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妥协与沟通:同志门户网站中的编辑特征与文化互动

2016-03-01 07:16孙甜甜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

孙甜甜



抗争、妥协与沟通:同志门户网站中的编辑特征与文化互动

孙甜甜

摘要: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从未出版过专门为同志社群服务的报纸、杂志或者其他刊物,与同志相关的新闻、专题策划往往只依托“艾滋病日”“同志游行”等热点时刻出现在媒体中。在“被妖魔化”与“缺乏发声渠道”的双重压力下,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媒体成为同志社群展示自我、沟通信息、维系认同的载体,同志社群通过浏览网页、开设社交账户等方式传递同志文化。本文通过对男性同志门户网站——淡蓝网编辑特征的分析,从网页图片运用、新闻选择、主题策划、突出议题及其他各类板块入手,解读同志门户网站与综合类网站在编辑上的异同;通过对其编辑符码的分析,理解同志网站在服务亚文化同志群体中显示出的文化特征,以及在此类编辑理念及行为的指导下,网站如何代表同志群体表达与主流文化抗争、妥协、沟通的姿态,同时起到维系同志情感、增强同志身份认同的作用。

关键词:同志社群;门户网站;编辑;文化互动

一 、研究动机与脉络

同志者,自古以来皆有见之。在文化研究中,同志社群因为具有独特的游离于主流文化的特征,被定义为“亚文化群体”,他们的恋爱、婚姻并不建立在以“生殖”为目的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日常中拥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1]根据民间数据推测,中国目前拥有同志约7000万左右,其中包括女同志(Lesbian)、男同志(Gay)、双性恋(Bisexual)及跨性别人群(Transgender),他们合称为LGBT群体。

在以传统媒介为主的时代,亚文化本身的内容以及群体内部信息的传播都不是通过大众传播的形式,而是以非正规的渠道进行小范围的传播。[2]时至今日,与同志相关的新闻及其所建构的亚文化圈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不少同性恋者的身份趋于明朗。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及公众表现出对同性恋者的默许、接纳与包容,但对同志社群的误解、偏见不在少数,他们为争取拥有平等权利所作出的努力并未公平地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得以呈现。综观媒体的新闻生产,亚文化群体往往容易被贴上“反叛”“反常”的标签,不少编辑仍然乐于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张的图片以及种种极端的符号表现同志的负面形象,以此突出同志群体与“正常人”的差异。另外,中国大陆从未出版过专门为同志社群服务的报纸、杂志或者其他刊物,与同志相关的新闻、报道策划往往只依托“艾滋病日”“同志游行”等热点时刻出现在各种媒体中。在“被妖魔化”与“缺乏发声渠道”的双重压力下,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媒体成为同志社群展示自我、沟通信息、维系认同的出口,同志社群通过浏览网页、开设社交账户等方式传递同志文化。

因而,一个具有15年历史的同志门户网站——淡蓝网,成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淡蓝网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流量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男性同志网站,自2000年成立至今,与搜狐、新浪等综合性门户网站一样,已经囊括新闻资讯、交友、杂志、博客、视频、广播各类分栏,截至2013年底,旗下产品共有注册会员500万人,服务人群累计超过1.8亿人次,是绝大部分男性同志搜寻同志信息、获取相关资讯的主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社交媒体及各类新闻APP迅猛的发展势头严重冲击了门户网站,但这种已被视为传统的“一对多”传播渠道和以传播资讯为主的媒体类型,仍然能够更广泛、便捷地满足大多数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通用需求。

二、文献综述

传播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各种类型的信息获取方式都为同志群体分享信息、建立联系提供了支持。我国网络同性恋群体规模逐渐扩大,各类同志网站注册会员数平均从几万到十几万,他们同时也活跃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将同性恋网站提供的服务功能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一般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进行比较,同性恋网站的交友功能异常突出,其余如获取信息、网络聊天室等服务的开展比例也比较高,其他如电子政务、网上预订、网上教育、网上招聘等服务则提供甚少。[3]

