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文化管理”

2016-03-06 06:53邓良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组员班集体班级

邓良军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小学 江西赣州 341200)

浅谈“班级文化管理”

邓良军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小学 江西赣州 341200)

班级文化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式,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班级文化管理的过程既是班集体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班级管理可分为制度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等不同层次。其中,文化管理是班级高品质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新走向。

班级 文化 管理

一、创建优秀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以人化文”是文化的建设过程,“以文化人”是文化的作用过程。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行为,同时它又需要在班级管理、学习、生活的时时事事中反复强调,不断矫正,不断积累。

第一,为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设计一个班徽,将这种价值追求用具有冲击性而又简洁明快的符号语言表现出来,在班内的活动时或各种用品中采用。

第三,与全班同学共同商议,选出班训、班旗、班歌,在每天的特殊时刻或重大活动、重大仪式时,吟诵班训、唱出班歌、树起班旗,从精神层面反复强化班级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1]

第四,价值追求的外化就是行为标准,行为标准的规范来自班规,制定并严格执行班规是从制度层面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五,把制度中的精华部分,以及班训、班徽、班歌、班旗等以醒目的标语、展牌或图片,精心设计并张贴、悬挂于班内,形成浓厚的教室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浸润于这种氛围之中,实现行为标准、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内化,实现以文化人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管理班级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生本教育下的学习小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纪律、清洁等各方面的评比,小组长对组员的管理,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小组竞争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还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辟一栏,作为“每周先进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展示栏,通过每周一次的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一种义不容辞的为组争光的责任,无形中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值周班委会”就是由其中一个小组担任,经组员推选产生临时班长,负责班级一周的日常事务。其中推选出的临时班长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组员分工负责,分别管理学习、纪律、清洁等其它方面。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三、把握学生思想动脉

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主任的努力的程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我认为: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善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的氛围,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要以自己情感上巨大的亲和力和人格上的巨大感染力力熏陶学生,那就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你里协调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班级人际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有的时候,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要营造氛围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成为学生热心的听众。有的时候,学生之间发生误会,老师要热情倾听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尽情地诉说,然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处理好问题。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需要蓬勃向上的内在凝聚力,需要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求实精神。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好班级的法宝。

四、关爱学生成长与生活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师爱是一种教育的爱,社会的爱,热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把爱的甘露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后生有,有时确实比较困难。但是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需要老师用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健康成长。教师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2]

五、教学生学会做人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渴望着成功,而且很多有志之士为了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很多,然而得到的却很少,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你不能说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勤劳,可为什么偏偏落得个一事无成的结局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从表面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简单,有谁不会呢?

六、文化建设

一个新的班集体就好比一个刚刚集结在一起的战斗小队,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统一的目标,彼此还没有情感的关联,没有默契,战斗力等同于单兵作战。因此班干的首要任务是要这个集体尽快的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有一种属于集体的专属的文化,它是一个集体之所以被定义为一个集体的关键与标志,也是成员间强力的粘合剂。就像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民族必有其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必有其充满魅力的企业文化;同样,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来引导同学们共同前进,作为同学们默认的参加集体生活的共同准则。只有这样,一个班级才可以正常而高效地运作,才有可能聚集体之力走向优秀。

[1]邓艳红《小学班级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

[2]孙建民等译 《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猜你喜欢
组员班集体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组长真不容易
我爱我的班集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