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2016-03-06 05:31侯乃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8期
关键词:电力设备可靠性检修

侯乃明

(国电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侯乃明

(国电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激烈,加上客户持续提高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状态检查维系变得愈加重要和关键。因此,改进与增强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技术、保证电力正常输送运转是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国家有关工作部门监督电力企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保障整体电力体系在输送、配电环节时能持续高效运转的关键是须完成电力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状态检修时,应将对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前提下进行,而所获得的相关电力设备技术参数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与测量,而且在状态检修专家系统分析后,才能从中凝练出设备故障的预兆与特点,正确判断故障点、深度与故障的发展趋势,制定可行性指导检修计划,让设备得到更好的维修和保养。因此,必须要对电力设备实施科学合理的检测维修。

1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

进行状态检修目的就是完成电力设备的科学保养,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经过的安全性和其经济可靠性,同时,尽可能完成电力设备运用效率的大幅提升,检修过程中的人、物、财等方面的浪费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而完成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由事后检修到计划检修,再到现在备受重视的状态检修,这趋势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被动的检修形式,事后检修形式其关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以后,不可以正常运行后才实施被动检修,所以其检修付出的代价和维修费用一般是比较巨大。因为故障后再实施检修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计划检修获得了发展与推广,计划检修关键是定期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这样使电力设备的故障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但是,因为此时间间隔关键是以实践经验为根据获得的,所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非常容易引发电力设备过检修或欠检修状况的产生。状态检修的产生弥补了计划检修的缺点,其经过对电力设备实施在线监测,提供电力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与此同时,对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和其故障发展趋势实施评估时借助了现代化技术,对电力设备的故障实施预测,并在其故障前对其实施有效地检修,所以防止了过检修与欠检修现象的产生。

2 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技术分析

2.1 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

对电力设备实施状态检测的目的是应用有效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对电力设备的应用情况实施测量,在诊断前要清楚确定诊断的目标和故障的模式,获取测量的结果,从而判断有没有发生缺陷,收集可以表现电力设备特正的资料,这样来研究与分析检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状态检测技术重点是对电厂与电力设备实施的。需要在离线实验的状况实施定期检修电力设备,而需要在设备运作期间实施状态检修。电压运行下测量出的特征量要比预防性试验下的特征参数正确性更高,更加可以真实地表现出电力设备的现实运作情况。在电力设备中经常用到状态检测的技术,尤其是关键的电力设备特别需要应用状态检测技术。状态检测技术要把采集数据、分析、提取特征、状态评估、诊断故障、分类6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2.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是对故障进行在线诊断与离线分析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状态监测技术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尤其是汽轮机等大型旋转机械与发电机方面。但在实际运用中,状态检测技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还有待提高,应引进先进的设备并进一步的完善不断,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积累正确判断电机状态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初,故障诊断技术还仅是对最基本基础的偏重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进行研究,而今,已经上升为研制开发故障诊断专家体系,但还没有能够对机组振动故障实施自动诊断的专家体系,专家依旧需要依靠经验才能进行判断,主要是由于现有的专家体系的的现有知识还不能将振动故障的预兆与其因素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的反映出来。

2.3 可靠性技术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先提出了可靠性技术,之后苏联提出了可靠性理论与统计方法及维修性理论与统计方法。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机械设备与原件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在一些文献中,对体系可靠性数学模型都有进行介绍,往往会将检修体系纳入马尔科夫模型和非马尔科夫模型中。设备可靠性的描述通常会用可靠度函数R(t)来进行。F(t)=∫t0f(x) dt是指在时间t内出现故障的概率,F(t)是不可靠度函数;R(t)= 1-F(t)=∫∞0f(x) dt是可靠度函数的定义,f(x)为故障密度函数。

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是在威布尔的基础上得到的可靠性特点曲线,因与浴盆相似被称为浴盆曲线法(图1),这种评估只适用于有支配性耗损故障的设备在进行维修时使用,传统的可靠性评估精确度问题还是有待完善与加强。因此,华北电力大学全面考虑了锅炉部件故障的各种因素,尝试对预测锅炉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综合可靠性预测理论与强度和寿命理论。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企业综合可靠性水平评估方法,这种方法是从火电大机组运行可靠性指标系统出发,分析了我国火电100MW及以上机组运行可靠性,在多元统计方法中进行应用。

图1 典型“浴盆曲线”图

3 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的策略

3.1 拟定系统整体的规划方案

基于对近年来各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状况与成功案例进行针对性的统计、调查与分析,并辅之以连续不断的重复调查、分析、论证,得出我国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目标、最佳方式以及完善的总体检修方案。但在这过程中,对电力设备的数据处理必须引起重视,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经过中的重要程序是数据处理。完善的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包含动静两个方面的内容,静态数据是借助建设数据系统对电力设备的出厂试验数据、检修记录和已发生过的故障等进行描述。而动态数据是对电力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具体包括在线监测实时数据、过电压状况和线路故障等。

3.2 可行性判断与分析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分析是指电力设备运行产生的可行性判断与经济效益。主要涉及了收益、概率和敏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的状态检修分析主要牵涉到收益、敏感与概率分析3个方面的内容。

收益分析是依据检修过程产生的收益确定最合适的检修时间;敏感性分析则是指检修电力设备的局部部分,对其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转作出判断,电力设备的敏感度高就意味着该设备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状态检查与维修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敏感度参数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概率分析主要是综合分析电力设备运行指标的变动现象,该分析方法能够将电力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尽可能的降低,直至最低的水平与状态,有利于提高电力设备状态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3.3 增强状态监测

供电设备体系的基本作用是对监测电务设备状态检修,比如应用红外线测量温度、油色谱分析等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方法。能够顺利的完成为系统供应精确的设备运行体系,给诊断设备状态提供依据,这些数据和整个体系的运行安全直接有关。所以要把状态监测工作做好,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可靠。

4 结语

电力企业既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还要把检查维修的成本尽可能降低。电力设备状态检查维修策略十分重要,其在实际中的运用也特别的关键。所以必须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科技的进步与状态检修相结合,才能使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与稳定等相关特性达到最佳的状态,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

[1]金正华.浅谈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进展[J].建材与装饰,2013,(1).

[2]吕守向.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2).

[3]周训斌.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及其解决[J].大科技,2014(18).

TM73

A

1671-0711(2016)12(下)-0031-02

猜你喜欢
电力设备可靠性检修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重要性与方法
高压电力设备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的研究
检修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研究与分析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