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青兰水分逆境下的生理特性研究

2016-03-04 02:13罗彩云白晓霞
乡村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水势逆境气孔

张 静 罗彩云 白晓霞 延 荣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香青兰水分逆境下的生理特性研究

张 静 罗彩云 白晓霞 延 荣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针对香青兰水分逆境下的生理特性与香青兰最经济、合理用水的问题,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土壤含水量在30%~42%为淹水逆境(WS),土壤含水量在18%~27%为正常浇水(CK),土壤含水量在8%~18%为中度干旱逆境(MD),试验期间未浇水为重度干旱逆境(DS)。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气孔开张比,WS升高60.33%,MD、DS分别下降1.11%、7.93%;叶绿素含量,WS、MD、DS分别下降1.39%、16.45%、53.1%;水势,WS、MD、DS分别下降56.86%、28.37%、71.16%;可溶性糖,WS升高36.09%,MD、DS分别下降1.94%、34.20%。通过比较不同水分逆境下香青兰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确定香青兰具有一定抗旱性,但淹水与重度干旱逆境严重影响香青兰生长与观赏性。

香青兰;水分逆境;生理特性

我国北方地区冬寒夏热、水资源极度匮乏,园林绿化选择的植物材料单调,如何科学地选择和推广观赏价值高且抗逆性强的植物材料,来应对目前多变的气候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唇形科、青兰属一年生草本。我国引种香青兰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对其药用方面研究较深,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香青兰全株可以入药,具有缓解冠心病人的心绞痛[2],抗老年痴呆的功效[3]。国外对香青兰抗氧化功能的研究开展较全面,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5]。但水分逆境对香青兰的生理特性影响至今尚未报道。为此,通过不同水分逆境下的香青兰盛花期生长试验,观察叶片形态显微结构,测定叶绿素、水势、可溶性糖等生理变化,以期为香青兰栽培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香青兰种子收于陕西省横山县波罗镇,地处E109°26′26.68″,N38°03′31.02″,海拔1 056 m,试验开展于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及西区花卉基地。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4—10月在榆林学院实验基地进行,穴盘播种后待幼苗长到8~10片真叶,选择长势一致的植株移栽到土壤为腐叶土、沙土、壤土(比例为1∶2∶3)的盆中(盆高20 cm,直径为25 cm),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期间测得香青兰正常生长浇水量为800 mL(每5天浇水一次),土壤含水量在22%~28%。生长50 d后一次性浇透水,选用长势整齐的植株进行随机区组排列,设4个处理3次重复,每处理有植株12盆,共计144盆。摆放整齐后第5天开始盆栽控水实验,隔3 d浇一次水(7—8月),30 d后测定其生长生理指标。取材于9: 00—10:00,雨天用塑料大棚进行遮雨处理,以避免自然降水对试验的影响。

香青兰各处理为:①对照(CK,浇水量800 mL),土壤含水量在22%~28%;②淹水(WS,浇水量1200mL),土壤含水量在30%~42%;③中度干旱(MD,浇水量400 mL),土壤含水量在8%~18%;④重度干旱(DS,实浇水量0 mL),试验开始后一次浇透水后持续不浇水。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6];水势测定采用小液流法[7];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苯酚比色法[8]。

1.4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10进行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生长方面,株高与分枝数表现为CK>WS>MD>DS,茎粗表现为WS>CK>DS>MD。在形态方面,对照组香青兰基本生长良好,水淹30 d后,香青兰生长受到较大影响,多数叶片下垂,植株萎蔫,生长势减弱,影响观赏效果。中度干旱组香青兰生长受到较小影响,少数叶片发黄,极少数叶片下垂。重度干旱组香青兰处理30 d后,2/3以上叶片变形下垂,叶片变黄,植株萎蔫,甚至脱落,表明其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观赏效果极差。以上的变化表明,对照组的植株生长良好,水分过多与过少都对植株生长不利。

2.2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表1 不同水分处理下香青兰生长量及形态特征

图1 不同水分处理对香青兰叶片上表皮气孔开张比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气孔开张比以WS最大,且均高于其他水分处理。以CK为对照,WS的气孔开张比增加60.33%,MD、DS的气孔开张比分别减少1.11%、7.93%。淹水逆境下,气孔开张比增大,说明淹水使香青兰气孔开,散失过多的水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干旱逆境下,气孔开张比减小,说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大,香青兰通过气孔调节程度随之增大,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香青兰叶片表面密被茸毛,这有利于减少叶片的水分散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见图2)。以上分析表明,香青兰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图2 香青兰叶片上表皮气孔的显微镜观察

