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电影探析
——以《中国合伙人》为例

2016-03-02 08:24武雯婧杨婉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武雯婧 杨婉星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陈可辛电影探析
——以《中国合伙人》为例

武雯婧 杨婉星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陈可辛的电影往往有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肯定,从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如果爱》、《甜蜜蜜》,到近几年的写实题材《亲爱的》等。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擅长于把艺术和市场融合在一起的电影导演。2013年上映的《中国合伙人》最终以5.39亿票房,创造了陈可辛进军内地后的最高票房纪录。本文将以《中国合伙人》为例,对陈可辛的电影风格进行解读。

关键词:电影风格;人物类型;电影类型融合

一、主打“怀旧牌”的影像风格

2013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一年,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艺术电影的创作却因其独有的小众性而较为沉寂,越来越多的商业电影附带艺术电影的特质,出现在了大众眼前。近年来,影坛刮起一阵怀旧风,无论是斩获内地7亿票房的《致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抑或是2012上映的《那些年》,它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怀旧,感慨一去不复返的热血青春,感慨无知无畏的曾经。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非常讨巧,这一点从三部片子的票房收入就不难看出,影片的受众是极为宽泛的,观众仿佛能从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清楚地看到曾经的自己,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上述三部片子虽然都主打怀旧风,但是《致青春》和《那些年》都是以爱情为主线,继而铺开整个故事,这其中的喜悲都是由爱而生,不论是柯景腾、沈佳宜两小无猜的青涩爱情,还是郑微、林静、陈孝正之间纠葛多年的复杂情感,无不凸显出爱情在所谓青春中的重要位置。《中国合伙人》从片名就否决了以爱情为主线的结构,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又或者说,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二、塑造“成功者”的人物形象

陈可辛导演费尽心思构筑三个伟大的形象,从音乐的选用和色彩构图的配置上,很多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份从荧幕中传递出来的激情。三个主角都佩戴了黑镜框大镜片,穿着海魂衫塑料凉鞋骑着二八单车,怀旧的服装风潮一下子就将观众拉回到那个时代。影片生动地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土鳖”、“海龟”和“愤青”的形象,经历了挫折的他们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并最终实现了“中国式梦想”的光阴故事。后来的他们抽雪茄、喝洋酒、西装革履帅气逼人,兼具21世纪成功男性的各种元素。30年的时间,记录了他们成就梦想的酸甜苦辣,也记录了他们成长的北京的变化,个人的成长永远带有环境变化的质感,让我们不禁发问,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1]

但是当我们再次品味这部电影时,这份激情在你重新品味这部电影时消失殆尽。这并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断,架空了的形象总是经不起推敲的,向你传递正能量的新梦想三人组怎么看怎么像被失败压抑得过久,穷怕了的暴发户,这一点在王阳和成冬青在废弃的工厂将厚厚的一摞钱抛向天空,呐喊着“我有钱了!”的时候展现得淋漓尽致,你会不由自主地发问,这该是一个成功者应有的姿态么?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精神上的满足还是物质上的堆积?影片所要传达的理念是否在此刻出现了偏差。

精神满足和物质追求孰轻孰重,在这部片子里对比得尤为强烈,整个故事的发展依托于八九十年代的大变革时期,片中的每个人无一不对大洋彼岸的美国抱着美好的幻想,孟晓俊,一个自以为为美国而生的人;成冬青的初恋女友,为美国梦放弃中国男友的女人。的确,在那样一个年代,美国的神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年轻人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去美国,同时也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自己。只是神秘的美国回馈的又是什么呢?孟晓俊在前往美国的机场信誓旦旦地说他不会回来了,若干年后,当他被实验室辞退,在餐馆被塞了小费,在付不起房租、养不起女友的时候,他还是回来了,这其中的不甘显而易见,以至于他在公开演讲时紧张到说不出话。美国梦如此不堪一击。

“如果皱纹终将刻在我们额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它刻在我们心上”,这是影片结尾的一段话,听起来更像是青春文学里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用一个创业故事来定义一个国家的尊严,这种你无法否认却又不想承认的成功,着实显得牵强和无力,意在唤起全民的激情与梦想。事实证明,“新梦想”可以送大批的人出国,却撑不起一个国家的梦想。

三、电影叙事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关注。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成冬青、孟晓俊、王阳这三个人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性格和情感变化,他们各自的爱情,包括三个人之间的友谊,都没能完整地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反而旁白承担了叙事的功能。旁白叙事在很多电影中有出彩的地方,只是可惜陈可辛用得并不恰当。这部怀旧片本就是要引起观众的共鸣感,过多的旁白架构淡化了这一功能,切断了人物与现实更加密切的关联性,继而共鸣感也因此变弱。作为一部缅怀奋斗青春的影片来说,情感上的疏离是可怕的。

四、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融合

一直以来,研究者就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作为两个水火不容的阵营来看待,艺术电影是电影品质的保证,而商业电影成为了娱乐大众的类型。但是商业电影并不意味着没有艺术性,好的艺术电影仅仅有艺术是不够的,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才是实现自身艺术理念的前提。同样地,好的商业电影能够吸引观众是建立在它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娱乐来实现精神疏导的社会功能上的。[1]《中国合伙人》就是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结合体,相比陈可辛之前的作品,这部电影商业气息浓厚了许多,对美国《社交网络》的借鉴也印证了这一点。5亿的票房在内地影坛也是相当可观的成绩,只是对于更擅长情怀刻画的陈可辛导演来说,也许我们更期待的还是《甜蜜蜜》、《如果爱》这类的文艺片,因为真实的情怀永远比任何宽泛的梦想更能打动人。

参考文献:

[1] 张俨.《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审美特质对比解析——兼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融合[J].今传媒(学术版),2014 (9):99-100.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