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学智库建设与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

2016-03-01 05:13马树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6期
关键词:智库大学图书馆

◎马树梅

新型大学智库建设与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

◎马树梅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大学智库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未来新型大学智库建设的策略,指出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是新型大学智库建设的重要依托。

智库(Think Tank),即智囊机构、智囊团,也称“思想库”,一般指由各类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的、为政府和社会出谋划策,提供最佳思想、理论、策略等咨询服务的公共研究机构,是集中产生知识、观点和思想的地方。自2009年郑新立发起全球智库合作交流倡议以来,我国智库研究热度逐年上升(图1、2),大学智库的研究基本上和智库研究同时起步,其研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3.9%。

当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智库发展快速升温时期,也是全球智库处于转型发展的时期[2]。自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并于15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新型智库既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中国各类智库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的同时,大学教育智库(以下简称大学智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各学科研究人员的关注。

国内外大学智库发展现状及我国大学智库建设问题所在

国内外大学智库发展现状。我国古代一直有类似“策”、“智囊”或“谋略”的词汇,其实与智库的涵义很相近,所以现代智库的内涵及功能,早就在古代中国扎根。现代智库一般分为独立智库、官方智库和大学智库(也称“高校智库”)三种类型。大学智库作为现代智库的重要类型,承担着作为教育机构应有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职能;大学智库虽然不具有机构上的独立性(依托大学母体而存在),但更强调政策研究与学术观点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且一般侧重于周期较长、思想性和理论性强的政策研究,这与专注于紧迫性政策研究的独立智库反差较大。这些独特性使大学智库与其他类型智库优势互补,在现代智库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智库的综合化发展趋势较明显,如:从事教育研究的智库性质综合化、教育研究手段跨学科性、教育研究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教育研究活动和人员多样性等。全球教育政策顶级智库前10强中,专业类智库约占40%,综合类智库约占60%,且研究型大学是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的集中地。此外,国外大学智库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确保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正常运转;且高度重视国际协同合作,其路径主要包括设立海外机构、聘用国际人才、承办国际项目和国际会议等。

我国大学智库建设问题所在。全球扩张和国际介入已成为国外一流大学智库重要的发展动向。侯定凯[2]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占据统治地位。智库影响力与其所在大学的类型高度相关,世界一流的智库往往诞生于国际一流的大学。目前,我国大学智库存在影响力较低、研究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缺乏实际成果转换的渠道和机制等问题,要想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性事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指出,2015年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美国依然排名第一(1835家),其综合性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蝉联榜单首位;中国智库以总数435家排名第二,相比于2014年的429家增加了6家智库,可以看出我国智库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在综合排名榜单175强中,仅有9家中国智库入选,这与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落差很大,且与我国智库总数不能相提并论。其中,大学智库也仅有两家上榜: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究研院(第64名)、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150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智库建设亟待加快步伐。面对国际一流大学智库的全球扩展态势和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我国的大学智库有必要将全球化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目标。

未来新型大学智库建设的策略思考

发挥大学智库与众不同的优势和潜力。纵观全球,美国是世界上智库最发达的国家,例如大家众所周知的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基金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兰德公司、对外关系理事会等等,于铁军[5]认为美国智库之所以发达,其根基在大学,只有大学中扎实的基础研究和鼓励创新的研究体制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上各种智库制造和输送人才,大学智库的地位和潜力可见一斑。

大学智库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前文已经提到,国外大学及教育智库的综合化发展趋势较明显,这与当今全球化竞争中一个国家面临的往往都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有什么样的问题产生就有什么样的策略应对。这种需求使大学内的多学科优势得以体现。大学智库隶属于大学,从大学本身来看,它聚集了各种学科的研究力量及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其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齐全,在研究的长期性和基础性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研究政策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为政府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

全民树立全球化意识。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智库全球扩张,扩大影响力的发展动向,我国大学智库也应该树立全球化意识。当今的中国正全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国际的合作交流正在不断深入,涉及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用全球化战略眼光的智力支持去迎接巨大挑战,而大学恰恰是这些人才的聚集地。

大学智库建设离不开大学图书馆服务体系这一有效载体的依托。不仅是大学智库,所有智库服务的主要形式都是信息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分析与调查以及信息资料的推送,且这一过程无一不是通过科研人员来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整个服务体系与此又是不谋而合的,大学图书馆是整个大学的心脏,是维系大学智库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献情报服务机构,当今倡导的新型智库建设战略对大学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图书馆理应把握这个机遇,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转型。首先,智库在出思想、出对策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用以支撑智库的科学研究。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和数据库资源,而图书馆馆员的职责就是本着“主动服务,用户至上”的原则将有效资源第一时间传给用户。其次,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下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图书馆员有着熟练的信息检索、情报分析和文献计量专业技能,如分类标引、情报监测、情报计量和可视化、舆情分析等,一方面可以为智库的科学研究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项目的后期评价做出高质量的评价报告。再次,图书馆是一个与广大用户和读者接触最广泛的平台,在长期的服务中早已建立起一套用户服务机制,适用于所有自然人,在智库建设中服务科研工作者们得心应手,且图书馆界已经建立各式各样的专家数据库,这一天然的平台优势使智库可以将活跃的思想成果迅速传递给广大读者,也可以使智库在科研项目中更加快速地找到合适的专家。在这个辅助大学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体现,也在无形中推动了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大学图书馆智库建设的进程。

我国的大学智库建设相较于国外一流大学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需要探讨,欧美等一流大学智库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尝试,为我所用,但前提是必须符合我国特有的国情,打造属于自己的智库品牌。大学智库依托大学图书馆这一有效载体,本着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以前瞻性眼光为指引,充分发挥大学本身的资源优势,有力推动政府政策深化改革,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图书馆科研项目‘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组织架构模式调研与分析’(项目编号:TSG15B08)

猜你喜欢
智库大学图书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图书馆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