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中的第一人称体例

2016-03-02 08:24王晓宁段盛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场感第一人称真实性

王晓宁 段盛杰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浅谈新闻中的第一人称体例

王晓宁 段盛杰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如今,第一人称体例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种体裁的新闻中,打破了以往第三人称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第一人称新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的现场感等优点,能够使新闻报道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是其他人称体例所难以比拟的。第一人称体例报道的新闻能够较好地满足受众和创作主体的心理需求,因此将会更加普遍地应用于新闻报道中,在监督、宣传、引导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第一人称;真实性;现场感;心理基础

段盛杰(1988—),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燕山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于新闻传播学研究。

有的记者喜欢把自己写入新闻报道中。以这种方式写成的新闻里,记者以“我”的方式、从“我”的角度直陈其事,把所见所闻直接报告给读者。这种把作者本人写入新闻的写作体例就是第一人称体例。正确使用第一人称体例不仅不违背新闻的客观性,而且还能够收到真实、现场感强等效果。

一、正确使用第一人称的优势

(一)第一人称可以提高报道的真实性

在使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新闻中,记者不仅仅是新闻事实的报道者,也是事件的目击者,甚至亲身参与或影响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这种体例省去了中间人的转述,使详细生动的场景、动作、神态等描写成为可能,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用第一人称作报道,一方面清楚地告诉受众,这件事是记者亲眼所见的或亲身经历的,杜绝了受众怀疑它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想法。受众跟随“我”的脚步,去看、去听、去感受事件的全过程,似乎是亲身经历一样,在心理上要比第三人称转述的方式有更多的真实感。

《绍兴晚报》2013年8月9日刊登在要闻版第二版的通讯《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就是这样一篇新闻。2013年的夏天,百年一遇的高温席卷中国大地,绍兴市更是遭受了43摄氏度高温天气的考验,并因此引发全国的关注。绍兴市启动多项高温应急措施,将机关会议中心向百姓开放,供有需要的市民特别是环卫工人等外来建设者夜间睡觉休息。《绍兴晚报》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一开始,这则报道在网上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政府是“作秀”。为此,记者钟宏娇多次来到会议中心,通过现场采访、亲身体验来挖掘细节,揭示背景。百姓亲口所说的纳凉感受占到文章三分之二的篇幅,记者亲眼见到了许多贴心的服务细节——7只空调同时运转,热水、一次性纸杯、消暑药一应俱全。“不断有身着黄背心的环卫工、拖着行李袋的建筑工人进来,值班人员递上早已备好的凉席。”[1]河南籍环卫工董彩凤在和儿子的通话中兴奋地喊:“儿子,你猜我现在在哪儿?市政府会议室。”“5:40,安静的会议室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起身,卷起地上的凉席,出门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地上少见垃圾。工作人员开始拖地,用温开水洗刷凉席,等待晚上新一轮的客人。”[1]作者从参与者、亲历者的角度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让读者通过极具说服力的细节“耳闻目睹”群众的纳凉场景。

《记者新春走基层·风雪追踪李素芝》系列报道也运用了第一人称写法,通过记者亲历式的形式,描写了“门巴将军”李素芝带领医疗队顶风冒雪为藏族同胞巡诊的感人事迹。记者联系上李素芝后,坚持追赶医疗队的脚步。“你都经历了,我为啥不能来?”记者亲身体验并用大量细节描写了李素芝所说的“三差”——道路太差、信号太差、条件太差。采访过程中,医疗队遭遇特大暴风雪,记者失联20多个小时,整个报社都为医疗队和记者的安危捏了一把汗。经过奋力拼搏,李素芝医疗队终于摆脱了暴风雪的围困,记者陆续发回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报道。一天之中,“医疗队就在尼玛县中仓乡巡诊643人,为278人做B超,给412人做心电图,为群众发放药物价值2万余元。许多人都拜托记者说:‘代我向门巴将军问声好!’”[2]医疗队下乡村、去学校、进寺庙、跑牧区,义务为老百姓治病发药。几十年来,驱使李素芝不畏艰险、奔走雪域高原的动力就是藏区牧民拥军的厚谊和部队爱民的情怀。藏区牧民对李素芝的期盼、感恩、惦念都写在“我”的见闻中,也传进读者的心里。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让那一声声病痛的呻吟与衷心的感谢,一次次路上遭遇的险情,一个个疲惫却依然坚守的身影真实、完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第一人称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

