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秸秆覆盖的试验研究

2016-03-07 11:08陈善美路海娟王长新
北方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叶面积孔隙

陈善美,路海娟,王长新

(1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园艺工作站,陕西 铜川 727007;2陕西省铜川市果业局,陕西 铜川 727007)

陕西渭北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资源优势最佳、生产规模最大、农民收入最直接最稳定最可靠的产业。但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干旱、降雨少且季节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突出问题,2008—2014年,我们对苹果园秸秆覆盖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1 试验地点与试验处理

在铜川市印台区印台镇崖尧村、前齐村,红土镇甘草塬村,阿庄镇湫洼村,广阳镇西固村、井家塬村,高楼河镇贾家塬村等7个村选了10户果园进行试验。这10户果园海拔880m左右,为黄土高原型地貌,土壤为黄绵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5℃,无霜期196d,年平均降雨量622mm,≥10℃积温3413℃,日照时数2345.7h。试验园为1995年建园,主栽品种为‘长富2号’,株行距3m×4m,南北行向,无灌溉条件,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树势中庸,无病虫害,果树生长管理状况在该区域具有代表性。试验从2008年10月开始,每年秋施基肥后进行秸秆覆盖,采取株间覆盖粉碎的玉米秸、小麦秸、豆秆等,厚度为15~20cm,覆草量为1200~1500kg/666.7m2,覆盖后压土。翌年秋翻埋入土中,重新覆盖。以不覆盖秸秆为对照。其他各项田间管理处理间一致。每户果园一半覆盖,一半对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014年12月20日,我们选择5户连续7年实施秸秆覆盖的果园(含对照),对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进行测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测定)。由表1可知,连年7年进行秸秆覆盖,平均每年可提高土壤有机质0.1%左右,说明秸秆覆盖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措施。

表1 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2 秸秆覆盖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2014年 7月下旬对上述 5户果园 0~20 cm、20~40cm、40~60cm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进行测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测定),每户不同处理的果园不同深度各取3个土样,最后取平均值。由表2可以看出,秸秆覆盖的0~20 cm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0.21 g/cm3,孔隙度增加9%;20~40 cm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0.13g/cm3,孔隙度增加5%;40~60cm的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0.04g/cm3,孔隙度增加2%。土壤的通透性得到明显改善。

表2 秸秆覆盖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2013年对秸秆覆盖园及其对照园土壤0~20cm的温度进行测定,3—8月最干旱月份对土壤0~40cm的湿度进行测定。土壤温度测定采用曲管地温计,每10d测定1次5、10、15、20cm土壤的日均温。湿度测定采用便携式水分速测仪,每10 d测定 1次不同处理的20、40cm土壤的日平均湿度。由表3可以看出,秸秆覆盖下,冬季(12月至翌年2月)能提高土壤温度1.75~2.25℃,有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夏季(6—8月)能降低土壤温度1.2~1.5℃,可避免夏季高温对根系的不利影响。秸秆覆盖能使土壤湿度增加1.95%~4.32%,说明秸秆覆盖能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尤其在干旱季节,能保持树体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供应。

表3 秸秆覆盖对0~20cm土层温度和0~40cm土层湿度的影响

2.4 秸秆覆盖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2014年7月对上述5户果园的叶面积和百叶重进行测定。叶面积采用叶面积仪测定,百叶重采用稳重法。选择不同方位、相同高度、长度相当的枝条中部叶片。每户每处理选择3株,各株取样方位、高度、枝条长度相同。由表4可以看出,果园秸秆覆盖能有效提高果树生长势,叶面积增加 4~13cm2,增幅 12.5%~46.4%;百叶重增加 11.86~15.37g,增幅 13.9%~20.5%。

表4 秸秆覆盖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2.5 秸秆覆盖对苹果质量的影响

采收期对10户果园的‘红富士’苹果品质进行测定。每户各处理各选3株树,在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外围、内膛的上、中、下各采摘1个苹果,调查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取其平均值。由表5可以看出,秸秆覆盖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单果重增加1.3~89.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0.6%~1.2%,果实硬度增加0.2~0.6kg/cm2。

表5 秸秆覆盖对苹果质量的影响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园实行秸秆覆盖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明显解决旱塬果区土壤贫瘠和干旱难题,促进果树的营养生长,提高果品质量,为旱塬果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叶面积孔隙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RVE孔隙模型细观结构特征分析与对比
越冬期埋土防寒层厚度对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非饱和土壤中大孔隙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储层孔隙的“渗流” 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2种水培观叶植物叶面积回归测定①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