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赏识与意识的探究

2016-03-06 06:53索朗琼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意识班级班主任

索朗琼吉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中心小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赏识与意识的探究

索朗琼吉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中心小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重要基础。在班级管理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从穿着仪表到言行举止,从待人处事到品行学识,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影响班级管理教育的成效与精细化程度。

班主任 管理 角色意识 赏识 激励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探索班主任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为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就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耐心细致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重视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这样才能为每位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一、用爱心教育学生,用赏识激励学生

1.用真情,亲情来教育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和爱。使孩子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感受到学校既是校园,更是家园,才能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心悦诚服地愉快心境中跟随老师去学习,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班级集体的亲和力凝聚力,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班级管理中,始终要贯穿着“赏识教育”。只有欣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点,甚至是他们的小淘气,才能真正做到爱孩子,信任孩子。快乐孩子们的快乐,郁闷孩子们的郁闷,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交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这样就奠定了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位置。

2.表扬和鼓励学生,人们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我们的校长曾多次要求我们要多对学生进行“拍肩膀”。并说你行,你一定能做好如此之类表扬和鼓励的话。他的经验是只要对学生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尊重,他的自信心都会大增,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的。上届有个学生,刚入学,穿着奇装异服。学习成绩差,但发现她的字写得很好,于是就让她当板报组长,虽然基础不好,但态度端正,两年在最后一排坐着,我一直把她树成纪律模范标兵。而她的成绩也逐渐提高,六年级时,又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学习劲头更足。在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她说:“老师,您知道吗?小学时,是班里倒数第五名的学生。和学生们打过架,也算个小混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上了小学,没想到,您把我当成了好学生,表扬我、鼓励我、重用我,就像妈妈一样爱我,为了得到您的夸赞,我改变了自己,努力表现,拼命学习,没有您,没有您的鼓励,就没有我的成功,您改变了我的一生。此时此刻,我感到是多么幸福。作为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表扬。鼓励和表扬学生时,要把握时机、注重细节、恰如其分。

二、加强班主任的各个角色意识

班主任的责任意识突出的表现在对学生的爱。不仅要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而且要特别关爱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还比较落后的学生,行为规范比较差的学生。只有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励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管理和服务意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必须具有明确的服务和管理意识。管理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管理的目的。没有好的管理,班主任就无法开展工作。但是,班主任对班级工作是否民主有效,是否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取决于班主任对学生主体的认识及自己管理权利的认识两个方面。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的,追求短期效益,所以班主任工作仅限于维持教学秩序,靠强硬的纪律来约束学生。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学生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的内化和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内涵,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才能敲开学生内因的大门,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班主任要树立自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努力克服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作风,正确运用自己的管理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加班级管理,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2.积极地协调意识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领导者,也是班级任课教师群体的核心,它要求班主任应该具有强强的协调意识班主任要统一教师群体的教育思想,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是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其次,就各科教学来说,如何使各科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较好的融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心理结构,这需要凝聚和整合。而学生这种整合又是一个动态的积淀过程,班主任应主动的承担起协调的责任,弥补各科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的缺陷,及时向任课教师提供准确的信息反馈,是个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学科均衡发展。第三,应试教育往往和利益挂钩,各科教师过分强调所教科目的重要性、争占课时,互相排挤,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明确的协调意识可驱使班主任时时从学生素质发展的大局出发,引导教师提高认识,默契配合,保持教学目的的一致性。

3.沟通与协作意识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身上发挥长远的影响,关键在于这三方面的影响能否保持相对协调。班主任时联系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是促使各方面形成合力的直接实践者,应具有开放的教育意识,主动沟通各方面的信息,争取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调动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的干扰。

沟通和协作意识能促使班主任注意各方面的因素,主动与社会联系,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或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请他们来校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角色体验,提高他们分析辨别的能力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班主任也不忘主动与家庭取得联系,经常沟通信息,调动家长的参与意识,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使家庭教育发挥积极地辅助作用。

总之,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不论你采取何种方法,只要为了孩子倾注一片父母般的爱心,长期地帮助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地去引导、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在孩子心中才会燃气希望,我们的教育才会奏起进取向上的乐章。

猜你喜欢
意识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