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发展研究

2016-03-02 15:56卢艳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报网报纸媒介

卢艳红

(新疆经济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发展研究

卢艳红

(新疆经济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类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媒体环境发生了变化,媒体传播环境的开放度和自由度逐渐提高,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想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应积极走融合发展路线,利用新技术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传播优 势。报纸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在社会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职能,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报纸应转变经营发展思路,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运用,走报网融合的发展路线,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优势,增强报纸传播效果。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发展展开研究和分析,以促进报业的发展。

报网融合;媒介融合;传媒环境;融合发展

一、引言

报纸有着悠久历史,是最早的社会新闻信息传播和共享手段。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报纸媒体虽已逐渐走向“边缘化”,但仍然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报纸媒体若想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持续发展下去,应认清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走报网融合的路线,通过对网络媒体的运用,进一步扩大报纸新闻的辐射范围,降低传播成本,增强报纸媒体的传播优势。就目前情况来看,已有许多主流报纸企业开始探索报网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报网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报纸是最早的社会信息传播手段,携带方便,可随时阅读,价格低廉,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媒体传播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1]报网融合发展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必然,是报纸媒体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强化自身传播优势的必经之路。新时代背景下,各类新兴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广大受众应接不暇,媒体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媒体收益下降,盈利渠道减少,发行量萎缩,很多商家不再将广告投放到报纸媒体,这使得报纸媒体的收入来源受到威胁。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报社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尝试将网络媒体与报纸媒体融合起来,通过网络媒体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发展报网融合模式,优化报纸媒体传播环境,打造报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报网合作成效显著,如新疆经济报社和自治区网信办合作联动网络举办的“塔克拉玛干的婚礼”“阿克苏的苹果红了”“新疆人的一天”等大型文化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全球很多知名报刊都在积极走报网融合的发展路线,如外国的《PCWorld》《新闻周刊》《Newsweek》等,国内的报刊《环球日报》《湖南日报》《新疆经济报》也已出版网络版和电子版。并且,《新疆经济报》早有了数字版,创报以来致力改革创新,创新的重点在新闻写作业务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时代的宣传脉搏,努力为新疆经济的发展起到鼓舞、激励和推动的作用。现今报网融合实现了媒体资源整合,新闻产品更丰富,有效提升了报纸媒体的传播效率和范围,降低了传播成本。目前,国内报业已普遍意识到报网融合的重要意义。例如,新疆《都市消费晨报》在组织和宣传“植绿亚心敬畏生命”的植树活动中,通过报纸网络发布数篇文章,同时通过亚心网进行细节曝光和宣传,发布的相关视频被浏览310000人次,植树活动最终获得7000多人的响应,网友及读者在乌鲁木齐周边种下上万棵树,成活率90%以上。显然,报网融合增强了“植绿亚心敬畏生命”植树活动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利用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使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这些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发展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报网融合的背景,显然,报网融合发展将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互联网为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途径,报纸企业应积极走报网融合路线,利用互联网发行电子刊物和网络刊物。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中已正式将数字出版作为八大战略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已制定网络电子刊物出版标准,当前,报网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网络电子刊物市场交易额达到1315百亿元人民币,且仍呈现上涨趋势,市场环境大好。[3]很多传统报纸企业都在纷纷发展网络电子刊物,进行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提高报纸新闻的传播效率,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上海报业出版发行的《澎湃新闻》网络电子版,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上线一周下载量超过300万次。这种网络电子刊物形式内容丰富,信息形式多元,信息量大,优化了报纸新闻内容,使得报纸新闻产品形态实现了数字化,传播渠道实现了网络化,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更强,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的转变,且传播成本更低廉。另外,网络传播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媒体资源,还节约了大量纸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势,进一步拓宽了利益渠道,给报纸企业展开营销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报网融合发展中,报纸不仅要与互联网融合,更要与移动网络融合。就目前来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用户大幅度增长,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而这些移动网络用户,93%通过手机新闻获取信息资源,其中手机新闻用户超过4亿,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很多IT企业也在积极推出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如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报纸企业应积极利用移动网络,推出自己的终端新闻客户端,应用分享与订阅机制,吸引更多的移动网络用户。这不仅能够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增强竞争优势和传播优势,还能通过订阅增加报纸媒体的传播利润,丰富利润渠道。

四、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网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传统报纸企业若想增强竞争实力,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认清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走报网融合的路线,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综合自身资源,利用报网融合拓宽盈利渠道,增强报纸媒体的效益。

[1] 党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研究——对于国内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117-128.

[2] 李令.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探析——以媒介产业价值链为视角[D].山东师范大学,2013:167-168.

[3] 王小娟.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报网融合创新思路探索——以“澎湃新闻”为例[D].西安石油大学,2013:50-51.

G210.7

A

1674-8883(2016)17-0369-01

卢艳红(1975—),女,广西罗城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疆经济报社编辑记者,青年作家,笔名:燕红君。

猜你喜欢
报网报纸媒介
第三十六届(2020年度)贵州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报纸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不是报纸上了网就报网融合了:当前报网融合中亟待厘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