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6-03-03 21:42杨庆慧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语文传统

杨庆慧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 甘肃古浪 733103)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杨庆慧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 甘肃古浪 733103)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冲击了高中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同时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改革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使高中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深化了高中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转型,提高了高中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促进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针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存问题展开简要阐述,进而进一步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策略。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策略

引言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存在一定弊端,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已经不适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严惩阻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化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存问题

1.高中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首先,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不强,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认为传统文化的渗透仅仅依靠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可以了,不必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应试思想的干扰下,高中语文教师更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高中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其次,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没有掌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仍然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开展传统文化教学,通过对大量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了课堂教学气氛的压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确立,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十分严重。传统文化往往蕴藏在古典诗文丰富的情感意境当中,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启发高中生的情感内驱力,注重培养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受,提高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高中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引导方式不合理

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没有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需要,更没有综合考虑学生阶段性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低,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的引导不到位,引导的方式也不科学,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大量开展古代诗文阅读教学,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来辅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它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蕴藏在特有的表达方式之中,古文工具书将古典诗文翻译成现代白话,只能在浅层次上辅助学生理解阅读,却无法使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婉约意境与艺术魅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策略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素质化的传统文化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应运用多元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制作精美的传统文化教学课件,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并通过文字、图像、影音等素材的编辑,构建一套综合性、层次化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有计划的传统文化渗透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保证质量,课件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以及知识性,并且结构严谨、承接连贯,、逻辑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使学生自主走入教学情境。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策略,按照小组学习的模式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互动交流,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认知模式,实现因材施教[1]。

2.通过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统教学理念里,传统文化的渗透属于素质拓展教学环节,本身并不在高考考试的范围之内,因此高中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便是通过课外拓展阅读。但是,由于阅读规模和水平的限制,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始终不强,高中语文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地跟踪指导,没有为学生规划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导致了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学习效率自然难以提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针对高中生传统文化课外拓展教学环节展开优化,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拓展阅读教学任务,形成课内外互联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综合提高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驾驭能力,提高高中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传统文化交流论坛或传统文化微信群组等信息互动平台,激发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随时掌握高中生学习古典文化的情况,随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传统文化知识丰富高中生的业余生活[2]。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深化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教师要应用多元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并通过课外拓展阅读的辅助,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1]杨生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下旬,2012(2):55-57.

[2]柳生魁.高中语文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64-64.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语文传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