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16-03-06 14:59崔东艳
关键词:程控信令交换机

崔东艳

(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崔东艳

(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现代交换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环节

现代交换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已在各高校普遍开设。由于现代交换技术发展的快速性,因此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发展不相适应,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教材与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清晰地理解现代交换原理及技术,使其适应通信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及应用,毕业生可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等工作。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通信工程专业就成为了一门炙手可热的热门学科。我校在2004年成立了通信工程专业。在通信网中,程控交换机在通信网中承担着话音交换的重要作用,各种交换机在我国的电信网中大量应用。因此,维护管理好现行网络,建设高级通信网,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硬件组成原理,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功能和特点。

《现代交换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讲述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信令方式的有关概念。交换技术是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它决定了网络的性能以及向用户提供何种服务。因此,本门课程也称为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程控交换机有很多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工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以话音为主的单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维护量较少,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本科生,很有必要学习现代交换技术的相关知识,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信课程,以及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受到邮电、通信、金融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我校本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也不乏在华为、联通等做出优秀成绩者。但是,之前也曾有学生在应聘时仅仅因为交换技术知识的匮乏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短缺,而与自己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改革现有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要由过去的只强调理论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双重培养,尤其要注重创新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发展的需要。

我校通信工程实验室具备程控交换实验设备,并且组织本院教师多次参加华为公司开展的培训工作,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性。程控教学改革在我校是可行的。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增加实践学时,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程教学改革,除加强理论教学外,还增加了实验学时。

(1)实验课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共16学时),硬件实验教学利用华为公司开发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进行。包括多个实验,由于学时的限制,笔者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交换机硬件配置、本局用户数据业务实现、NO.1中继业务实现、NO.7 TUP中继业务实现、计费数据业务实现五个实验,让学生加深了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掌握了现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和组成。

(2)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智能培养的重要一环,课程设计对加强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它是程控交换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注重工程实践:利用实验室内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训练,进行交换机硬件配置、本局用户数据业务实现、中继业务实现等,让学生在课堂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二)授课内容改革思路

本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理论教学学时为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学生应已具有相关先修课程基础,如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现代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念及方法,而且要介绍课程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课程知识网络的全局概念。例如,在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利用本实验室的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和SDH设备相结合从全局设计来理解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对本门课程而言,教学内容应该以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包括话路部分和控制部分)、信令方式两大基本功能为主线,就其基本原理详细展开。为此,教学内容安排如下:首先介绍交换的概念和交换机的发展史,引入交换的本质,然后阐述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的组成及功能。程控数字交换实现的前提是语音数字化,重点介绍PCM调制的基本原理及过程,使学生掌握非均匀量化的原理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A律13折线PCM编码技术。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话路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后面的三级数字交换网络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以实验室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为例,介绍各模块组成及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原理。软件的实时性与并发性是交换机软件的典型特点,其中呼叫处理程序最能够集中体现交换机软件的这两个特点,因此应作为软件部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通信网中,除了传递业务信息外,还有另外一部分是用来专门控制电路的,这类信号就是信令。它们按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最传统的信令是中国一号信令,过去电话用的多,现在基本用的最多的是七号信令。教师围绕这两种信令方式的概念来介绍,并辅以NO.1中继业务实现、NO.7 TUP中继业务实现两个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授课形式改革思路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力求内容丰富、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黑板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理论部分本身具有抽象的特点,因此,开发出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辅助系统来辅助理论原理的理解非常必要。例如,对于电话交换设备的发展历史,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既形象又生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理论知识,更使学生印象深刻,提高了学习兴趣。

(3)布置论文,提高专业素质:给学生布置一些小论文,激励学生自己去查找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使学生主动的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并且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小论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进一步的研究生学习和从事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例如,程控交换系统的新业务实现就可以作为"小论文"来布置,首先由学生查阅新业务相关文献,写出设计思路,然后老师通过维护终端对部分电话机进行新业务数据设定,让电话机具有新业务功能,最后让学生在话机上对该话机所具有的新业务进行登记操作。本项目的完成不仅使学生对智能网新业务有所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考试内容改革思路

与授课内容相对应,主要从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几方面进行考察。平时作业也可作为考查的一部分,督促学生在整个学期都认真学习。

(五)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主要有:(1)考试:分开卷/闭卷/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等等。(2)考查:对不便于考试的科目,采用考查的形式,如工程测量等等。(3)课程设计:一种间接的考试形式,对需要计算和作图的科目较为适用。(4)学习总结:选修科目/非重点科目/文科类科目等多采用这种形式。(5)专业论文:一般适合毕业考试(查)或文科类科目。(6)其他形式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的只注重卷面成绩的方式,转而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教育,考核方式可由以上两种或几种构成。例如,最后成绩的评定可由期末成绩(60分) +论文成绩(30分,含实验课) +平时出勤作业(10分)构成,这样可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实行多种形式相结合。

(六)课程效果及制度保障

实行学院监管,任课教师负责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再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本课程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通过毕业实习机会,可使学生有直观、深刻的体会。

(七)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首先要及时调整和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不给学生固定一本教材,而是指定多本参考书和相关资料,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网站,例如21世纪中国通信网http://www.21ctn.com/、CHINA通信网http://www.c114.net/等,使学生在课下能得到充实的辅导与帮助。其次,突出实践环节的应用,从而加强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发展。例如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安排多个实验,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在培训和参赛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还有如下考虑:

1)正在开发程控交换实验仿真系统以及建设程控交换实践基地,完善现有的程控交换实验系统。

2)使学生分组完成小论文的创作。针对某几个实验设计出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写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3)探索双语教学模式,为今后从事相关的研发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改革的最终目的应强调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使其更加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适应新时期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我们也将继续在《现代交换技术》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其改革思路与改革方法,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刘云,铁凤莲.《程控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资讯,2008,(2) :125-126.

[2]纪红."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2-44.

[3]叶敏.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美娟,张颖,杨国民.交换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125-126.

[5]陈淑荣,孔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1) :86-87.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CUI Dong-y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practice training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technology as an important backb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has been set up in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eneral.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witching technology,therefore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rrangements are incompatible with development.Therefore,we have made 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o the course material and content and practical based on the teaching in the long term.The purpose is to let students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exchange theory and technology,and to adapt them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ment.

G642.0

A

2095-2708(2016) 02-0091-03

2015-05-15

猜你喜欢
程控信令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地铁交换机电源设计思考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
修复损坏的交换机NOS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缔造工业级的强悍——评测三旺通信IPS7110-2GC-8PoE工业交换机
程控增益射频宽带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