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的几点新思路

2016-03-05 06:03邹世东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改革思路

邹世东

摘要: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手风琴教学多年来沿袭了以培养专业演奏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学生盲目追求专业演奏水平的拔高,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师范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的顺利和持续发展。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开展多元化改革,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以便于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改革思路

一、手风琴教学师范性的特点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手风琴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应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不能照搬音乐院校演奏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音乐院校手风琴演奏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备较高演奏才能的专业演奏家,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演奏高难度作品,具备较高的演奏才能和演奏水准,其教学模式是“精英型”培养。而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面向中小学,具有较为全面音乐素养的教师,实用性、广泛性、全面性是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立足“一专多能”的发展特点,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音乐教师。师范院校的手风琴教学,要以最基本的演奏姿势、演奏意识、演奏技巧为起点,总的原则是必须规范化和科学化。演奏的曲目不一定很大很难,但要求较为正规化。

当前,师范类高校手风琴教学依然停留在手风琴的技能训练和作品分析方面,缺乏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伴奏能力。作为师范类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手风琴中小学音乐教师,如熟练的演奏技能、合奏与即兴伴奏能力。因此,手风琴教学一定要从基础性、艺术性、技术性方面来体现出师范性的特性,突破旧的传统模式,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的培养模式应为“规范化的普及型”教育。因此,探究手风琴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二、师范类普通高校手风琴教学的现状

手风琴器乐作为西洋文化的载体,一经传入我国就与东方文化紧密结合了起来。手风琴在我国发展历史虽然很短暂,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创作手法呈现多样化、体裁多元化的格局。手风琴开始进入各大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手风琴教学日益普及。由于新世纪世界范围内音乐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手风琴开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社会性的手风琴热潮大幅回落,导致了高校手风琴教育不在那么热情。钢琴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各种现代化的电声乐器也充斥着人们的耳膜,各种新奇的高科技音乐演奏乐器也粉墨登场,所以手风琴艺术舞台被挤压的越来越狭窄。作为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还要继续培养更多手风琴专业的师范生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服务。当前很多普通高校手风琴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依然遵循着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普通高校所培养的标目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不是专业文艺团体手风琴演奏员和演奏家这样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导致培养方向的偏离。还有生源素质的低下问题,很多选择手风琴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所以生源素质问题也导致了高校手风琴专业开办的难度。手风琴教材的缺乏、教材数量过少、教材过于陈旧等也是一大问题,他们只能盲目使用一些演奏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教书育人的能力,也没有过硬的演奏能力,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就感觉孤立无助。

三、传统手风琴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手风琴教学的授课方式。对于高师手风琴学生来说,课程一般都是选修课,其形式是以小组课为主,一节课里,3到5名学生一起上课,40分钟的课分到每位学生的身上不到10分钟,这种小组授课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省教师资源,却无形地干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小组课,顾名思义就是一起上课,学习进程差不多是一致的,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如何掌握手风琴的知识呢?因此,就笔者所带的学生情况来讲,大部分学生不是中途而废就是只能学其皮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只有1到2年的选修时间,大部分学生都是先从琴的基本构造开始学习,然后正确背琴后就开始左右手、风箱、贝斯的学习,随后就开始练习小练习曲和器乐小品等。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说白了就是手指的练习,演奏基础的训练。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丰富音乐情感,提高音乐修养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为高校手风琴教学改革起到导向的作用。

(二)手风琴乐器的陈旧。由于手风琴本身价钱较贵,学生如果不是想更好更深地学习,一般进入大学选修课的学生是不会买琴的,系上会出租手风琴让学生度过这一两年的选修时间,但学生租来的琴不是十分陈旧就是已经破损,非常影响学习。而且近年来巴杨的引进(高端手风琴的一种),着实让热爱手风琴的人无法触及其魅力,由于价格高昂,会弹的教师也很少,因此,在乐器的配备上,学校和院系还需努力争取资金,作为手风琴专业教师,对于巴杨的学习也应学无止境。师范类高校手风琴教材普遍存在单一呆板、过时陈旧,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加强高校手风琴教材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四、高校手风琴教学的几点新思路

