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聆听
——结合作品浅谈数字媒体时代的音景

2016-03-01 04:45陈梦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艺术家创作艺术

陈梦琪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重新聆听
——结合作品浅谈数字媒体时代的音景

陈梦琪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以视觉感官为主导地位的艺术历史在书写过程中逐步出现声音元素。由于科技的发展,声音成为可以被记录和研究的实体,数字媒体时代的声音创作有多重分支。本文旨在通过音景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进一步探讨音景与空间、地域、情绪、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通过国内外音景作品的对比进一步分析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听觉觉醒,为声音创作研究提供参考。

声音艺术;音景;视觉建制;声音装置;纯粹听觉

声音创作的风潮在西方艺术史中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从未来主义的噪音始到如今的实验电音,西方艺术脉络中关于“声音”的脉络性思考甚至可以前推到西方文明的初始阶段。艺术家们对声音媒介的使用与西方政治、宗教、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声音艺术”在西方语境下具有相当的激进性。“声音艺术”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往往被视为声音创作的统合。相关声音创作的词汇还有1916年未来主义艺术家路易吉·卢梭罗(Luigi Russolo)提出的“噪音艺术”,达达人提出的“音节诗”,60年代以来激浪派艺术家们提出的“声音作品”(Sound Work)、声音装置(Sound Installation)、声音雕塑(Sound Sculpture),70年代出现了“音景”(Soundscape),等等。这些词汇的提出并非为声音艺术下定义,而是艺术家们突破原有艺术建制的创作方式,这些词汇是从听觉层面进行变革,使用声音作为创作的媒介的一种说明方式。本文将在声音艺术众多研究领域中就音景这一创作和聆听方式结合作品进行说明分析,分析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运用和本土延展。

一、音景的基本含义

加拿大学者及作曲家雷蒙德·莫雷·薛佛(Raymond Murray Schafer)于70年代提出一种听觉理论,将“声音”与“景观”合二为一,谓之“音景”(soundscape),是与视觉中心的“景观”概念平行的“声音景观”,提倡对声音生态学采用“音景”方式来研究。音景主张保留声音原貌,并强调声音与空间的关系。音景创作多用来进行社会学研究,如从某地声音取样中研究此地的语言变化和生态变化情况,以引发思考。作品多以纯录音材料为主体,视觉空间的营造极简单,以专注于听。

二、艺术家作品中对音景的运用

约翰·凯奇创作于1952年的无声作品《4’33’’》尤其受东方禅宗大师铃木大拙的影响,作品中展现了他对静默的运用、对随机性的强调,消解艺术家的主体性,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打破。作品演出过程中只有演奏者打开和关闭钢琴面板发出的微弱声响和观众席上的人们在等待演奏过程中无意识发出的声响。这些环境中细微声响的集合在没有音乐声的音乐厅空间中形成了独特的声音景观,人们终将注意到自己的声音。该作品的声音环境与听众自身状态形成了对比,质疑演奏空间,引发人们对音乐边界的思考,提醒人们注意聆听环境中的声音。受凯奇的影响,激浪派艺术家们如白南准、小野洋子等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声音元素,在他们看来,声音在视觉艺术体制中是更好的挑衅媒介。

听觉记忆往往能唤起人脑中的音源所指,如说话的人声、动物叫声,日常生活中的噪音、汽车发动机声、工厂机械声。声音除了其发声内容,还有重要的声场属性,声音作为艺术创作材料使作品在精神感官层面有了更多维的体验。安妮雅·拉克伍德(Annea Lockwood)的声音作品中常常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发声物,让听众在摈弃视觉的情况下重新聆听,得到全新的体验。在她的音频作品《water gone》中,听众可以听到声音的成像:水容器的金属质感、体积,以及水流在金属容器中的运动、远近距离和水撞击容器时的力量强弱。在没有视觉和触觉实体物的情况下,声音的内容可以在脑海中成像,这样的音景作品能使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由视觉感官作为意识主导的平庸,进一步探究听觉体验。

对环境音的模拟再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语言体系中有许多拟声词是对发声物的模拟。在文字系统中,自古以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描述场景环境时会描述声音环境,用拟声词、叠词和形容词给读者提供一个有意境的想象空间。科技的发展使得声音的再现变得容易,不论是人口发声或是人为制作的发声装置,声音始终是无形之物。文字的书写仅仅停留在意识当中,难以去运用。当录音技术不断发展,无形的声音可以被记载、复制和传播,声音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真正的安静,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声音。由于人脑对信息处理的过滤,往往变成选择性地听,人会从嘈杂的环境中获取想要听到的声音内容,环境音或者背景噪音常被无意识地忽略。音景创作常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易忽视的声音相关。不同地域的环境音有其地域特征,环境音与地点存在呼应关系,声音作为景观与环境场域的构成关系延伸出更多含义。1967年,玛丽安·阿玛切(Maryanne Amacher)在作品《联城计划》(City Links)中将收音的麦克风放置于波士顿港,播放端放置于其在麻省理工大学的工作室,3年时间内日夜播放波士顿港的环境音。异地环境音的叠加使空间产生重叠感,由声音回溯记忆中的某个部分,声音与现实结合,产生奇妙的虚拟现实感。

