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山公园三岭湾景区景观改造提升

2016-03-07 15:38张志蕾
花卉 2016年15期
关键词:景区公园景观

张志蕾

(贵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贵州贵阳 550000)

黔灵山公园三岭湾景区景观改造提升

张志蕾

(贵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贵州贵阳 550000)

黔灵山公园为贵阳市中心城区综合性城市公园,是贵阳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公园整体提升绿化规划范围290hm2,其中山体面积约占公园总面积的85%,山多平地少。可供市民游憩的空间有限,为满足市民的游憩需求,增大公园活动空间,贵阳市决定对三岭湾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取消原儿童游乐场,建设更加宜人、亲人的活动空间,与公园的其他景区相媲配。通过提升改造,不仅提升公园整体水平和功能,同时也形成布局简明流畅,四季有景,满足公众游览、休憩、娱乐及健身活动等为主的景区。

改造提升;自然生态;游憩空间;园林景观

1 三岭湾景区现状概况

三岭湾景区紧邻公园主入口,东西向贯穿七星潭景区,南北向连接公园主要游园干道,是通向其他景区的主要集散空间。现状为儿童游乐区,布局杂乱,地形呈多级台地,是公园中难得的较为平坦的空间。地面主要以硬质铺地为主,场地中零星保留原有大型乔木,绿化量较少。场地内无休息、停留空间,坐凳、垃圾桶等服务配套设施,标识系统缺失和不统一,与公园总体环境不协调。

2 提升及改造

2.1 设计理念

以自然、生态、游憩为设计理念,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地的自然布局,运用多层次的植物、特色建筑等形成丰富空间,并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使其成为与公园其他景区相互融合、协调,且独有特色的景区。

2.2 设计特色

充分发挥公园整体景观优势,体现自然、生态景观,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市民活动、交流、观赏等需求融入其中。为丰富景观可观性,实效性,着重植物景观处理,以乡土树种与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形成高低错落,层次感丰富的植物景观。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协调统一,使人、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

以生态节约型园林的指导思想下,景区上下潭水原以隐蔽式的联通方式,扩大活动空间增大地表径流水对下游潭水影响较大,通过场地竖向的整理,将铺装道牙以自然山石相结合,同时在绿地及大面积铺装中设置雨水收集管,沟、井的方式形成一套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经过处理后达到景观用水标准汇入下游潭水中,作为补给之用。同时将山泉汇集于此,设计水景雕塑,以艺术手法将上下潭水相连接。

2.3 空间布局

通过对景区内外游览线路分析,合理划分空间布局,达到水系相连,视线相通。以自然、简洁布局为主,利用场地高差,以自然曲线和几何形式的并置划分不同空间,运用绿地将不同高差的活动空间有机串联,运用植物、建筑、铺装等景观要素形成层次丰富小巧、精致的公园景观。

同时对市民游览目的的分析,在景区中的音效设备按区域划分形成各自系统,根据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在不同时间设置播放时段及音乐。

2.4 植物景观设计

(1)因公园绿地的观赏性较强,且与公园总体环境相协调,采用自然式种植。以公园绿色的背景下,选择有季相变化的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常用园林景观苗木的基础上在视线焦点处应用花境植物配置,以多年生宿根花卉及观赏草与贵州自然山石相配,体现当地的自然景观同时延伸景观时效性,丰富绿地的色彩。

(2)利用中下层植物划分空间,弱化铺装、建筑等硬质景观的边缘,运用花灌木及宿根花卉的合理配置,形成三时有花、四季有景,丰富植物空间。在垂直空间中,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使得植物林冠线不断变化,且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特征形成显著的林冠线。以高大乔木银杏、白玉兰、桂花及深山含笑等植物强调竖向结构,运用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林下结构。在水平空间中利用植物划分空间,以开花灌木及地被的面积,线性、密度等方式强化其边缘性,丰富空间层次及创作特色的空间。

2.5 景观优化和提升

(1)保留及利用:对拆除游乐设施后的场地进行梳理和调整,减少场地的开挖工程,形成错落有致的三级平台,根据各个年龄阶段游人的需求,进行动静分区。利用公园良好的资源,依山脚而建廊道,为市民提供交流、休息的空间。保留现状红叶李树阵,对生长过密的树木进行梳理,形成良好的林下空间增设景石坐凳。原有场地基本无绿化,新增绿地不仅弱化场地高差,保护现状植物,同时提升景区观赏性。利用东、西向潭水景观新增雕塑水景一处,丰富景区观赏性。

(2)植物景观:公园拥有丰富林地资源,绿量充足。在此条件下,三岭湾景区的植物以开花、彩叶植物为主。在桂花、白玉兰、银杏等基本树种以外,如彩叶杞柳、紫娇花、美国薄荷、花叶玉簪、大花萱草、矮蒲苇、细叶芒等增添新优品种的开花灌木及地被丰富植物品种和绿地景观。

观赏草及宿根花卉的引用是本次植物景观的亮点。与错落地形、景观置石的搭配中形成自然景观,使得公园景观城市化向原生景观过渡。公园早期建设主要应用黄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十大功劳等植物,但长期养护过程后,植物老化造成植物亮脚、补栽苗木后与周边绿篱不一致等现象,同时人工养护力度也在随之增加。本次提升中考虑贵阳本地气候条件以及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选用一些耐旱、耐贫瘠的植物种类,营造原生、野趣的景观。突破公园其他景点的固有模式,利用宿根花卉种类多、色彩丰富、花期交错等景观特点,合理搭配,模拟自然景观群落,从分体现公园特色。

(3)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项目改造以体现乡土景观为主,其采用的山石修砌花池、置石、铺装石材、廊架及植物等元素都是展现当地特色,增强景观和识别性以及节约投资成本等特点,增加绿地面积,利用植物特性及合理配置树种的结构调节和净化生态环境,选择抗性强的植物品种有效节约资源损耗。

3 结论

通过三岭湾景观的改造提升及附属设施的完善,提升景区观赏性,扩大游人活动空间,完善其公园整体功能,更大限度发挥公园现有优势和作用。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共绿地空间,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景观品质,也能为整个城市增添精彩的一笔。

S759.5

A

1005-7897(2016)06-0015-02

2016-3-5

猜你喜欢
景区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