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16-03-01 17:52左宝琪
2016年2期
关键词:经济合作东南亚中国

左宝琪

摘要:近年来,南海问题越来越复杂,南海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冲突不断,这将影响双方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本文拟从南海问题出发,分析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经济合作

在全球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层出不穷,各国都充分把握这些机会,寻求共同发展。本文拟从南海问题出发,分析中国与南海周边5家(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制约因素

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域内争端国(这5个国家)和域外争端国家(美、日、印等)的影响来分析。

(一)域内争端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影响中国与南海周边5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越南,想实现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能源;对于菲律宾,由于本国内严重缺油,所以更需要南海的油气资源;对于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由于这三个国家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故油气资源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现在是快速发展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资源已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对能源的进口日益增加。5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采方面,一方面与西方的发达国家实行联合开发的政策,另一方面以保护油气资源为名,集结部队,加强武装,抵制中国的主权要求。中国与5国之间在能源方面的争夺将影响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南海不仅资源丰富,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在南海地区战略地位最为重要的是南沙群岛。南沙群岛西边、东边分别为越南和菲律宾,南邻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北靠中国的最南端的海南岛。越南将其视为“天然屏障”,菲律宾将其看作正对自己腰部的一把匕首,其对这2个国家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马来西亚以大陆架为由武装占领南沙群岛5个岛礁,印尼、文莱与中国关于海洋划界问题存在一些分歧。同时,南海也是日本等有关国家的石油运输海上生命线,美、印等国家的重要航线也有很多经过此地。从5国角度来看,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如果拥有南海的主权,对5国的国家安全和军事方面将构成威胁,这也成为影响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域外争端国家

1995年中菲“美济礁事件”之后,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由不卷入到逐渐偏袒东盟国家。自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以打击海盗与人道主义救援等理由与南海周边国家组织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如“金色眼镜蛇”、“马拉巴尔”等。除了军演,美国还通过一下两种手段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来牵制中国。一是向这些国家提供中国的军事情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秘密向菲律宾提供中国在西沙群岛与永兴岛的空军基地情况的情报。另一种方式是向东南亚国家出售军事武器以改善其军事设施,如2011年美国向菲律宾提供军事装备和武器以帮助其实现军队现代化,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美国的这些举措正符合东南亚国家提出的“大国平衡”战略,影响中国与5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日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今年来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在经济方面,日本加强了对东盟的投资和贷款,在政治方面,1997年日本首相在东南亚发表了“桥本主义”演说,指明了中国与东盟将加强双边的合作,将经济关系向全方面关系发展。印度的“东向政策”构成因素之一是中国因素,通过“东向政策”印度与中国争夺在东南亚的市场并与中国竞争。

二、对策与建议

这5个国家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中国应该加强与这5个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以下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政治互信以及处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

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互补性强,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双方之间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由2004年的1059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000.93亿美元。因此,双方之间应该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双方和多方的共赢。

(二)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

政治上的相互信任是国家间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然而,由于地理空间邻近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权利不对等,再加上“中国威胁论”的存在,使得东南亚对中国信任不足,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自然、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大,要在这样一个区域实现共同和谐发展,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基础。因此各国应该尽量避免在政治方面的分歧,采取理性的态度解决国家间的政治问题与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在东南亚经历数次困境中都表现出负责任且有能力负起责任的友好邻国形象。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中国对受危机打击的东盟各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中国政府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帮助东盟国家最终克服了金融危机。在东南亚国家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作为邻邦大国的中国感同身受,及时给予对方无私慷慨的人道援助;中国对东南亚的帮助体现在各方各面,如金融和物资援助、缓解贫困问题、海外援助行动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中国要继往开来,树立中国在周边国家中友善、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形象。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代之以“中国贡献论”。

(三)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东盟作为亚太地区新崛起的一支地缘政治力量,希望把区域外大国请进来进行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的方式使之相互牵制,加之各大国也把东南亚作为地缘政治角力场,因此,东南亚大国关系纷繁复杂,中国和大国势力在东南亚相互碰撞。中国在改善东南亚地缘环境时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积极慎重处理大国关系,引导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建设性发展。在处理东南亚大国关系上,要尽量避免与其发生正面直接的对立和冲突,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中国要一味的委曲求全,在一些原则性问题,如损害地区利益、侵害国家主权、恶意干涉等问题上中国必须坚持立场,尽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维护本地区和本国的利益。

三、结束语

总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并建立“睦邻、安邻、富邻”的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积极因素和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何火萍.冷战后中日两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虞群.试论东南亚自然地缘特征对地区海上安全的影响[J].东南亚之窗,2012(1):14-19.

[3]韦鹏翥.从地缘经济学看东盟经济一体化[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2):216.

[4]唐翀,李志斐.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3):9-11

[5]胡浩,葛岳静,胡志丁.南海问题的大周边地缘环境[J].世界地理研究,2012(9):39-41.

猜你喜欢
经济合作东南亚中国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