客观环境下的声音往往包含人文之声,不同地域中大街小巷的方言、小贩的叫卖声、戏台演出声等,人声是声音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2010年的特纳奖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擅长探索声音与空间的奇妙关系,作品内涵涉及其政治历史和社会人文态度。她的获奖作品《Lowlands》可以被称作声音装置,在格拉斯哥市中心三座大桥下面安装喇叭播放她自己吟唱的一首民谣——16世纪的苏格兰歌曲《Lowlands Away》。据悉大桥是自杀高发地,而这支民谣的内容则是讲述溺死的人回来寻找爱人的故事。苏珊温柔悠长的声音盘旋在水面,给人传递平静的力量,让人重新思索生命与死亡。绵长的歌声与大桥周边的现实音景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听觉互动空间。用声音连接两个不同的空间,这种创作方式在艺术家的声音创作中多有用到,这种结合方式所能诞生的可能性和意义是无限的。

三、城市音景的研究及研究价值

薛佛在20世纪60年代末发起了“世界音景计划”(World Soundscape Project),在欧洲多个城市和村庄进行声音生态的研究。几十年间,声音生态的研究范围慢慢扩散到日本和台湾地区,多采用田野录音的方式来进行。2005和2006年,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组织了“都市发声”项目,7位英国声音艺术家利用这些城市的声音环境进行创作,还邀请各个城市的居民描述他们最具印象的都市环境声。[1]

中国大陆的声音艺术家如殷漪、①王婧②等在中国音景领域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声音旅行》是殷漪的长期音景计划,通过实地录音对声音作为媒介、认知途径、消费形态、行为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王婧的田野录音和声音行走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在他们的影响下,聆听方式被慢慢传播开,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对本土声音生态的研究中来,但这部分人群还只是少数,在视觉建制为主导的艺术市场中,对听觉建制的研究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工业的发展使城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噪音。社会的快速进步意味着事物更迭迅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音在逐步减少,一些人文现象的声音被时间抹去,工业电子的声音不断覆盖。通过听觉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历史,有太多的角度可以去书写。

声音创作在当代艺术中的呈现往往是跨媒体式的,音景最初提出时强调纯粹听觉,反对一切视觉形式的干扰,而后续的许多艺术家将音景与视觉元素结合,打破了这一规则,同时也扩宽了音景的范围。科技时代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中也多用到声音,在视频、录像、装置作品中,声音往往在作品中处于辅助地位,观念表达的核心依然在视觉层面。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声音的创作,在跨媒介的创作方式中,声音作为新媒体作品的重要媒介之一有其研究的意义。在声音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希望能有更多人基于在地城市提出议题,从声音景观中进行内延,在听觉系统下进行思辨。

注释:①殷漪,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声音记录者。BM(www.bmspace.org)艺术机构创建人。自由即兴音乐大乐队—上海自由音乐联盟发起人。殷漪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现代舞、肢体剧场。其音乐作品多次被肢体剧场团体“组合嬲”(上海)、Rubata 舞团(柏林)、广州现代舞蹈团使用,并多次在欧洲演出。

②王婧,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人类学、声音研究者,声音活动策划人。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跨学科艺术系,人类学表演学方向。出版专著《声音与感受力:中国声音实践的人类学研究》。2013~2014年担任上海外滩美术馆“暗流:重塑亚洲的力量”之“声闻”系列学术主持。杭州民间艺术组织BUS创建人之一(2013至今)。创建声音艺术和实验音乐专业学术网站(www.sonorouspresence.org.)。创建并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声音实验室(The Sound Lab.)。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声音研究、感官研究、表演学研究,人类学方法等。

[1] 王敦.声音的风景:国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J].文艺争鸣,2011(01):77-81.

[2] 林其蔚.超越声音艺术[M].艺术家出版社,2012:181-190.

[3] 王俊秀.音景的都市表情:双城记的环境社会学想象[J].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2001(10):89-98.

[4] 傅修延.论音景[J].外国文学研究,2015(05):59-69.

G206

A

1674-8883(2016)18-0090-02

陈梦琪,湖北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研究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助教,2010年作品参展《无域之城——青年实验影像中的武汉》,2010年作品参展《湖北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艺术展》,2013年作品参展《“声体影力”全媒体剧场》,2013年作品参展《武汉建筑艺术双年展》影像展。

猜你喜欢
艺术家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