(一)关于手风琴教材建设。手风琴教材一定注重教材教育,结合目前音乐学生基本素质低的情况,教材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专业纵深发展。手风琴教材的编写还要注重演奏形式的多样性,如独奏、重奏、伴奏、协奏的培养问题,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广泛性,因为手风琴曲目是丰富的,有外国的、中国的,民族的、现代的等,加强高校手风琴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手风琴事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广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所以,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积极加入手风琴发展导向的新动向,与时俱进,让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再度辉煌

(二)课程设置要灵活多样。大一设置手风琴基础教育,如基本弹奏技法、技能、基础手风琴音乐理论,大二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进行练习,继续学习手风琴音乐理论。大三要开设手风琴教材教法理论课程,主要传授中小学手风琴教学法,继续拔高学生手风琴演奏技能的练习,增加弹奏难度。大四设置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得的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重视课堂教学,忽视社会实践教学,学生要应用于社会实践,来检阅和锻炼演奏水平和表演技能,感悟手风琴的演奏魅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场合和社会舞台,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在这四年的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三)运用正确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练习手段

1.善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新课开始前,教师应以科学的方法导入,展示教师对于手风琴课程的驾驭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自身精彩的示范、对于新知识的困惑进行提问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手风琴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与手风琴音乐的无穷魅力。

2.采用多种课型,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将手风琴课的授课模式加以改变。开设小组课、集体课、阶段性讲座等课型。这些课型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观察其兴趣所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对比,形成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学习态势,同时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兴趣。

3.作品选择得当,作业适量。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品与审美倾向,除使用传统的高师手风琴教程以建立学生系统、规范的手风琴演奏基础外,还要选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能体现时代特色的多元化手风琴作品,使学生除了完成学业要求的必弹曲目之外还能将手风琴用作表演、休闲、娱乐、陶冶情操,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作业布置上,要把握量与难度。作业难度可以掌握在适宜学生实际水平而又稍有难度,给学生解决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4.采用科学的练习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总结每次练习的进步与不足,制定完备的练习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练习:其次,仔细分析乐谱,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对于速度、力度、曲式结构的分析与把握,要了如指掌。再次,学会用慢速的方法练习,慢练有助于解决风箱、触键、乐句的呼吸等问题,注意掌握练习程度的循序渐进。

5.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及训练。手风琴的实际应用技能主要是指视奏及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是指学生直接看谱演奏的能力。视奏能力的提高也是即兴伴奏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视奏能力好,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准确演奏出歌曲的旋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要穿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兴伴奏是指演奏者根据指定歌曲旋律在短时间内通过即兴的方式,运用手风琴演奏出适当和声和织体的伴奏。在进行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得将伴奏理论基础知识融汇进去,要求学生掌握24个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分辨和声与和弦、能熟练地演奏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的连接,了解常用的伴奏手法、以及对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选取不同的伴奏方法。例如,进行曲风格、活泼欢快的风格、优美如歌的风格、赞美颂扬的风格、情绪热烈的风格等。学生要学会区分各种风格并选取不同的伴奏织体。在此基础上还指导学生编配简单的歌曲伴奏提高手风琴的实际应用能力。

6.手风琴创新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明确上课的目的与教学的方向,即使不能改变小组课的模式,但要合理安排上课的进度与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前将作品的背景、情感通过教案发给学生,完全可以不占课时,对学生进行乐曲审美的传授。而且在小组课的过程中,开展多层次、多方向的教学体验,除了琴房,在室外操场、在小型音乐厅上集体演奏观摩课,让学生们汇报表演,互相学习。此外,由于手风琴携带方便,应多进行即兴伴奏课的学习,使学生外出给合唱队伴奏,提高他们的舞台经验。

7.学与演的结合。手风琴的即兴伴奏就需要演奏者长时间练习编配大量各种风格的歌曲,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练就一种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能较为准确地编配出合理的伴奏方案。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舞台上的锻炼,每一次登上舞台演出都是即兴伴奏者和歌唱者的合作过程。他们的配合如同“绿叶配红花”,伴奏者要根据演唱者的情绪变化不断调整伴奏,两者珠联璧合的表演会使演奏效果增色不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舞台实践,在学习的同时积累一定的演奏经验,巩固课堂与考试的学习内容,把学习到的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演奏、教学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夏珏.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14)

[2]张艳.师范类院校手风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2013(01)

[3]曾杰.高师手风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06)

[4]张鹏.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手风琴表演能力培养的理论构建[J].大舞台,2012(11)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院校改革思路
实验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论改革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探讨
案例教学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