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2016-02-28 05:10徐小滨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新丝路(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学素质美术

徐小滨(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徐小滨(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创造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随之逐渐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便需要美术教学尽快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突破,改革及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实现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深入探究了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及质量。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要,这些都迫切要求有关力量要对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进行大力气的改革。

中学美术;学科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目前可以初步确定中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即调查研究中学阶段美术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和提高中学的美术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实现这一改革目的,就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学美术学科教学的改革。

一、调整美术教材内容,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根据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乡土教材内容。普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自然资源,如:用树根、泥土制作小型雕塑,用树叶、树皮、鹅卵石等制作装饰画,还可以利用春秋季节,组织学生进行室外风景写生。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校园和家乡的自然美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城市中学的学生来说,适当进行乡土教材的补充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开拓他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则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美术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应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在保证美术必修课的同时,加强各年级的美术课外活动,建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必修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获得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解决共性的问题。选修课和活动课着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这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又有所侧重,发挥不同的“育人”功能。[1-3]

二、强化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美术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开发右脑潜能,陶冶情操,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三、密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审美教育渠道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的.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不但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绘制一些相关的图表、画像等,一方面发挥了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审美教育的渠道。

四、美化育人环境,完善教学设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决定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好的学习环境,会使他们心情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恶劣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沉闷,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通过美化育人环境,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一起动手,实施育人环境的美化工程。为学校教室等公共场所绘制壁画,书写标语,装饰教室的展板等。通过艺术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醒目的标语口号.时时刻刻向人们进行着潜在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学生通过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受到了审美教育,提高了审美素质。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就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中学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多数中学都建有自己专门的艺术教室,购置了大量的美术图书、挂图、石膏像等,甚至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为美术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

五、加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发挥美术学科的审美教育作用,关键在于美术教师。一名合格的中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要有良好的智能结构。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相对较少。而中学的美术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的素质偏低,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快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1.协助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中小学美术教师假期培训班,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培训;2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高师美术函授学习的机会;3.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高师美术系进行短期培训;4.经常开展各中学之间的美术观摩教学,组织青年美术教师进行专业比赛和作品展示;5.选派骨干美术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4-6]

[1]邵东.美术理论教学的比重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5(S3)88

[2]杨晓静.多维视角下的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7(2)76

[3]林金凤.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浅析[J].大众文艺,2014,6(13)90

[4]刘畅.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问题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7(10)96

[5]谢宛池.“技能、教学、思想”——谈美术教育硕士的自我提升[J].艺术科技,2016,1(6)32

[6]郑跃丽.探究式学习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4)87

G633

A

猜你喜欢
中学素质美术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创意美术
在多解中学创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