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初中数学教学

2016-02-28 05:10温建红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宁夏银川7500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法数学课堂教学

温建红(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宁夏银川750000)



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初中数学教学

温建红(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宁夏银川750000)

结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习论和数学教学论的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其特征,并对数学学习习惯的分类进行讨论,阐述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现实意义。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方法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做法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传授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另外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探求规律问题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这类问题不但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转变一些旧的观念,运用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教师要意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建设是一项深刻的教育思想改革,是一场科学意义的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1)数学是“泵”,不是“过滤器”,数学教育的功能必须从作为筛选手段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数学”教育。(2)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应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和一门应用技术而存在,数学必须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而不是脱离生活的“纯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3)数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1-3]

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传授学生不会的知识,高效优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的和途径,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动脑、动手、动口,进行观察、实验、阅读、思考,主动地研究问题,学会知识。

三、转变师生关系观念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甚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而且往往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应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

四、做好教师“导”的工作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在提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能不能回答。同时,素质教育也呼唤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面也有所创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措施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实际指导学法。具体做法如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好的教师不在于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在情境中学数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感兴趣,那么有浓厚的兴趣所构成的兴奋的精神状态,就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从而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启发、诱导学生大胆实践,积极实践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研究。情感教学的核心,是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一个适宜的情境。(2)结合实际,指导学法。结合教学环节的学法指导,即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确定独立学习,如何进行分小组学习。结合具体教材内容的学法指导。及时把与具体的教材内容有关的学法归类概括,以系统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一般性学法指导。即是质疑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小结的方法等等。一般性学法指导常常渗透在教学环节和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力求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有时也进行单独训练。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4-6]

[1]岳建军.中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89

[2]周春梅.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的探究[D].教育现代化,2011,12(7)90

[3]薛守队.如何创新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2,11(10)80

[4]孙晓红.对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几点反思[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3,8(7)66

G632

A

猜你喜欢
学法数学课堂教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