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

2016-03-06 14:59杨慧文
关键词:用途微课大学

杨慧文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

杨慧文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微课模式

采用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是课堂基础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完善了"外语+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科技和商务沟通的能力。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大学基础英语的有效接口。以"微课程+微练习+微测试+微学分"为主体的微课模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以平时的任务和练习为主。教师提供的高度概括且短小精悍的视频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实现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一、大学英语改革基本介绍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全球化高速发展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既精通英语语言又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我国非常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一般是本科1-2年级每周一至两次课,3-4年级不再开设英语课,这与中学阶段的每天一次英语课形成巨大的反差(张为民,2015)。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在大学期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夏纪梅,2003)。其实是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减少有关。当然很多高校自身存在某些问题和矛盾(例如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的落后、大学英语课时一再削减、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积累性与持续性、学术英语教学元素较为薄弱、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及英语应用能力不够等。)这些现象明确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也不应该停留在听说读写的一般技能训练上。(蔡基刚,2010)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浪潮日益高涨,同时也涌现出不少英语教学新理论与新模式。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宏观目标

面对全国所有高校整体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复旦大学季佩英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明友教授以及其他六名教授共同组成的最新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组,经过科学全面地研究以及深入细致地讨论,预计在2016年初制定出及发布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向明友,2015)该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素分为教学目标: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目标。基础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确定的,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教学内容包括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块内容。课程类型设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课型。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课程设置还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开设相应的英语课程。

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要自觉适应市场,根据不同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大学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以培养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切实在提高学生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上下功夫,要结合学校各学科的发展方向、各专业学生的培养去向,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函电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机械英语、音乐英语、美术英语、体育英语等课程。

专业英语的教学当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训练学生把基础阶段学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在所学专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巩固、扩展和提高,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这一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基础,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专业英语:ESP课程,包括《工程英语》、《商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科技英语》、《人文英语》等。探索行业英语,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等,使英语学习真正为学生未来职场的需要服务。

二、微课的发展

(一)国外微课发展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胡铁生,黄明燕,李民,2013)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的"微课程" (Microlecture)有五个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学习任务;以及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体系。(Shieh,2009)

(二)国内微课发展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自2010年首次引进微课的概念,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和全面,特别是2013年以来,微课概念和实践迅速升温,微课研究百家争鸣。(吴秉健,2013;侍松门,2014;卢海燕,2014等)然而,当前的微课研究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陷入对微课定义的讨论中;二是微课的提倡者们越来越寄希望于通过微课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分配的课时量不可能也不需要随意大幅度的增加,因为学生们完全可以利用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来补充课堂的英语学习内容。如何引导学生饶有趣味得主动又坚持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同时又获得高效满意的学习效果就是当务之急。由于微课具有选题精巧、新颖有趣、深入浅出等良好的网络及数字化教学效果,同时其教学过程模拟一对一教学情境而又具有灵活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时间的特点,从而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素质及强化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学习。

如借全国大学英语改革之际,举现代化电子及数字化资源之力,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将大有可为。

三、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设计

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微课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其教学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细细分解,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因此,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决定该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因素。

首先,微课中教学资料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学术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科技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艺体英语,农林英语,地矿英语,水利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知识丰富。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某项专门用途的英语知识,特别是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在选材上应选择一些非常典型的事例,最好是工作现场发生的实际案例,以最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微课的起始部分应该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可以大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微课的衔接。微课各部分的衔接对于学生的知识过渡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各部分之间应有确切的逻辑联系,并且不应跨度太大,而且相应的各部分之间可以采用一些重复的图片或文字,表明它们之间的过渡关系,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第四,微课收尾时,应归纳本微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验证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并利用一些拓展阅读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PPT的文字应言简意赅。

(二)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

1微视频

规划一学期的总课时,选择要呈现的专业英语主题学习内容,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资源体系。在课程的组织上以周为单位,18周共7次。如:2016级新生刚入学就可以确定主题为用英语介绍所学的专业,教师的微视频可以先呈现学生所学专业术语的英语单词,然后创设一个学生兼职被要求介绍自己专业的情景。最后要求学生用所学的专业英语给父母写信汇报专业情况。

微课中的教学视频是微课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很关键。首先,教师的语言应精炼,有条理,直击重点难点,不能啰嗦。教师视频画中画的背景简洁,背景可以是墙壁或浅色的窗帘等不明显的衬托物,但切记不能与教师身上的衣服颜色一样。教师视频画中画中,教师的视线应直视镜头,并适当做出相应的表情,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一对一教学时的师生交流。

2微练习与微测试

有特定的学习目标(任务),且设置了最后期限。视频中嵌入测试题,避免学生看了白看,或者根本不看。所有作业是否完成都一目了然。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教学视频还便于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能够得到学生在学习的相关环节中的实证性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3微学分

开学初始告知学生大学英语课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形成科学学习常规,明确评价细则。大学英语课不再是单纯50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弥补了时间缺陷。相应的学习评价也延伸到了课外,在课堂行为表现评价之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7次微课专业英语作业,占平时成绩的20分。把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表现。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课堂和课外自学上,加强过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试在整个学生考评中的比重。

4微课实践研究与微课资源库建设

每月组织1次常规性教研活动,通过微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广普及微课资源在我校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丰富校本学习资源,为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每周安排2小时的网络自主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网络教室自主学习,由大学英语教学部安排任课教师进行辅导。教师通过管理平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网上答疑、个别辅导、批改作业等。

四、总结

采用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微课研究中通过微课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误区,而是把基于微课的专业英语当作课堂基础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完善了"外语+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科技和商务沟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专门用途英语和大学基础英语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大学基础英语的有效接口。

以"微课程+微练习+微测试+微学分"为主体的微课模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以平时的任务和练习为主。教师提供的高度概括且短小精悍的视频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实现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通过大学英语改革中专门用途英语的微课模式,能够带动一线教师提高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方面的能力。能够促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恰当地使用微课,一批优秀教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最终通过交流与运用达到资源共享。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Khan Academy[EB/01.].http://www.khanacademy.org/.

[3]Phillipson,R.Linguistic Imperialism[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 :A1,A13.

[5]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31) :47-50.

[6]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 :33-36.

[7]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向明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指南:课程设置》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全国高校外语教育会议.2015.

[9]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11.

[10]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研究型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J].现代外语,2015,38(1),93-101.

[1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217:36-42.

[1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217(4) :23-26.

[13]侍松门.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系统研究[J].江苏开发大学学报,2014,25(3) :37-41.

[14]杨延龙,米涛,唐琛.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外语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11) :42-46.

Micro-teaching Mode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College English Reform

YANG Hui-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 741001,China)

college English reform;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icro-teaching mode

It i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he basic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reform by the use of the micro-class mode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To improve the'foreign language +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training model,teaching students'skill to use English for science or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In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country,ESP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interfa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With'micro curriculum + micro exercise + micro test + micro credit'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icro teaching mode,emphasizing the evalu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with the usual tasks and exercises.Teachers provide the highly-concluded and precise video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a certain amount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vocabulary and terminology,which would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language application.

H319.1

A

2095-2708(2016) 02-0118-04

2015-01-10

本论文属2015年度外教社-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甘教高[2015]31号文件立项。课题名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门用途英语微课模式研究——以天水师范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用途微课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DNA的奇妙用途
用途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