与一般门户网站不同,淡蓝网是专门为同志社群创建的门户网站,拥有固定、狭窄的受众群体,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对内容、栏目的处理承载更高的要求。编辑职能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某篇稿件或某个主题新闻的策划,还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和重组,使纷纭复杂的信息相互联系、产生意义并为受众创建特定的话语空间。[4]

另外,一部分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即使在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空间,亚文化群体的话语现状总体上也趋向于沉默。[2]主流网络媒体并不会以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方式给予同志社群较为宽松的话语环境或者积极地为他们塑造正面的形象。互联网媒体始终试图通过主流文化的范式去影响、同化并收编这些亚文化群体,这深刻地体现在对新闻议题的选择和编辑处理过程中。

在对互联网媒体与亚文化群体影响互动的研究中,对门户网站或其他新闻平台的质疑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高度评价。耿延庭在《微博群体传播对同性恋文化社会认同的影响》中提到,微博中“把关人”的隐退,使得一直处在弱势地位的同性恋群体,找到能为自己代言的媒体平台。[1]从更广泛的网络传播以及与亚文化群体、主流文化互动的视角考察,这样的结论有些以偏概全。社交媒体成为同性恋群体重要的话语渠道,每一个个体的话语都能够不经“加工”地呈现于媒体之上,但正因为信息“把关者”的角色弱化,来自个体的声音往往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流之中,同志社群在与其他群体进行文化互动、表达其特殊身份时影响力被削弱。

因此,本文通过对男性同志门户网站——淡蓝网编辑特征的分析,从网页图片运用、新闻选择、主题策划、突出议题及其他各类板块入手,解读同志门户网站与综合类网站在编辑上的异同;通过对其编辑符码的分析,分析同志网站在服务亚文化同志群体中显示出的文化特征,以及在此类编辑理念及行为的指导下,网站如何代表同志群体表达与主流文化抗争、妥协、沟通的姿态,同时起到维系同志情感、增强同志身份认同的作用。

三、研究分析

(一)交友栏目突出个体间互动与社会交往功能

绝大部分可搜索的同志网站,如云同网、蕾丝网、BF99等都将“交友”功能放在首位,多以提供网络聊天室和交友会所信息、交友平台的线下延伸作为网站主要内容。相对于此类网站,淡蓝网在网页编辑上拥有很多与其他综合类门户网站相似的特质,导航条中出现的栏目基本可以划分为“动态资讯”“健康交友服务”“互动”三大栏目,网站首页呈现“简洁清新、信息量适中、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除社交功能外,还兼顾同志新闻资讯、电子商务(彩虹便利店或其他同志文化衍生品、纪念品)、发布与LGBT群体相关的时尚健康知识等。尽管如此,在其首页导航条中“交友”项目也最为凸显,其他同志社交平台的链接被置于显著地位。

LGBT群体中的许多人并未将自身的同志身份在现实生活中公开,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在交友、婚恋方面与普通人相比存在更多机会障碍。多年以来,获得平等的社会交往权利是同志社群关注的重点,在此权利实现之前,仍然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面对普通公众的质疑和冷嘲热讽,但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并未因他者的态度而减少。门户网站或者大量的交友平台给予了他们找寻志同道合者的机会,同时在不愿“出柜”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维护自身的社会尊严。在许多知名的同志论坛中,“交友帖”占据了论坛话题的很大一部分空间,许多同志会通过“同城帖”留下联系方式、跟帖等等寻找交往对象。

针对这一社会现实,对同一网页中新闻、热搜、图片故事、交友服务等栏目的分层处理,暗示了门户网站与同志社群沟通对话中的社会职能,即为同性恋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而非制作信息“大杂烩”。同时,除去交友对象的差异,同志群体在日常的许多方面与普通人并无二致,因而网站的编辑方针及定位首先应当立足于为同志社群提供与交友、婚恋相关的专门化服务,同时通过相关新闻资讯的选择与呈现维系同志社群的稳定,并为他们提供话语支持。重要的是,这种编辑立场的确定,首先决定了网站如何创造和展现特定的文化语境,而且也能够反映这种特殊的话语场如何巩固确定的编辑形式,从而促使门户网站与同志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互动中达成共识。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淡蓝网首页的导航栏中,影视与音乐版块成为淡蓝主推的热门栏目。音乐与影视作品是很大一部分同志人群处于压抑的社会环境中表达生存方式的一种手段,同志群体发展的历史经验、社会地位以及其作为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的附属,都在音乐与电影这种文化表达形式中有着深刻记录。因而在门户网站中给予这两个版块与新闻、交友栏目同样重要的地位,也能够反映出淡蓝对同志人群的关切。