正确运用第一人称“我”来报道新闻,内容上具有鲜活丰富的现场感。用第一人称报道,属于第一人称经验视角。这种视角将受众直接引入“我”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因为“我”本身具有独白特点,受众在阅读中会自然地把自己放在“我”的位置上,随记者一起经历事件的全过程,身临其境,现场感强。“报道中不仅有‘我’的见闻,还有‘我’的感受,甚至‘我’的行为,不仅报道了事实,而且表现出事实中的微妙之处——情绪与情感”,[3]即新闻事件中人物的体验和心理活动,让读者如临其境,这是用旁观者的身份写作所做不到的。

例如,调查性报道《昆明这一夜》。2014年3月1日晚,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昆明《都市时报》记者来到火车站、派出所、医院和昆明的大街小巷,讲述了记者在昆明市遭受暴恐事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记者“我”看到了北京路派出所里警员与死伤者家属悲伤而克制的对话,昆明火车站的乘客们在大批警员的守护下安心候车,巷子里正常营业的商店、旅店,警方有序设卡排查车辆……“一位李姓洗车师傅告诉我,他从朋友那里知道了‘火车站出了事’,也觉察到来清洗的车辆比平时少了将近一半,但是‘要生活,必须坚持’。他的眼中,看不出恐惧的神情。”[4]记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客观冷静地叙述了这个城市遭受暴恐事件后平静、疼痛而又勇敢、温暖的第一个夜晚。一句句对话似在耳边,一幕幕场景似在眼前,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平实、厚重和人们的淡然、坚强、善良。

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三西”扶贫记》也是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曾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联合国专家考察后的评价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气候太干旱了,树种一棵死一棵。孤身一人种树30年的王永瑞掩面痛哭:‘种不活树,死了我也闭不上眼。’我们为他拭去眼角的泪水,心里五味杂陈,悲从中来。”[5]记者“我”在文章中写下了三西人在“穷山恶水”间苦苦挣扎的点点滴滴,也写出了他们终把荒坡变绿林的苦干实干、不屈不挠。文中的“我”具有双重身份——是目击者也是参与者,是报道者也是被报道者。作为整个事件的报道者,“我”刻画了执着的种树人、内敛的“养鸡女状元”、为供女儿上学连碗里的油都戒掉的郭大爷。当看到王永瑞痛哭,感受到这份执着和不易时,记者伸手擦去他的眼泪。此时,记者参与到了新闻当中,也属于被报道的内容。报道中出现了记者的话语、行为,也反映了记者的思想、情感。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记者的表现和情绪并不是个别的、特殊的,记者在现场完全可以被看作一个普通观众,记者的感情、行为是任何一个当事人身上都可能发生的,具有普遍性,是人性中共通的东西。

由于第一人称体例写作是从记者的视角关照事件,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部分,记者的行为及情绪、情感也常常在被报道之列。这样一来,在第一人称体例新闻中,记者如果不把握好自己,任凭感情恣意表达,就很容易造成个人观点的流露,报道也就丧失了其新闻价值。好的新闻写作不应该掺杂记者的个人观点,这种“无观点”规则是新闻客观性的基本要求。记者在报道中应尽量避免做任何声明来反映自己所支持或反对某一问题的立场,或对于动机、幕后真相的推测。新闻只是用来展现事实,从而让读者在看后自己下结论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保持新闻的客观性,才能进一步谈新闻价值,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传播功用,所以要正确使用新闻的第一人称。

基于真实性、现场感这两大优势,第一人称体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新闻报道中,这一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心理基础。

二、第一人称体例存在的心理基础

(一)受众心理

1.受众的求真心理。受众对于新闻的最主要的需求是:新闻可以满足受众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认知。新闻的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无论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这些构成消息的要素,还是背景材料、数字的引用,都要完全真实、准确、可靠。新闻只有保证真实性才能够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才能获得受众的信任。

如今,各新闻媒体为了赢得受众的信赖和关注,纷纷在内容和形式上增强真实性、可信度。例如,在平面新闻中增加视觉信息,通过“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起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6]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传达者,应该使表达与事实尽可能地接近,并对新闻事实做充分而具体的交代。要让受众感受到这一新闻是真实的,并且是可以通过细节描写等方面被证实的。第一人称体例在真实性、现场感方面的突出优势恰好适应了受众的这种求真心理。