2.3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叶绿素含量以CK最大,WS、MD、DS的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下降1.39%、16.45%、53.16%。分析表明:淹水逆境下,叶绿素含量并无明显变化,说明淹水对香青兰叶绿素影响较小;中度干旱逆境下,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小;随着干旱逆境程度的加深,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明显增大,使香青兰叶片发黄、卷曲,甚至枯萎,严重影响其观赏效果,说明香青兰无法忍受过度干旱。

图3 不同水分处理对香青兰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水势的影响

由图4可知,WS、MD、DS的水势分别比CK的下降56.86%、28.37%、71.16%。MD的叶水势下降不足45%,说明植物未遭受严重的干旱胁迫,DS的叶水势急剧下降,表明香青兰遭到了严重的干旱胁迫。淹水逆境下,植物的水势升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耐淹性,而香青兰水势下降;干旱逆境下,香青兰对其均作出了一定的反应与调节。以上分析表明,香青兰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不耐淹水。

图4 不同水分处理对香青兰叶片水势的影响

2.5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与CK相比,WS的可溶性糖增长36.09%,MD、DS的可溶性糖分别减少1.94%和34.20%。淹水逆境下,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通常减少,干旱逆境下,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然而香青兰的可溶性糖变化相反,同时WS与DS糖含量的峰值与CK相比,差异明显,说明淹水与重度干旱逆境严重影响可溶性糖的调节机制,对香青兰在水分逆境下的调节作用较小。

图5 不同水分处理对香青兰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3.1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生长、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香青兰耐旱不耐水淹。香青兰在水分逆境30 d后,与对照组相比,WS、MD、DS组的株高、茎粗、分枝数都下降。淹水对香青兰形态影响较大,气孔开张比增大,植株叶片发黄,少数下垂,其生长状况与观赏效果不佳,说明香青兰并无耐淹能力。中度干旱对香青兰的形态稍有影响,气孔开张比减小,极少部分叶片下垂,1/3以上叶片变黄,其生长状况与观赏效果较差;重度干旱对香青兰的形态影响较大,气孔开张比减小,2/3以上叶片变黄下垂、萎蔫甚至脱落,其生长状况与观赏效果极差。对照组的生长状况与观赏效果最佳。

3.2 水分逆境对香青兰生理特性的影响

淹水逆境下,叶绿素含量与水势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香青兰不耐水淹。中度干旱逆境下,叶绿素含量与水势下降,说明香青兰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重度干旱逆境下叶绿素含量、水势下降比明显增大。随着干旱逆境程度的加深,香青兰受到的伤害程度越大。通常,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会增加,以适应干旱环境,但香青兰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由此可知虽然植物对水分逆境均有调节作用,不同植物的调节机制不同,调节物质也存在很大差异。香青兰则可能通过气孔开张比、水势与叶绿素进行调节。总结发现干旱和淹水胁迫对香青兰的伤害程度不同,表现为淹水逆境下香青兰的伤害较严重,中度干旱伤害较轻,重度干旱伤害最严重。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根据本试验的结果来看,香青兰最适用水量可能处于对照组与中度干旱之间,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1]MeKersie BD,Leshem YY.Stress and stress cop ing in culti2vated Plants[M].Dordreehi: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148.

[2]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65-167.

[3]杨水祥,洪秀芳.香青兰对冠心病人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5(1):17-18.

[4]额登塔娜.香青兰种子耐旱耐盐特性及农艺措施对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5]Povilaityee V,Venskutonis PR.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purple periI(Perilla frutescens L.),moldavian dragonhead(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and roman chamomile(Anthemis nobilis L.)extracts in rapeseed oil[J].Journal of the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2000(9):951-956.

[6]Povilaityee V,Cuvelier ME,Berset C.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moldavian dragonhead(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J].Journal of Food Lipids,2001(1):45-64.

[7]张志良,瞿伟菁,李小芳.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

[8]郝再彬,苍晶,徐仲.植物生理实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8-20.

S567.216

B

1674-7909(2016)29-81-4

节约型乡土地被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研究(2014cxy-10);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与实践——以《植物生理学》教学为例(JG1533);榆林学院-陕北农业节水综合研究创新团队(2013KCT-29);地域文化在大学景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榆林学院为例(12yk29)。

张静(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和园林植物节水技术。

猜你喜欢
水势逆境气孔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玉米叶气孔特征对氮素和水分的响应及其与叶气体交换的关系
干旱胁迫下春小麦需水关键期叶水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信阳五月鲜桃叶片水势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某灰铸铁汽油机缸体电机面气孔的解决探讨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毛乌素沙地4种植物叶水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重型车用气缸盖湿型砂铸造气孔缺陷的降低
毛竹快速生长期的水势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