(二)同志新闻议题设置与文化互动

淡蓝网是专门为男性同志创建的网站,因而在每日更新的“编辑推荐”栏目中,新闻编排多见与男性同性恋相关的议题,女同、双性恋的相关内容一般都被安排在网页中较为边缘的位置,除非她们的新闻事件带来了强烈的社会争议或者是那些能够鼓舞整个同志社群的社会行为,才会被安排网页中与“男同新闻”同样重要的地位,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试图以此为维系同志社群的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同的机制。与综合性门户网站相比,淡蓝网的专业化方向和意识形态壁垒本身就限制了其选择新闻的范围,主要包含同志婚姻自由、同志防艾教育进展、同志群体的社会成就、反对社会歧视等方面,除了涉及同性恋群体的特定话题,能够登上资讯板块的一般性新闻很少,这与国外许多同性恋报纸、网站的新闻生产有一定差异。尤其在美国,同性恋数量与其中公开出柜者的比例都很高,许多专门为同志社群创办的社区报除了关注特定同志话题外,与一般的美国报纸没有明显的差异。[5]

在新闻选择与编辑处理上的差异部分体现出中美同志亚文化群体在媒介使用、文化互动层面的差异。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异,也常常在文化交流中处于边缘位置。因而在主流文化构建的生态之中,选择开放或者封闭的文化互动方式,深刻影响着亚文化群体发展的未来。以淡蓝网为代表的同志门户网站,无论是在新闻议题的选择,还是网站栏目的编辑处理上,都选择了一种较为封闭的传播方式,编辑所能够提供的大量站外链接也仅仅局限于一些“同志交友网站”,同志用户游弋于此类门户之中,逐渐形成与外部信息空间的隔离。

传统的门户网站中编辑对于网站信息空间构建的作用仍然十分关键,网站每日更新的新闻议题如何体现其编辑意志,仍然是门户网站编辑过程中首要考量的问题。通过分析淡蓝网每日更新的新闻可以发现,其编辑活动重在表现男性同志群体内部的高度认同,尽量选择对“男同”的正面或中立评价,同时更乐于将世界各地同志活动的进展在头条位置保留的更为长久。

在大量具有影响力的同志论坛中,“交友”“健康信息”“情色图片”与“同志文学”填满了LGBT群体的话题空间。与论坛、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不同,门户网站对新闻生产、信息发布和编辑处理的把控程度更高,浏览者并不能像在绝大多数社交媒体上一样,享有发布信息的通畅渠道和比较充分的自由。因而,淡蓝网与其他小规模的同志门户或论坛相比,展现出更加庄重、窄化的整体感觉。得益于严格的编辑把关,网站内部的所有新闻报道和服务板块都是去色情化的,无法像在同志论坛或交友网站中一样,看到那些带有色情符号的图片或者文字,即便在淡蓝网的“图片资讯”中,编辑也通过筛选能够展现同性恋者健康、自然的图片向用户传递正面的审美观念,极少使用具有反叛意味的符号取悦用户。另外,从新闻的先后顺序、某条信息特殊的编排设计也能够发觉编辑对新闻内在价值的关注。如“2012年李克强与以淡蓝网创始人耿乐为代表的民间防艾组织进行座谈”的新闻至今存在于网站首页顶端,就位于“淡蓝”这两个标志性字体的正上方。同志社群尽管处于编辑建构的封闭文化圈中,仍然试图与主流文化进行沟通,通过主流文化的赋权与认可,进一步消除刻板的社会成见。当然这种更多停留在浅层的互动,也从其侧面反映出在一部分同志亚文化青年的文化实践中,对于统治结构具有反抗意味的文化表达,已经日益微弱。无论是网站编辑还是置身于此的同志社群,都已走入更广泛的经济与政治权利的控制之中,同时在其所提供的代表性的符号资源中,完成他们的社会体验并建立认同。