2.受众的视觉需求。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从人们对它们不同的关注程度可以发现,现代生活中,人们更乐于接受充满视听享受的电视和网络。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当中多种感觉器官共同作用,有助于对信息的接受。尤其是视觉感受,更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留下深刻印象。报刊一类的平面新闻作为最早的传播媒介,恰恰缺乏视觉效果。第一人称体例的报道,由于具有真实可感的现场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觉效果上的缺憾。

著名记者阎吾在中国新闻史上素有“情景记者”、“亲历记者”之称,他的代表作——特写《战后谅山》就运用了第一人称写法。文中相继出现“记者来到”、“我们看到”等字眼,从记者的视角出发,对中越谅山之战后,战场上缴获的武器、遗留的食物、东倒西歪的炮台及还没来得及翻过的日历等一系列事物进行描写,为读者绘制出了一幅越南军队惨败的画面。

(二)作者心理

1.自我证明心理。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科技的发展,新闻出版行业日益繁荣,各类媒体不可胜数,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个别缺乏新闻职业素养的媒体和个人,一味追求新闻的即时性或个人利益,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甚至片面报道、制造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和谴责。2015年10月13日,《亳州晚报》报道了《为救女童 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的消息。报道中,家住亳州的张宏宇称他的妻子为救一个小女孩,被两条大狗咬成重伤,既找不到狗的主人也找不到被救者的踪迹,他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帮助他们筹集高额医疗费。[7]随后,《市场星报》、《安徽商报》等多家媒体的连续报道引发了群众的广泛关注,爱心人士共捐款几十万元。10月20日,《市场星报》5版发布了后续报道——《“女子救女孩被狗咬伤”现惊人逆转:伤者并非因救人而被咬?》,报道称事发地警方证实受伤者并不是见义勇为被咬伤,而是喂狗时被咬。而最先接收伤者的亳州利辛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也证实当晚救护车是从狗主人家里接走伤者的,并且救护车司机看到了咬伤人的两只狗。10月22日,张宏宇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他本人也承认自己撒了谎,最初的虚假新闻稿件是由当地宣传部门撰写的。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由便捷的信息传递条件给虚假新闻提供了便利。在此环境中,新闻工作者唯恐被与虚假新闻联系在一起,于是选择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在文中表明“我”或者“记者”,以说明这件事的真实性,表明这件事是记者亲历的,进而得到受众的信任。

2.关照受众需求的心理。新闻作者和受众之间并非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借鉴文艺理论中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关系的理论,具体说来,一方面,新闻创作决定了受众的接受内容、方式和动力。受众接收时虽然具有随意性,如看或不看、看哪些内容,但他们的选择在创作主体所提供内容的范围内。新闻报道具有多种方式,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的体裁相对应地也需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报道的不同领域的内容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要,如一份报纸,有政治、体育、文艺、教育等多个版面,受众需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可自由选择。了解时事、缓解情绪、洞悉事件或行业内幕等,都是促使读者阅读的动力。另一方面,受众的阅读需求也制约着新闻作者的创作活动。受众接收是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和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受众是新闻报道的终点也是最终目的,受众是最权威的评判者,新闻是否完成了它传播的使命,达到了传达信息、宣传美善、抨击丑恶的目的,都由受众决定,在受众身上体现。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记者渐渐发现了创作主体与受众的密切关系和受众在新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于是,记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关照受众对第一人称报道的心理需求,以使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第一人称体例在报道中使用愈加普遍的另一原因。

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新闻中,作者会在报道中融入个人的所思所感,但是它并不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因为它表现的是记者作为广大群众中普通一员所具有普遍性的思考和体会。有上述稳固的心理基础和需求,第一人称体例将被更广泛地运用,为新闻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宏娇.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N].绍兴晚报,2013-08-09(2).

[2] 孙晓青,郭丰宽,刘兴安.记者新春走基层·风雪追踪李素芝[N].解放军报,2012-02-03(1).

[3] 张秋兵.为第一人称报道喝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6):57.

[4] 赵孟,赵航,曹静,等.昆明这一夜[N].都市时报,2014-03-03(A10).

[5] 李从军,刘思扬,朱玉,等.“三西”扶贫记[N].新华每日电讯,2012-06-21(1).

[6] 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113.

[7] 李显,曾莹莹.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伤[N].亳州晚报,2015-10-13(4).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68-02

作者简介:王晓宁(1984—),女,河北大城人,硕士,燕山大学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于文学作品市场化研究。

猜你喜欢
现场感第一人称真实性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广告的真实性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