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

2016-02-28 04:41孙珍香王春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码数字化

孙珍香 王春霞

(作者单位:即墨市广播电视台)

实现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

孙珍香 王春霞

(作者单位:即墨市广播电视台)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日益普及,网络电视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有取代传统广播电视之势,但两者各具优劣势,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更符合时代与观众所需。本文在分析两者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业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措施。

广播电视;网络电视;融合;发展

1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技术融合发展的基础

1.1 节目源上编码技术的统一性

就当前主流的音视频编码技术而言,PEG-1Layer3是主流编码技术,用于音频压缩且属于国际上通用的编码技术。视频压缩标准如MPEG-2、MPEG-4和ITU针对多媒体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如H.263,H.264标准,与H.264标准对应的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主要瞄准的也是高清电视领域。以上音频与视频编码技术均可为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所用,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之在各电视领域内的运用更加广泛和频繁。

1.2 新的压缩编码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科技的发展推动下,新一代的编码与压缩技术层出不穷,为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电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H.264/MPEG-4AVC、AVS、WMV9等,具备良好的容错性。在保证相同图像质量前提下,H.264/MPEG-4AVC所需的编码带宽仅仅是MPEG-2的36%,换句话说,按照现行MPEG-2体制下,标准清晰度节目编码带宽3~6Mbps,1080p高清晰度节目编码带宽18~25Mbps的标准进行换算,H.264体制下的编码带宽则分别仅需1~2Mbps和6~8Mbps。在该技术的推动下,原本不具备接入网络视频的广播电视得以在网络中播放,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其所需的带宽进一步下降,播放的效果即节目的质量得以提升。从此角度而言,两者的融合发展没有阻碍,技术提供了最为直接和关键性的基础。

1.3 P2P技术提升网络电视的传播能力

当前,P2P和P4P技术受到了大众的青睐,通过运用相应软件将P2P和P4P技术融入到各类数字电视机顶盒,不仅可以实现了双向互动而且节目质量更具保障。消费者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随时观看网络电视及数字化电视节目,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1]。对于消费者而言,网络电视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上观看,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巨大的便捷性,但因流量以及播放速度等限制,制约了节目播放的质量。然而,有线数字网络的出现,为节目的传播提供了专用的网络,避免了其他网络业务抢占网络电视的带宽,保障了节目的质量,更利于用户接受。

2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发展的路径

2.1 以广播电视为基础开展网络业务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于前者基于网络以及自身的条件建立一个符合发展趋势的网络媒体,即通过网络播放以及与消费者互动的网络平台。例如:当今央视已经建立的国际化网络媒体平台——CCTV移动传媒与CCTV手机平台等,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实现了视听互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效果而且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成为了行业标杆之一。对于其他广播电视而言,即可效仿这一做法,实现传统广播电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

2.2 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模拟音质

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均是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形成的不同媒介形式,对时代的发展均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彼此又各具优劣势,将两者融合发展在于实现两者优势的互补,促进两者的创新发展[2]。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桥梁,通过构建模拟音质弥补了广播电视在向网络电视转化过程中的缺陷,增强了转后的节目效果,甚至达到了音质的无损展现。

2.3 移动多媒体电视业务的开展

数字化技术为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持,然而要进一步推动融合后的发展尚需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相应的业务,以实现广播电视在互联网平台的高覆盖率及播放率。同时,在扩大消费群体的基础之上逐步降低消费者的成本,反之利于扩大该业务的市场份额,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市场环境。当前,移动端媒体企业以及展现途径繁多,智能手机、移动公交、火车等均可播放,为开展业务提供了丰富的途径,但尚需要在此基础之上降低费用以及丰富节目内容,进一步推动两者的发展。此外,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各具优势,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例如:网络电视能够借助广播电视的清晰度而广播电视可借助网络电视的快捷性,以达到传输快捷与高清的目的。

3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电视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尤其是在各类移动端媒体普及的前提下,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减而网络电视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为此,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可在保留传统节目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创造出新的节目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更提供了互动功能,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1]尹健.关于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发展[J].通讯世界,2016(10).

[2]刘春芳.浅谈网络电视与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3(2).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码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Genome and healthcare
数字化制胜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