]

3.辨证分型与合并症关系:有合并症者112例,占51.4%。阴虚热盛型中疖肿及泌尿系感染各20例。气阴两虚型中疖肿17例;植物神经病变10例。气阴两虚挟血瘀型中冠心病10例;视网膜病变20例;眼底出血5例;脑血管意外5例;阴阳两虚挟血瘀中,周围神经病变10例;下肢血管病变5例,糖尿病肾病10例。湿热阻滞中泌尿系感染、外阴瘙痒、慢性迁延性肝炎各1例。

二、病机及演变规律探讨

阴虚热盛者病程多在1年以内,随着病程的推移,又从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挟血瘀)—阴阳两虚转化的趋势。且本资料中有阴虚者169例,气虚者55例,病程6月~5年不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多分布在挟有淤血的两型中。故知,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气虚是其迁延的症结,淤血是其合并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阴阳两虚是其发展的趋势。而湿热阻滞的病人多伴有泌尿系感染,慢性迁延性肝炎等其他疾病,其是糖尿病病程中的一个变症。[3-4]

1.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180例具有口渴欲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耳鸣,舌红少津或舌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等不同阴虚见症,足可见阴虚在本病中的重要性。糖尿病之形成,多因素体禀赋不足,或过食肥甘积久化热伤阴,或五志化火灼伤阴液,或过用阴燥药物耗液伤津,或房室不节精血耗伤。以上诸多原因均可引起阴精亏损,而阴虚又可生内热,热反灼其阴液,故阴越虚而热愈炽,终发糖尿病。本资料阴虚热盛病人病程多在一年以内,且其他类型病人病之初起多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阴虚是其发病的关键。因此,在治疗上初期以滋阴清热为大发,可选用白虎加入参汤和玉液汤治疗,用药的当能控制病情,阻其发展。

2.气虚是糖尿病迁延不愈的结症:气虚症状者132例,占68.8%,病程分布在6月~5年不等,多是经中西药物治疗后口大渴、多食、多尿等症状消失,继而出现疲乏无力,心慌气短,多汗,易感冒,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等症。亦有少数病人发病即以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就诊。气是精微物质所化生,糖尿病一旦发病,食入之物质不能化生气血而多从小便排出—“每发即小便致甜,”精微物质日渐消耗,加之本有阴精亏损,气失之化生基础,日久必虚。如《治症要诀·三消》曰:“三消……久久不治,气极虚,则无能为力矣。”反之,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又赖之气的推动,气虚化生无权则阴精更少,气阴两虚之证成矣。临床所见糖尿病迁延不愈者,多有气阴两虚的表现。而气阴两亏有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其成为本病缠绵不愈的主要症结。在这一时期还要施以益气养阴执法,可选用降糖甲片(研制:黄芪、太子参、黃精、花粉、生地等)加减组方。另外,气阴两虚日久必有变症,不可不防。

三、瘀血是糖尿病合并症的主要原因

疼痛、出血、偏瘫、舌紫、舌下静脉曲张、唇绀、血液流变学检查示血粘滞度增高等瘀血表现者106例,占47.9%,病程多在2年以上。挟有淤血的病人94%伴有并发症(主要是血管神经并发症)。可知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多和瘀血有关。糖尿病日久,气阴两虚,“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今气虚运血无力,血流缓慢而成瘀;阴津亏损,津无以载血,血液干凅而成瘀。周学海比喻为:血如象舟,津如象水,水津充沛舟才能行。挟有淤血者病程多在2年以上,亦合中医“久病入络,血脉瘀阻”、“久病必瘀”的病理。另外,阴虚发热,热邪内耗,炼血成瘀者亦不鲜见。瘀血一成,阻滞气机,津液失布,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并且瘀阻心脉可见胸痹,阻于肢体侧麻木疼痛,上阻于目侧事物不清,眼底出血,故瘀血症的发生发展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治疗中必须活血化瘀,可选用祝谌予教授的调气活血方(木香、赤白芍、当归、益母草,、川芎等)加减治疗。

四、阴阳两虚是糖尿病的发展趋势

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出现行寒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面浮虚胖,阳痿早泄,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细等阳虚表现上者,多在本病的后期,临床见于病程较长者。本资料出现阳虚者32例,病程均在2年以上,5年以上者16例。病程较短者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的较重病人。32例均有不同合并症均伴有瘀血的表现。阴阳互根,互相滋生,相互依存,今阴虚损及于阳,气虚不能助阳,而成阳虚之症。这是本病发展到后期的多见证,此时兼症甚多,在双补阴阳的同时要照顾到瘀血等症的治症,可用金遗肾气丸等方加减。

五、湿热阻滞是糖尿病病程中的变证

本资料中出现口干不欲饮,食欲不振,或尿频尿痛,或外阴瘙痒,舌苔腻或黄腻,脉缓或滑数者8例,其中多伴有泌尿系感染,外阴瘙痒,慢性迁延性肝炎等病。本症之发生,或因湿热外侵,或因脾虚运化无权,积湿化热而成湿热之证,多是兼发其他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变症。治疗上清以热利湿为主,在下焦者以利为主,在中焦者以化为要,待湿热症状不明显时,要注意原有病机辩证治疗。

总之,糖尿病的的病机以阴虚为其发病的关键。初始多见阴虚热盛证,阴虚在肺肾,热盛在肺胃。随着临床应用清热药及正气的消耗,热像随之而失,呈现气阴两虚证。此时气虚以脾气虚为主,阴虚以肾阴虚为主,日久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瘀血是本病预后差的重要方面,随着病程的推移,常因瘀血引起合并症致残或危机生命。随着科学的发展,血液流变学检查方法可及早发现血液的瘀滞情况,临床无瘀血表现而流变示血粘度增高,要及时活血治疗,减少合并症的发生。[3-5]

[1]陈晶金.老年糖尿病的进展[J].中医研究,2011,12(23)78

[2]赵云,杨丽娟,欧爱华.从“毒”而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初探[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11(20)80

[3]杨亚波,丰立忠.清热化湿健脾法治疗湿热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26)56

[4]韩红玲.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和进展[J].光明中医,2014,10(29)43

[5]侯宇辉,孙丰雷,刘来彪.从脾胃论治糖尿病浅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5,11(20)32

R587

A

猜你喜欢
气阴合并症阴虚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