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设计“四注重”

2016-03-04 02:30江苏启东实验小学226200虞锋雷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9期
关键词:除数课堂练习公鸡

江苏启东实验小学(226200) 虞锋雷

课堂练习设计“四注重”

江苏启东实验小学(226200)虞锋雷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应努力做到“四注重”:注重整体性,注重层递性,注重开放性,注重趣味性。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在课堂练习设计上不懈地努力,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四注重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需要掌控的重要流程,更是帮助学生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教学现实中,很多教师却不把课堂练习设计当回事,轻描淡写地认为:练习、练习,就是找一些题目给学生练练,无设计可言。于是,课堂练习的呆板、杂乱、量大便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既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努力做到“四注重”。

一、注重整体性

依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力求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整体性就是将课堂练习的诸多要素进行最佳整合,使课堂练习的诸多要素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充实。如果从整体性上考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通常有下列三种类型:

1.授前的过渡性练习

此类练习应引领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指导学生建立新知的生长点,协助学生夯实探究新知的“地基”。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授前的过渡性练习可设计为:

(1)看一看,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几十。

324469977851

(2)填一填,( )里最大能填几?

154>()×4326×()<120

2.授中的形成性练习

此类练习应围绕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专项和定向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知。以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授中的形成性练习可设计为:

(1)下面各题应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

89÷7295÷38120÷54210÷69

(2)下面各题的商最高位在哪一位?

640÷40209÷37754÷849110÷75

3.授后的巩固性练习

此类练习应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让学生巩固新知,深化所学。以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授后的巩固性练习可设计为: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

95÷23423÷52603÷76380÷68

(2)填一填,( )里能填几?

商是一位数:645÷6( ),329÷( ),7( )90÷48。

商是两位数:( )93÷59,818÷8( ),2( )32÷23。

必须指出,因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要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对每堂课的练习时间、内容、数量、题型等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二、注重层次性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理解、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分明地依序安排课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踏着阶梯一步一步地探索,获取各自的成功。

如,教学“有因数2、3、5的数的特征”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

(1)有因数2的数的特征是(),有因数3的数的特征是(),有因数5的数的特征是()。

(2)在12、9、78、30、100、99、735、132中,有因数2和5的数有();是3和2的倍数的数有();既是3的倍数,又有因数2,还是5的倍数的数有()。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是2和5的倍数:890( )、37( )。有因数2和3:125( )、71( )2。有因数2、3和5:2( )0、36( )、( )91( )。

(4)有因数2、3、5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两位数是( )。

层次性地展现四道练习题,学生便能经历单项强化到综合运用、直观判断到抽象推理、知识形成到掌握技能的训练,便能将“知”转化为“能”。

三、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就是对传统的封闭式练习进行改良,对相关练习题增加已知条件或去掉限制条件,使结论不确定或多样化,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题方法和不同的计算结果,使学生变机械模仿为开拓创新。开放性练习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不同思考方式的练习。此类练习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推导某一结论,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课本上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当学生认识了课本上的推导方法后,可提议学生用其他方法进行推导。于是,学生会另辟蹊径,给出将一个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推导方法。

不同解题方法的练习。此类练习要求学生解题时,根据题意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教学了“比例”后,可出示练习题:某养鸡场有7800只鸡,已知公鸡只数是母鸡的5/8,该养鸡场的公鸡、母鸡各有多少只?教师应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揣摩关键句“公鸡只数是母鸡的5/ 8”,让学生出现“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5∶8”“母鸡只数是公鸡的1.6倍”“公鸡与鸡的总只数的比是5∶13”等不同的思考。因为思考的角度、层面、方位不同,学生得到的解题方法也就不同。

不同计算结果的练习。此类练习的题目,求得的计算结果不唯一。如,习题:一长方体木箱放在地上,长1.5米,宽0.8米,高0.6米,求它的占地面积。因为这道题未交代木箱是怎样摆放的,所以占地面积可以是1.5×0.8= 1.2(平方米),可以是1.5×0.6=0.9(平方米),也可以是0.8×0.6=0.48(平方米)。

上述三种形式的课堂练习,能让学生经历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题方法和不同的计算结果,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智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唤醒,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四、注重趣味性

一个人的肚子很饱时,不但不愿吃东西,而且吃什么都不香。一个人的肚子很饿时,不但主动找东西吃,而且吃什么都很香。课堂练习同样如此,学生不乐意练,无兴趣练,甚至厌恶练的时候,再好的练习也无法使学生打起精神。因此,课堂练习必须新鲜活泼、富有趣味。只有这样,才能获取理想的练习效果。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缺乏有意注意,他们的求知欲望主要来源于兴趣。如果课堂练习的内容一般,形式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丧失练习的兴趣。对此,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多姿多彩,可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匹配题交替出现;碰到某些同一内容的练习,可采用讨论、说理、操作等不同形式;可设计一些“数学医生”、“数学迷宫”、“找朋友”、“一分钟口算竞赛”、“快速抢答”等习题;可以利用投影、录音、录像、视频,编一些儿歌或故事,让学生乐中练、练中乐。

另外,可以利用知识的内在魅力,引发学生求知的情趣。如,“圆的认识”的教学,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用笔在练习本上画圆,学生怎么画也画不圆。片刻后,教师笑着说:“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颗图钉和一根线,请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借助这两个物体试试看。”不一会儿,便有学生叫了起来:“画出来了!画出来了!滚圆滚圆的!”还迫不及待地讲述是如何画的。随后,教师问:“大家知道这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吗?”学生摇头,教师爽朗地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了。”这种过渡性的操作练习,就是利用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和探秘之意,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动力。

综上所述,课堂练习设计必须注重整体性、层递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在课堂练习设计的“四注重”上不懈地努力,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责编金铃)

G623.5

A

1007-9068(2016)29-039

猜你喜欢
除数课堂练习公鸡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两只公鸡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说话的公鸡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