(三)新闻专题策划与同志群体榜样的建构

作为专业的门户网站,淡蓝网对同志信息的关注相比其他综合类门户更为全面。这些不一定能够成为主流网站关注焦点的新闻,经过编辑整合,成为淡蓝网的独特策划。以正在发生的新闻为由头的策划,集合了事件的背景、相关知识以及所有可以产生附加意义的活动、资讯、服务,打破了对“同志新闻故事”报道的局限,表达编辑独特的新闻视角。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信息把关的行为掌握并维持相对稳定的话语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和凝聚力持续为同志社群自身维持“话语权”和寻求“社会认同”提供动力。

淡蓝网的新闻策划主要包括定期推出对知名同志的人物访谈,或者通过线上主题策划的带动力开展线下相关社会活动,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社会空间中为同志人群提供沟通机会,其编辑理念中对亚文化群体的服务意识和维系编者—读者关系的行动正体现于此。传统门户网站打造的是新闻报道的平台,但淡蓝网对互动与用户融入淡蓝社区的关注,则是试图打造同志人群交流沟通的平台,“Blued”“BF99”等交友软件的推广为更广泛的同志人群提供服务,打造“视界”“公益”等五花八门的栏目,并于各类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举办活动,以期改善中国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让他们便捷地找到朋友和爱情,获取新鲜的生活资讯和消费推荐,参与并感受同志权益的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淡蓝网在新闻策划中较常关注的主题是生理卫生与健康服务,此类策划惯于依托同志圈子中某些知名人士,如专栏作家、防艾人士、专家学者或者影视明星的新闻故事展开,通过塑造积极正面的“社会榜样”引导同志人群关注相关健康知识,以确立并提高知名同性恋者正面社会地位,肯定他们所做出的社会贡献,从而提升同志人群的群体认同和自尊感。此类策划报道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淡蓝网显著的版块中,这种文化表达的方式与淡蓝的整体风格和编辑理念基本达成一致,不是采取“抵抗”式交流,而是建立在理解同志人群,并主动将同志群体放置在广阔社会背景中,在平等的对话中树立起同志的形象,改变同志的妖魔化角色。从这个视角看去,淡蓝门户网站仍然拥有其自身筑起的文化壁垒,它是封闭的,但却是渴望开放与对话的。

四、结论与后续讨论

淡蓝网作为一个服务于同志社群的网络门户网站,其议题设置、整体风格、栏目策划等许多内容,都呈现出区别于传统网络门户网站的特点。网站编辑从幕后走向前台,面对具有特殊信息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受众群体,他们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积极为同志社群构建健康、高雅、知识化的网络生态圈,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凸显亚文化门户网站的服务和维系群体认同的职能。淡蓝网在构建稳定的同志文化圈子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维护同志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与外部文化的接洽。然而,同志亚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独特文化形态,始终在与主流文化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背离。在面临文化冲突并缺乏发声渠道的境地中,同志社群整体表现出对自身利益的高度敏感、对负面社会评价的敌对、抵触正常的社会交往以及回避必要的健康知识,这些不仅仅值得同志门户网站关注,也是其他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或者主流媒体在传播同志新闻、同志文化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耿延庭.微博群体传播对同性恋文化社会认同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4(14).

[2]伍美欢.网络环境下亚文化群体的话语现状[J].新闻世界,2012(11).

[3]林可,高燕宁,陈远方.中国同性恋网站服务功能与男男性接触者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3).

[4]蔡雯.商业网站让我们重新审视“新闻”——由世博会网络新闻专题谈起[J].新闻记者,2010(8).

[5]陈力丹.解读美国西部同性恋社区报纸[J].新闻界,2014(4).

(作者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4-04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
YouTube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