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过节情难忘

2016-02-28 10:51刘文治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白薯成林工会主席

刘文治

我度过了人生77个春秋,若问哪年春节最难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1961年的新春佳节。那年除夕,车间的工友给我家送来了两袋白薯,让我和母亲与姨全家吃上了一顿团圆饭。

1960年7月我母亲突发脑血栓,经医院抢救命算是保住了,却落下全身瘫痪的后遗症。治疗了两个多月母亲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考虑到住院费不菲,我把母亲接回了家。为给母亲治病,我几年的积蓄所剩无几,生活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我向车间党支部与工会讲了我家的困难。经反复研究后,工会主席找到我,他说,长期补助我不够条件,车间只能按特殊情况补助我一个月,这解决不了我家的困难,所以车间准备安排我上中班和夜班,让我白天在家伺候母亲,晚上请个亲属陪伴病人,这样既不影响工作,每个月还能多拿几元的夜班费。工会主席说的我理解,那个年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2元才能申请补助;而当时我是三级工,工资49.03元。对车间的关心与照顾,我表示了感谢。

回到家我把车间的意见告诉母亲,然后到姨家求助。姨爽快地答应了,并得到儿女的支持。 临近春节,为报答姨几个月来的辛苦劳累,我请姨全家到我家一起过春节。姨开始不同意,她说:“就你们娘俩那点粮食定量,一个晚上能吃去你家3天的定量。”我说:“这您甭操心。”边说边把姨领进小屋,掀起用盖布盖着的两袋白薯。回到大屋,姨问:“你挖回家的白薯不都吃了吗?”母亲接过话茬:“这两袋白薯是前几天他们车间的两位师傅走了几个小时送来的,真不容易呀!”母亲说的两位师傅,一位是我们车间的工段长张景华师傅,另一位是我的班长于成林师傅。3年自然灾害期间,许多人家用白薯和白面烙饼、和玉米面蒸窝头,着实吃过几顿饱饭。

顺便提一句,瘫痪一年多的母亲经过家住白纸坊一带的“神针”赵六爷几个月的扎针治疗,先是能坐着,后来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念念不忘在艰苦岁月里,在曲折坎坷的逆境中,扶助过我的那些恩人。

照片为1965年我们班春游时在长城上的合影,前排左一是我,左二为班长于成林师傅。

猜你喜欢
白薯成林工会主席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吃白薯的正确姿势
期盼
“娘家人”好的留下差的走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会主席
挖白薯
糖心回忆
挖白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