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31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1 10:29布仁巴图赵百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蒙医

丽 霞 布仁巴图 赵百岁

1.内蒙古民族大学 蒙医药学院2013级研究生,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蒙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31例临床疗效观察

丽霞1布仁巴图2*赵百岁2*

1.内蒙古民族大学 蒙医药学院2013级研究生,内蒙古通辽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蒙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确诊的6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显著优于对照组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蒙医;慢性结肠炎;大肠包如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是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里急后重,甚至有黏液脓血便等,此外还可以出现贫血、发热等全身症状。虽然蒙医学当中无慢性结肠炎这一病名的直接记载,但是该病属蒙医大肠包如病范畴。蒙医认为胃中未转化的食物精华到肝脏后产生恶血,流注于大肠而滞留于某一薄弱处,再与赫衣相混,进而由赫衣、血之热致使大肠受损所致[1]。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灌肠或激素治疗为主,虽然缓解症状较快,但是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效果不佳,无法根治,而且长期服用抗生素也会造成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功能紊乱。蒙医治疗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近期疗效快,远期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采用蒙医治疗慢性结肠炎得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2例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寒型慢性结肠炎27例,热型慢性结肠炎21例,黏侵型慢性结肠炎1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36~75岁,平均年龄(53.5±6.4)岁;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55.7±3.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既往有肠炎使,反复腹痛、腹泻;②结肠处有压痛,大便带脓液或带血持续3个月;③乏力,里急后重,左下腹部有压痛,排气不畅;④大便常见白细胞及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有细菌;⑤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下糜烂、溃疡、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

1.2.2蒙医诊断标准参照《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①寒型:腹胀、腹泻,大便中有黏液带不消化物,得热腹部不适可减轻,尿清,舌苔白腻,脉像沉迟;②热型:腹部胀痛,大便呈稀水样或呈黄绿色且气味大,喜热,口渴,烦闷,尿赤黄而气味大,舌苔薄黄,脉细数;③黏侵型:腹痛剧烈,大便呈恶臭腐败味或带血,头痛,口干,尿赤黄而气味浓,舌苔薄黄,脉滑数。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中西三维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50)1g,每6小时1次,维持量为1次0.5g,每6小时1次。同时予以灌肠治疗,思密达6.0g,锡类散3.0g,云南白药1.0g,地塞米松5mg与生理盐水溶成100ml,每天一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2观察组以蒙药达格布玛那格-15味为主方药,早、中、晚酌情添加其它几种蒙药治疗。巴达干型:以祛巴达干助火,益肠为原则,早:达格布玛那格-15味散3g加查干乌日勒15粒,午:敖拉盖-13味3g,晚:尤日勒-13味丸15粒;希拉型:以清热、益肠为原则,早:加达格布玛那格-15味散3g,音达拉-15味丸,午:苏龙嘎-4味汤3g加服巴特日-7味丸15粒,晚:哈敦嘎日迪-13味丸15粒;夹黏型:治疗宜清热,杀黏止泻,早:达格布玛那格-15味散3g加服哈敦嘎日迪-13味15粒,晚:巴特日-7味13粒。如有脓血便可加服止血红花-8散3g。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基本正常,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溃烂愈合,仍有较轻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有效:症状稍有缓解,大便常规稍有好转,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粘膜好转、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表现。无效:症状无改善、大便及结肠镜检查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以病

程发展缓慢迁延,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疾病。蒙医认为本病属蒙医“大肠包如”范畴,主要由于肝脏未运化之精华所产生的恶血,滞留于大肠,与赫依相混,进而由赫依、血之热致使大肠受损所致。西医主要以抗菌素、灌肠、激素治疗为主,虽然缓解症状较快,但是治标不治本,极易复发,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平衡失调,肠道功能紊乱。蒙医治疗是依据各方面的反应,辨证施治,既重视病因,又注意疾病发展的阶段性,既重视病症,又注意体制的差异性。蒙药达格布玛那格-15主治腹痛、腹泻、食积不消导等慢性胃肠道疾病;敖拉盖-13主治腹胀、腹泻、肠鸣、胃肠虚弱;苏龙嘎-4味汤主治肠热、腹痛、腹泻;音达拉-15主治热性腹痛、腹泻、痢疾;哈敦嘎日迪-13消黏、止痢疾、腹泻。笔者以蒙药达格布玛那格-15为主方药并配合以上几种蒙药治疗后清除了慢性结肠炎的毒素,调节肠道功能,修复结肠的溃疡面,保护结肠正常吸收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了彻底治愈结肠炎的目的。蒙医治疗慢性结肠炎治标也能治本,有好的近期疗效,更有好的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2,12:5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2.

[3]乌兰.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7:60-61.

[4]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 (6):354.

(收稿日期:2015.11.06)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08-02

作者简介:丽霞(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2013级研究生。通信作者:布仁巴图(1962-),男,蒙古族,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药学博士。赵白岁,女,蒙古族,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蒙医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猜你喜欢
蒙医
蒙医“萨病”治疗概述
蒙医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4例临床观察
浅谈室性早搏的蒙医诊治
蒙医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蒙医放血疗法机制简析
蒙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
蒙医结合艾灸治疗膝关节病
蒙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