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洲,那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2016-03-01 01:46欣莉可心
分忧 2016年2期
关键词:灵犀盲人女儿

欣莉+可心

2015年10月27日,在成都一座安静清雅的小别墅,我们见到了她。这是一位非常精致的女人,精致的妆容,得体的服饰,尽管已年逾花甲。她说,爱美是我们对世界最真诚的善意。她的一生都在“摸索”着前进,“摸索”包含着其真正字面的意义,因为,她是一位盲人。“北有海迪,南有芳洲”曾经鼓舞了很多人。海迪即张海迪,芳洲就是这位曾经誉满国内外的盲人医生李芳洲。

爱美是给世界真诚的善意

李芳洲的人生充满传奇,她因3岁时一次患病发高烧,双目失明,从此在无边的黑暗中摸索着行走。

百度上,关于李芳洲的介绍是:女,1950年4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大专文化,民革党员,心理医生,成都华西协和盲人按摩医院原院长,成都市华西协和人民医院原院长、四川华协整形美容院原院长,曾任四川省残联主席团委员、成都市锦江区政协委员等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中国青年的楷模,自强不息的典范,李芳洲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

李芳洲不幸与黑暗结缘,但她却拥有一个光明的内心世界。她在成都盲校读完小学,又踏进成都春熙民办中学,并取得优异成绩。她自修了古典文学、西方文学以及音乐,还自学了中医按摩、针灸等,为将来能自食其力做准备。

1978年底,28岁的李芳洲带领两名盲人青年办起简易按摩医疗诊所。由于技艺精湛,名气日渐大起来。两年多,诊所发展到4个门诊点、一个住院部,先后解决了14个盲人和二十多个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治愈了国内外不少疑难重症患者。

1985年,李芳洲又首创西南第一家整形美容院——四川华协整形美容医院,将原来的按摩、中医治疗扩展为多科室的综合型医院,李芳洲由此成为成都整形美容业的先驱。

养育一双儿女,爱可以超越一切

李芳洲是一个对精神要求很高的人,在婚姻问题上更是绝不将就。上个世纪80年代,三十多岁的李芳洲领养了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取名灵犀。李芳洲视灵犀如自己生命的火炬,给她取名“灵犀”就是为了和女儿心有灵犀,让女儿的生命之火照亮母亲的心。

现在,灵犀已经长大成人,然而,李芳洲说起女儿小时候的趣事还是如数家珍,做母亲的幸福溢满在脸上。

灵犀很习惯和妈妈相依为命的生活,似乎觉得家庭本来就只有女儿和妈妈。上小学时,有小朋友问灵犀:“你为什么没有爸爸呢?是不是你的爸爸不要你了?”灵犀回答得很自然:“我本来就没有爸爸,不是爸爸不要我。”小朋友不依不饶:“怎么可能没有爸爸!没有爸爸,你妈妈怎么能生下你呢?”灵犀回答得很有趣:“因为我妈妈是女强人,女强人生孩子可以不需要爸爸!”灵犀的话天真又可爱,年幼的她还无法体会到妈妈的特殊和不易。

后来,灵犀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关于妈妈的报道,知道自己是妈妈领养的,曾经很伤心。灵犀问妈妈:“我不是妈妈生的,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是吗?”李芳洲把女儿紧紧搂进怀里,说:“谁说你没人要,我不是要了你吗?妈妈问你,你觉得妈妈爱你吗?”灵犀说:“爱!”李芳洲说:“这就对了!只要妈妈爱你,你和妈妈在一起快乐幸福就够了,是不是妈妈生的,一点都不重要。”

李芳洲独自带着女儿,有苦也有乐。九十年代初,李芳洲和一位相识十年的男子结婚,对方带来一个12岁的男孩。都说继母难当,这个男孩却对李芳洲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这个儿子比灵犀只大两岁,正处在少年叛逆敏感时期。李芳洲把两个孩子都视如己出,也努力平衡着两个孩子的关系。

灵犀让妈妈给自己买辆新自行车,因为自己又长高了。李芳洲同意给女儿买。为了公平,她打算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一辆。但是,儿子他爸说这样太浪费,先买一辆回来,等儿子学会了再买一辆不迟。

