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的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观

2016-03-01 04:45张珈绮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穆青新华社马克思

张珈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穆青的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观

张珈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时值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诞辰95周年之际,为学习他身上所饱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文将探索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他与采访对象、与身边人的精神交往现象,并向他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致敬。

穆青;精神交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了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现象,他们从“交往”的角度,考察各种人类精神交往现象,特别是新闻传播现象。穆青献身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年代,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的成熟时期。他的人品、文品以及他身上表现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感同身受,与采访对象同呼吸共命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注释道:“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从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人在交往中把自己看做别人的认同行为对交往的实现和持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交往的一开始的心理前提。[1]而拙于交际的穆青一到老百姓中间就神采飞扬,浑身通泰。穆青常常被一个个采访对象所感动,他也以自己的新闻报道感动着无数人。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情感吸引是情感上默契、交融、共鸣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采访中,穆青润物无声地用真诚营造出“绿色”的采访环境,双方情绪的契合使得事实真相自然而然地随着谈话进程而表露出来。他用手抚摸红旗渠除险英雄任羊成腰际的伤痕,潸然泪下,而任羊成也为眼前这个为像他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民流泪的人流泪。植树模范潘从正赠与穆青的两颗樱桃树深深扎根在新华社的院子里,这是穆青“心上的树”,也是新华社“永生的树”。

诚如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认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穆青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和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交朋友,与下层特别是农民朋友有着亲人般的情愫。他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浇铸在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人物通讯中,赵占魁、梁雷、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孙钊、任羊成等无不体现他“勿忘人民”与采访对象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交往。

二、真情实感,与读者意愿高度契合

好的新闻报道,必须在思想上对群众有所启发,精神上有所鼓舞,因此它必然是群众良好的思想教材。穆青与冯健、周原历时一个半月,走遍贫困县兰考的一坪一土,哽咽地听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讲述好书记焦裕禄的故事。历经先后七次易稿,最终那段“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成为鼓舞无数砥砺前行的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

新闻需要“读者读出言外之意”。马克思所说的“读者读出言外之意”是记者与读者交往的密切程度达到相互信任这一步才能出现的神交情形。“文革”结束一年多的时间里,仍然无法在公开报道中表达对那场浩劫的驳斥。穆青在《为了周总理的嘱咐》一文中打破“政治禁区”,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当时的典型环境。他相信没有明确说出来的,读者通过作品提供的事实和形象便会理解其中的“潜台词”,得出应有的结论。通讯见报后,读者纷纷写信表示“十分感激”说,写出了人们不吐不快而又无法表达的心里话。

很多情况下,精神交往方面的认同并不是一拍即合,有经验的作者作为信息能量较强的一方能够通过表达艺术而培养读者,并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交往关系。穆青主张在新闻写作上有所突破,建议尝试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吸收散文写作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突破不合理束缚,为读者改变令人生厌的新闻语言。特别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概念化的表述诉诸具体形象,使读者能够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三、大爱无形,用一生坚守信念

马克思有句格言:“长久不能实现的希望使人痛苦,而长久不能实现的预言使人怀疑。”穆青在追求外界与自己内在尺度的趋同并非一致时,也在精神交往层面产生种种痛苦。在“大跃进”的浪潮中,他同样没有避免时代的“发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一个个忽视和否认客观真实的口号,也是通过新华社传遍全国的。“文革”结束后,对张志新烈士的冤案新华社就一字未发。[2]穆青对政治禁区的回避和思想困惑的退却也成为他永久的遗憾。

然而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依旧是那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头”。穆青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他对同志和后辈,也永远保持着关心与爱护。面对延安整风后过激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他利用采访间隙,向毛主席如实汇报,为无辜的人民换来平反和赔礼道歉。在担任新华社领导的40余年,他用理解、信任和帮助,保护那些社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新闻工作者,把新华社上万人凝聚成一个有亲和力的整体。

穆青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但与他接触过的人常常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工作中,对于后辈他总是孜孜不倦,传授做人、做事的经验,“要做好工作,最好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在记者之中,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做是一个高出记者之上的人”。生活中的穆青乐观慷慨,身患重症的穆青与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每次病情稍一稳定就流露出乐观的情绪,用微笑给亲人和同事以慰问。[3]迟暮之年,穆青挥毫而下“堂堂正正,别无所求”,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对后来的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四、结语

爱是贯穿穆青生命的精神力量。用《穆青传》作者张严平的话说:“他爱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他爱自己历经苦难和光荣的祖国;他爱哺育了他一生的勤劳善良的人民;他爱毕生为之贡献的党的新闻事业;他爱他的同志;爱他的亲人;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从战火硝烟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穆青用笔忠实记录着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动荡。而通过这些文字的记忆,我们能与他进行精神交往,体会他喷薄于生命中的大爱无形。

[1]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96.

[2] 李彬,侯丽军.大爱无形——读《穆青传》[J].新闻战线,2005(5):53.

[3] 张严平.穆青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

G214.2

A

1674-8883(2016)18-0126-01

猜你喜欢
穆青新华社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