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用3D打印“重建”贝尔神庙的科学家

2016-03-02 20:39
人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拱门重建古迹

3D打印技术的一个最新用途是与IS对抗。IDA(the Institute of Digital Archaeology)是一家由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迪拜未来博物馆联合组建的数字化考古研究所,这里的一群科学家决定用数字成像和3D打印技术重建被IS摧毁的人类历史遗迹。叙利亚的贝尔神庙仅存的帕尔米拉拱门是IDA要抢救的第一个历史遗迹。

IS占领区文化古迹众多,有超过2000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自2014年以来,已经有超过40处被IS摧毁,贝尔神庙就是其中之一。贝尔神庙有2000多年历史,是叙利亚最具象征性的古罗马建筑之一。2015年8月,贝尔神庙被IS的炸弹夷为平地,只留下了神庙入口处那座15米高、7米宽的帕尔米拉拱门。

IDA的科学家们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并认真研究航拍照片,甚至耐心地从各国游客拍摄的大量照片中提取细节,以便建构精确的3D模型。复制的拱门将以石粉和轻型复合材料为基础,先在中国上海进行3D打印,然后运到意大利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组装好的3D打印版拱门将于今年4月出现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世界遗产周展览上。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希望这座承载着“非凡文明使命”的3D打印版拱门能永远地矗立在特拉法加广场上,以作为坚决抵制IS的标志。之后,第二个3D打印版拱门将会出现在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IDA的科学家们希望最终用3D打印技术重建整个贝尔神庙。

2015年9月底,IDA就已经推出了“百万图像数据库”项目,利用3D影像记录IS控制区的所有文物,以期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世界上珍贵的文化古迹。ID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的志愿者们发放5000部平价3D测量相机。到2016年底,发放的相机数量将增加至1万部。有了它们,志愿者们可以对各种珍贵文物以及历史遗迹进行高清3D拍照与高分辨率扫描。每一件文物和每一处古迹都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之后IDA把收集到的3D图像信息全部上传至开放源码的“百万图像数据库”中。如此一来,即使文物古迹不幸遭到IS破坏,科学家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建模信息,重新用3D打印技术重建它们。

“西方国家的人可以轻易地说,历史丰富的中东国家失去了这些遗址,是他们自己的事,”IDA技术总监、牛津大学物理学家亚力克西·卡里诺瓦斯科 (Alexy Karenowska) 说,“我们是想表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东西。历史乃人之根,深入理解遗产的重要性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IDA执行理事罗格·米切尔(Roger Michel)说:“这个项目是一项政治声明、一项呼吁,希望能够让人注意到在叙利亚、伊拉克以及现在的利比亚发生了什么。我们要向IS发出信号:他们毁掉什么,我们就能重建什么。这些古代遗址的象征意义巨大,我们正在帮助恢复人类的尊严。”(文|李丹)

猜你喜欢
拱门重建古迹
古迹“开发”之忧
Pondering in Chinatown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游拱门国家公园
京都古迹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用镜头“重建”徽州
探秘吴哥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