结果,那天晚上,儿子对着李芳洲大哭:“不公平,太不公平!你们偏心!妹妹有自行车,我为啥没有!”李芳洲一直很关注和孩子的心理沟通。听着儿子怨恨的哭声,她心里很难过,因为她无法告诉孩子那是他父亲的决定。她当即对儿子说:“妈妈明白了。你看现在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街上卖车的都关门了,咱们明天一早就去买。好吗?”儿子想证明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倔强地喊:“不行,我马上就要要,必须马上要!”李芳洲把女儿叫过来:“妹妹,咱们把这辆车送给哥哥,明天,我们再重新买一辆一模一样的。好不好!”女儿很乖巧地说:“好吧,这个先给哥哥。”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李芳洲和丈夫离了婚,但儿子同她依旧很亲近。

把一切痛苦化作生命的养料

李芳洲在日记中写道:“我属于能把一切痛苦化作生命养料的人”。她似乎就是伴随着苦难而生的。

李芳洲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虽然双目失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全家的生计,李芳洲仍然不得不在4岁左右便参与各种家务劳动,拉风箱、炒爆米花……

李芳洲有很多梦想:文学梦、艺术梦、悬壶济世梦,慈善梦。尽管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她也当了管理数百号员工的医院院长,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仍然坚持着对文学的追求。在工作之余,李芳洲写下大量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还让女儿和助手代她将作品贴在新浪博客、QQ空间和各大网站,先后正式出版了《灵魂的香味》《玻璃水晶》《情感硬盘》文学作品集。有读者说,李芳洲的文学作品虽然少有华丽的文字,但是却质朴地展现了一个盲人内心的情感和触摸中的世界。从她的作品中,可以读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安静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带领李芳洲走出了黑暗低谷,也可以让我们领会到一位坚强又温婉的女性灵魂深处的香味。

2002年,李芳洲从成都华西协和人民医院院长位置退休了。但是,对李芳洲来说,退休并不是事业的终点,她打算在心理学方面有所建树。

李芳洲多次出席国际性学术交流会,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她进课堂专修心理学,拜名家,啃书本;在退休的日子里,她像年轻时一样,起早睡晚,一天也不闲着,先后阅读了很多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心理援助方面的书籍。完全通过自学,李芳洲取得了心理医生资格证,免费为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咨询服务。她也同时做慈善事业,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受过她帮助的有上千人,还拯救了无数个年轻的生命。她说“在自救中救人,在救人中自救”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现在社会特别需要这种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给许多亲历者造成心理创伤,李芳洲在家人和助手的协助下,无数次奔走在这些人中间。心理援助对象中年龄最小的是个4岁小男孩。孩子父亲说,地震过后,孩子一见到风吹树摇、桌椅晃动就惊恐大哭。应该怎么办?李芳洲的“药方”是两个字:“脱敏”。父亲回到家里,按照李芳洲的“药方”,经常带着孩子在游戏中推推小树,摇摇桌凳,教玩结合,让孩子在愉快和欢笑中渐渐远离了对地震晃动的敏感……

感动百万网友传递正能量

传奇的李芳洲,朴实的李芳洲,一直感动着无数的人。2013年3月25日,民革四川省委、四川省作家协会等单位合作举办了“传递中国正能量——盲人女诗人李芳洲诗歌作品专场网络朗诵音乐会”。这台音乐会别开生面,场面宏大又温馨。它是在呱呱视频社区进行的,策划、创作、编排、音乐制作、视频制作等,全部由网友完成。网络和现场互动,天南海北的演员跨空联袂同读一首诗……新颖的形式让人叹为观止。这台音乐会在海内外有117万多人关注,超过3万观众直接互动。

在音乐会上,女儿李灵犀眼含泪水朗诵了自己写的《致母亲》,借诗歌和舞台,女儿向妈妈表达了平日羞于出口的感激和爱。朗诵结束时李灵犀奔至母亲面前,和她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幕感动了现场所有的观众,不少中年人如孩童般眼含泪水,学生们则抹着眼泪拿出手机开始给自己的妈妈编辑短信。人们通过看不见的互联网,聆听、传颂着一个关于坚强和爱的故事,汲取奋勇前行的正能量。

责编/梅子

猜你喜欢
灵犀盲人女儿
树没有家
随声附和的盲人
你照顾
写诗拾趣
盲人节
和女儿的日常
盲人分衣服
盲人水杯
海龟度假团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