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网络报道中的力量
——以微信“7·22”甘肃岷县救灾报道为例

2016-02-28 18:59麻晶晶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媒介微信信息

麻晶晶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7)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网络报道中的力量
——以微信“7·22”甘肃岷县救灾报道为例

麻晶晶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每一种传播媒体都以传播技术为先导,出现在人类生活、生产劳动中时,都会改变现有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乃至整个传播环境。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微信这种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微信又以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既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开创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本文尝试探讨技术、媒介(微信)、社会三者为新媒介信息传播提供的可能,以及这种可能所带来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的新变化。

关键词:技术;媒介;社会;微信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和漳县交界(北纬34.5°,东经104.2°)处发生了6.6级地震。甘肃武警总队定西支队岷县中队的官兵,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永光村展开救援,中队战士用手机抓拍了挖出第一位被埋群众的珍贵瞬间,“新华网·人民武警”在头条刊登了这一消息,在“7·22”甘肃岷县抗震救灾报道中首次尝试运用微信手段进行网络直播式报道,后续推出专题《新华网·人民武警记者震区纪行》,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被新华网推送至首页显著位置刊发。微信作为社交媒介,其拥有方便、及时、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微信利用自身的传播特点,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微信突发事件报道方式的出现,也为以后报道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本位将从技术、媒介(微信)、社会三者互动的视角浅析这种可能性。

一、技术——新媒介演化的内在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一旦产生了新技术,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人们利用媒介的方式。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真可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而且这种被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信息渠道,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改变着人们常规的交流方式、阅读方式,甚至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当然,互联网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互联网正在催生新的社会形态”。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形态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媒介形态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催促着人类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提升,推进了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终端形态的不断更新。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导致受众的碎片化,受众的碎片化导致阅读的碎片化。手机终端以其移动性、便携性、交互性、多功能性等特点,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手机成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1]正是因为手机终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容小觑。从2011年下半年起,“有事微我”成为继“织围脖”之后的又一个流行热词。其中,“微”指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免费社交APP,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交流和分享信息。微信是一款专门针对手机终端而研发的软件,主要支持的手机版本为Android版、iOS版、Windows Phone版、BlackBerry版、S60V3版,这是用户使用微信的技术基础。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价格的不断下降、手机流量的开通和wifi的覆盖,给用户使用微信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如果说微信是软件,那么手机终端就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没有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信就没有“星火燎原”的途径和渠道。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秒”时代——新媒体时代,谁能赢得速度谁就是赢家。智能手机以开通的微信作为新兴技术手段,利用自身语音、图片、视频传输功能的优势,在媒体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站在了前沿阵地,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网络宣传报道中的滞后性,为网络宣传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

轻装简从代替负重前行,表现出了更强的征战力。假如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要求记者携带装备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数码相机,保证新闻现场图片与文字稿件同步传输,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再如需要现场“出画面”的题材,会同时派出摄像记者实时传输视频新闻,这样做难道不显得繁琐吗?这显然不利于快速反应和长途奔袭,难以完成“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任务需求。然而,在微信时代,只需带一部开通微信功能的智能手机即可满足这些要求。例如,在甘肃岷县地震的震区,发微信其实比打电话、发短信更靠谱。记者在报道中的许多稿件,都是在采访途中或在手机通话信号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及时收发传送的。轻装上阵,尽显时速。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不够专业。然而,在“7·22”甘肃岷县地震中,甘肃总队定西支队岷县中队的官兵,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永光村展开救援,中队战士用手机抓拍了挖出第一位被埋群众的珍贵瞬间,“新华网·人民武警”在头条刊登了这一消息,模糊的画面、紧张的救援、没有修饰的语言,以最快的速度展现了灾区救援的场景,回应了受众的关切。没有人质疑这篇报道的图片质量和价值,只觉得报道真实、可信,反而凸显了新闻媒体报道快捷高效的专业形象。

二、微信——顺应信息传播需求的补偿性新媒介

媒介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是这个时代人们关注的焦点。任何一种新型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身能力的证明。而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显示了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所作出的努力。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媒介技术构造的社会中,任何媒介形式都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介质而存在,而是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二社会空间。

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他的著作《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从“补偿性媒介理论”可以看出,任何一种媒介的强化和淡出,任何一种媒介功能的升级和衰退都是媒介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微信的出现是对短信、彩信、飞信等传统通讯工具的一种补救和继承,微信不仅可以发送文字、图片等,还可以发送即时语音甚至是视频,而且没有通讯费,只需要少量的流量费。微信这种颠覆式的通讯方式,不仅完成了即时通讯的基础功能,而且还在传统通讯的基础上扩展了基础功能,让通讯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更有趣。除此之外,微信在功能方面比传统通讯工具更具人性化,用户使用微信时更能满足心理需求,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社交心理。

微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并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有网络的前提下,微信可以随时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可以随时与好友交流和分享信息,传递情感。而微信的这种传播方式运用在工作中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延伸。让工作融入生活,工作就会变得快捷和轻松,一旦生活方式成为工作方式,工作者就会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积极性。微信建构了一个强大的社交圈,微信的朋友圈、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成为网上的圈子化部落。微信的朋友圈已成为突发事件信息的发源地,微信从一种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中。

微信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社会民众的青睐,同时各大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纷纷推出微信公众账号,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阵地。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央视评论”、“央视财经”等多个微信账号;《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中青在线”微信平台。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形成以微信为信息传播的中心以及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的传播模式,避免了以往单一媒体“孤军奋战”的状态。

三、社会——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新变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媒介进步和传播技术发展的历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带来了传播活动和环境等的变革,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今,微信这一新媒体传播工具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分享的工具,本质上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变化,也突破了广播一直以快著称的“神话”。除此以外,微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免费、易传播、有强大的朋友圈方面。微信可以将新闻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加上微信的自动回复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对关键词进行搜索随时随地获得整理打包的新闻资讯,大大简化了用户搜索新闻的繁琐程度。上述功能以及几乎100%的受众到达率,使得微信成为传统媒体为用户打造小众化传播、精细化服务的利器。即使微信诞生的时间不长,但它快速的传播覆盖力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随着微信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和改变也是不容小觑的。

媒体的发展历程离不开社会和人类的共同发展,交流与沟通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交流就必然存在着传播,当新技术不断进步,媒体的发展也随之进步的时候,新媒体的产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同时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向,影响着社会化的进程。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类的社会行为和交流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发展,个人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追求人性的完善和个性的自我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也是人,社会与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技术的进步也是以人的发展进程为参照的。保罗·莱文森在媒介发展规律“人性化趋势”理论中谈道:“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2]

新媒体是社会和技术进步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类受益于技术的直接体现。这种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也要求我们将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

[2]保罗·莱文森(美).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9.

[3]马歇尔·麦克卢汉(加).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34.

[4]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5-127.

[5]李庆林.论媒介技术的功能演进[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7):202.

[6]张华夏,张志林.关于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1):49-52.

[7]李正风,黄错坚.现象学视野中人与技术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84-86.

[8]杨芳芳.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J].理论与实践,2006 (06):84-86.

[9]孙岩.从人性技术化到技术人性化的哲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6):52-55.

[10]孟盈.论媒介与社会关系在发展中的交互促进[J].复旦学报,2010(04):136-140.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06-02

猜你喜欢
媒介微信信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信
微信
微信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