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6-03-06 06:53吴昌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感

吴昌谷

(重庆市黔江区沙坝乡中心校 重庆黔江 40900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吴昌谷

(重庆市黔江区沙坝乡中心校 重庆黔江 409000)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积极开展了教学创新与改革,师生互动就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调整与创新。但由于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互动方法,师生活动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文中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问题 解决策略

小学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在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方面的意义重大。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理解能力等相对较差,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必要的启发,为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互动形式单一

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必要性,但是并不能采取多种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课堂互动形式极为单一,多以提问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旧较为被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被有效调动起来。在此情况下展开的单一互动不仅无法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影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2]

2.缺少情感交流

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展开的互动与交流应当是多个方面的,既包括知识方面的互动,也包括情感方面的交流。教师应当在交流中尊重学生、认可学生、将学生作为独立性的个体,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主体,互动中将专业教学作为核心内容,且保持着自身的绝对权威,这使得互动缺少情感性,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与尊重,因此在教学互动中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较低。而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忽略情感方面的交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影响学生思想认识、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互动缺乏深度

深度不足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教师并没有对互动予以足够的重视,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表层知识设置的。例如,关于字词含义的提问,这种问题较为浅显,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也不会展开有效的思考。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也不会主动对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因而教学效果不佳。

4.互动较为片面

有效的课堂互动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是认知互动,第二是情意互动,第三是行为互动。而从互动的效果来说,互动应当起到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等。而事实上,当前语文课堂的互动内容仅仅围绕教材展开,从整体来说,互动内容极为单一,互动呈现出了较强的片面性,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予以全面的关注。在此情况下,互动显得极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的互动仅仅停留在表层上,难以获得实质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有效解决策略

1.创新教学本质观

为了保证课堂互动可以顺利展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教学本质观,以正确的观念为指导对互动形式、过程、内容予以调整与创新,使其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予以关注,并努力提升他们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即让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产生有效互动,共同对教学内容展开探讨与分析。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应直接将文章内容以及主题思想告知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自己也应当参与到讨论中,适时对学生予以引导,使其能够产生正确的观点与想法。其次,教师还应当提高互动的灵活性与动态性,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选择适宜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除了提问外,还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或者让其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并将互动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避免形式的单一与枯燥,使课堂上能够自觉形成互动氛围。

2.创新教学设计

在互动中,教师还应当对教学设计予以创新,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为互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予以分析,挖掘他们的兴趣点,并以此为互动的入手点,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其能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第二,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课堂上,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影视剧中的相关片段,声音与动画能够对学生予以刺激,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展开学习。[3]

3.增加情感互动

教师应当认识到互动是多方面的,除了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外,还应当积极开展情感互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询问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也应当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对此展开积极性的互动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价值、思想认识等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与促进。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原因,以及这篇课文对大家的启发,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将得到有效的升华。

结语

虽然在素质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课堂互动予以了高度关注,并主动与学生展开了交流与互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互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互动策略与方法,这使得课堂效率难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具体来说,这些问题包括互动形式单一、缺少情感交流、互动缺乏深度、互动较为片面等,为了提高互动效果,改善课堂氛围与质量,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本质观以及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互动。

[1]赵贵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2]玉文敏.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文摘版,2016(4).

[3]伦映笑.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J].教育,2017(2).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